
第8章 灵气本源
在煤炭博物馆里度过的下午,轻松而充满新奇。杨明和刘静并肩穿梭在各个展区,从亿万年前森林的繁茂,到地壳运动的伟力,再到形态各异的“乌金”标本——无烟煤的乌黑光亮,褐煤的深沉厚重,都让他们看得津津有味。刘静不时指着展柜好奇地问这问那,杨明则凭借着手机查询的知识现学现卖,两人说说笑笑,气氛融洽愉快。离开时,他们还特意在纪念品商店挑了几个小巧精致的煤精工艺品,作为这次独特“文化之旅”的小小见证。
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温柔的橘粉色。杨明开着车,将刘静安全地送回了她姑姑家小区门口。车子停稳,短暂的寂静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令人舒适的依恋感。
“今天玩得真开心,”刘静解开安全带,侧过身对杨明笑着说,眼睛里还带着未褪的兴奋,“特别是你最后给我科普的那些煤炭知识,感觉像上了一堂有趣的地理课!”
“能给你当导游是我的荣幸。”杨明也笑了,目光温柔地落在她脸上,“只要你没觉得无聊就好。”
“怎么会无聊呢?挺有意思的!”刘静摇摇头,随即想起什么,带着期待确认道:“那…明天?”
“明天!”杨明立刻接口,语气笃定,“说好了去方特,挑战过山车!早上8点整,我准时到这里接你!”眼神明亮,“准备好尖叫了吗?”
刘静被他逗笑了,脸颊微红,用力点点头:“嗯!准备好啦!那…明天见?”
“明天见!”杨明看着她,直到她走进单元门,身影消失在楼道里,才缓缓收回目光。
送别了刘静,杨明回到家中,心绪却还萦绕着白天的约会,嘴角带着未散的笑意。他小心地从包里拿出在煤炭博物馆买的几块造型别致的煤精纪念品,放在桌上。看着这些黝黑的石头,想起博物馆里关于煤炭形成(远古植物在高压下碳化)和种类(无烟煤、褐煤等)的详尽介绍,一个模糊的念头在脑海中盘旋。
他沉下心神,进入识海,对着石老那虚幻的身影恭敬问道:“石老前辈,今日晚辈去了那煤炭博物馆,见识了这'乌金'的来历与种类。您昨日说那煤、油、气乃是远古灵气所化.晚辈愚钝,有个猜想不知对不对.”他斟酌着词语,“这所谓的‘灵气’,其根本是否就是纯净的碳元素(C)的气化形态?”识海中,石老那仿佛亘古不变的身影似乎微微动了一下。片刻沉默后,石老那低沉的声音在杨明识海中回荡,带着一丝对后辈悟性的认可,却也蕴含着更深的警示:
“哼.汝之推测,虽未得全貌,然已窥门径矣。那灵气之本源,确系汝所言,一种高度活化、蕴藏天地造化玄机的'气化碳基'本源能量态。”
他虚幻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物质表象,直视那狂暴的能量本质:
“然!此等本源能量,其性至刚至烈,暴虐绝伦!若无知无畏,贸然将其直接引入血肉之躯.哼!”
石老发出一声冷冽的嗤笑,那声音中带着对不自量力者的漠然:
“莫说尔等凡胎俗骨,便是化神境之下的所谓‘大能',其体魄元神,亦如风中残烛,顷刻间便会被这狂暴本源冲击得支离破碎,形神俱灭!此非仙缘,实毒穿肠之鸩洒!”
话锋一转,石老的语气中多了一丝凝重与追忆,仿佛触及了天地间最核心的奥秘:
“欲使此等暴虐本源,化为滋养万物、助益修行的温和灵气,其关键,非在压制,而在转化!需得有无上大道烙印,蕴含天地至理、宇宙玄机,烙印于此本源能量之中。”
他似乎在回忆那宏大而精妙的过程:
“此烙印,非是强行镇压其烈性,而是引导其暴烈,化其无序,使之顺应天地生养之道,失其乖戾,返归太和。如同惊涛骇浪经河床疏导,终成润泽大地的涓流。唯有经此大道烙印点化、失其暴虐、得其平和的能量⋯”“方为天地认可,万物可纳,修士得以炼化、铸就道基的——真灵气!”
