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017激战赫连璝(三)
赫连璝在调集驽马的时候,刘义真也没有闲着,他在慰问退下来的伤兵。
“王五,你还有什么余愿未了吗?”刘义真蹲下身子,看着眼前气若游丝的一名老兵,询问道。
名叫王五的老兵看上去五十来岁,但实际年龄要小很多,只是年近四旬而已,之所以显老,是因为从军多年,饱受风吹日晒。
如今他伤重难治,已经到了交待后事的时候。
王五强振精神,断断续续地说道:“小人...有一子一女...唯独放心不下...他们。”
刘义真闻言,郑重承诺:“你且放心,我会把你的儿子招为亲兵,替你的女儿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
亲卫这个职业的安全性,因人而异,如果是给习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战将当亲兵,那么他们的死亡率极高。
但以刘义真的身份来说,即使上了战场,也以指挥调度为主,给他当亲兵,基本不用上阵厮杀,而且福利待遇非常好。
毕竟很少有人会蠢到去苛待保护自己安全,出行不离左右的亲兵。
刘宋第八位皇帝刘昱就是在七夕节那天,非要让侍卫杨玉夫把天上的织女带来,见不到织女他就要杀了杨玉夫,杨玉夫无奈,只得先下手为强,砍了刘昱。
王五当然清楚儿子将会有个好前程,他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替刘家父子卖命,此刻再无牵挂,张口想要说些感谢的话,但已经没有力气了,最终缓缓闭上了眼,带着欣慰离世。
这时有人嘀咕道:“王五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
声音很小,但刘义真却听清楚了,这人可能是个孝子,看不惯王五只顾儿女,却不曾提及父母。
人性其实就是这样,当父母的,会时时挂念着自己的子女,但做子女的,却不一定事事想着父母。
刘义真站起身来,对周围人大声道:“我与诸位做个交易,此战阵亡的将士,我会替你们赡养父母妻儿。有嗣者,成年后可入我刘义真的亲卫;无嗣者,我亦为你们择一血脉最近的幼儿过继香火,我的卫队之中,同样有他一份前程。而你们要做的,就是为我拼上这条性命,这次交易童叟无欺,你们敢不敢做!”
众将士无不欢欣鼓舞,从军入伍,本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如今有了刘义真的承诺,一个个都没了后顾之忧,本就因为初战告捷而有所提振的士气,此刻变得越发高昂。
有一名老兵大声道:“将军,我有三个儿子,今日如果殆于王事,能否把他们全都招进卫队?”
刘义真笑道:“忠烈之后,自然多多益善!”
众将士喜形于色,纷纷称谢。
阵型外围,张继元一口唾沫吐在地上:“我若战死,也不知便宜了哪个侄儿。”
赵承业笑道:“你给他留下一份前程,往后逢年过节,他也少不了你一口冷猪肉,各取所需,有什么不值的。”
张继元想了想:“也对,总好过做个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话虽如此,但张继元还是打定主意,此战如果生还,一定要娶个老婆,生个带把的。
远处的夏军没有耽搁太久,不多时,他们调集了驽马,分批次驱赶着冲向晋军步阵。
赫连璝想法是好的,春秋时,齐国田单就曾用火牛阵大破燕军。
说穿了,就是用牲畜去冲乱敌军。
刘义真远远望见这一幕,对段宏道:“孙子云: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赫连璝定是知晓中计,怒极攻心,所以失了理智。”
他没想到赫连璝居然会干这种蠢事。
驽马之所以是驽马,除了身体素质不如战马外,它们的胆子也比战马小。
战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不会因为惧怕长枪、长戟的威胁而止步,敢于直接冲击步兵阵型。
但驽马未经脱敏训练,哪有这份胆量。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面对的并非当世名将,王买德虽有智谋,但做决定的并不是他,夏军如此行为倒是可以理解了。
段宏可不管赫连璝是不是失了智,他催促道:“府主,当心流矢,不可置身高台。”
刘义真见夏军越发地接近,于是虚心纳谏,再度躲在了亲卫的盾牌之下。
此刻的他,看不清战斗的具体情况,只听人喊马嘶,不绝于耳,许久,终于听见了欢呼声。
“夏贼又退了!”
“万胜!万胜!”
......
赫连璝脸色铁青,这是他第一次碰上如此精锐的步兵,好不容易想出个办法,但驽马只是接近晋军的步阵,看到闪着寒光的利刃,以及大声鼓噪的晋军,任凭骑士如何驱赶,也不肯再冲了。
直到晋军的箭矢射来,马群受惊,向后奔逃,夏军也只得狼狈退回。
两波攻势皆以受挫,夏军的士气几乎跌落到了谷底,他们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击破晋军的阵型。
“可恶!”赫连璝狠狠一拳砸在自己的大腿上。
王买德见赫连璝已有悔意,这才敢再度开口劝道:“殿下,事已至此,不如暂且退兵,等天王东出,再作计较。”
“住口!”赫连璝有些失态,他先前已经望见了站立在晋军圆阵内,高台上的那个矮小身影,定是刘义真无疑。
眼睁睁看着猎物就在嘴边,却下不了口,让他很不甘心。
“再冲一次!”赫连璝红着眼道:“让儿郎们再冲一次。”
当然,他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如果这一次再不能击溃晋军步阵,赫连璝便会听从王买德的建议退兵。
毕竟这是晋军控制的地界,时间不在自己这边。
如果是在渭北,赫连璝完全可以耗死这支晋军。
骑射虽然不如步射的射程远,但晋军遭到夏军围困,箭矢总有用尽的时候,夏军便可利用骑射进行远程打击,晋军再怎么精锐,又能挨得了几轮箭雨,阵型迟早会乱。
可偏偏这是渭南,刘回堡大营据此不足百里,而夏军自己同样无法保障后勤补给。
晋军大阵中,高台上,刘义真望见远处的夏军在排队列,显然是要发起第三波攻势,也将是第二次的短兵相接。
他找到沈田子,说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顶住这波攻势,便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了。”
沈田子点点头,他与刘义真的判断一致,当然,反击的重任不落在步兵身上,他们两腿条赶路,追不上骑兵。
只能指望傅弘之、王镇恶的骑兵。
沈田子立马让人堆积柴禾,待时机一到,便可燃放狼烟,向二人传递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