石老关于“大道烙印”与“真灵气”的阐述,如同在杨明眼前揭开了一角覆盖着无尽迷雾的宏大画卷。他心潮澎湃,一个念头再也按捺不住,带着几分敬畏和强烈的好奇,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石老前辈..听您所言,这转化暴虐本源、赋予大道烙印的伟力...莫非,这万象旻土玉’,本身就是一件蕴含土属性大道的..道宝?”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猜想,甚至有些颤抖,“而您..您莫非是执掌此道的..道祖?”
识海之中,石老那虚幻的身影仿佛微微晃动了一下,他并未直接回答杨明那近乎僭越的猜测,只是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低沉叹息,那声音仿佛穿越了万载尘埃:“道宝?道祖?哼..”石老的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似有追忆,似有寂寥,更有一丝磨损的锋芒,“此玉全盛之时,确曾执掌一方坤元,堪为道宝之列。”
他虚幻的目光落在悬浮的玉佩虚影上,那光芒依旧黯淡:“万古消磨,玉魄蒙尘,本源凋敝,大道烙印亦残损不全。
如今...不过是一件勉强维系些许造化之机的大罗至宝罢了。”
但紧接着,石老的声音陡然拔高一丝,带着一种源自本质的傲然,即便残破,亦有不朽根基:“其核心所蕴,那一缕源自亘古的土属性本源大道意志,却未曾彻底湮灭!凭借此意志,老夫引动周天星力,布下'三转星源阵’,化那碳基本源之无序,为可供炼化之有序灵力!此乃以残存大道意志,代行部分大道烙印之功!”
杨明心中豁然开朗,如同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至于老夫的过往..汝不必知晓,亦不可知晓!”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法则的宣告,“万古之名,牵扯无垠因果,暗藏滔天杀劫!汝区区凡魂,若知片鳞半爪,便如同以烛火引燎原之焰,瞬间便会引动冥冥之中天机牵引!”
“届时,纵使老夫尚存余力,面对那随之而来的天道窥视与灭顶之劫,亦将..无能为力!汝,好自为之!”
“多谢石老提醒,晚辈感激涕零。”
那“前辈,既然灵气本质如此,那….那此界是否还有真正的‘仙人'存在?”
石老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的阻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老夫虽自封亿载,于沉眠混沌之际,亦曾数度感应到几股⋯虽不及老夫,却也绝非此界凡俗可比。”
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那遥远的感觉:
“虽记不清具体年代,但老夫可以肯定,他们必定尚存于世!只是皆以无上阵法遮蔽自身天机,隐匿于洞天福地或虚空夹缝之中。”
“为何要如此隐匿?”杨明不解。“天道无情,劫数常在。”石老的声音带着一丝亘古的沧桑与忌惮,“此界灵机断绝已久,天地规则早已不同。越是强大的存在,一旦气息泄露,越容易引动早已沉寂的天道威压,降下毁灭性的天劫!故而,即便他们寿元绵长近乎不朽,活动空间亦被极大禁锢,如同画地为牢,轻易不敢现世。”
杨明听得心旌摇曳,原来仙人并非逍遥自在,而是如履薄冰!他立刻联想到一个更可怕的问题:
“那既然有真正的修仙者存在,并且一直在暗中蛰伏.这'气化碳基'是灵气本源的事情,对他们而言恐怕根本不是什么秘密!甚至⋯各国秘密进行的能源与生命科技研究,其终极目标很可能就是这‘人造灵气'!这根本就是一场..一场关乎文明存续的秘密竞赛啊!”想到此处,杨明脸色发白,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石老..如果真的让某个国家,或者某个组织,率先突破了'人造灵气'的技术壁垒,成功复苏了灵气.那后果会如何?”
石老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冷哼,那声音在杨明识海中回荡,带着令人心悸的寒意:
“哼.….灵气复苏?届时,蛰伏的老怪必将闻风而动,争夺这新生之源。而掌握‘钥匙”的凡俗势力,又岂会甘心与人共享?
弱肉强食的修仙铁律,将在这方早已遗忘它的土地上重演。为了资源,为了道统,为了那渺茫的长生之机….国与国,仙与凡,仙与仙…必将掀起滔天血劫!”
他虚幻的身影仿佛凝聚着万古的肃杀,一字一句,重若千钧:
“所谓的'全民修仙’盛世,最终迎来的恐怕只会是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