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9章 成交
府试在即,整个客栈的氛围都变得紧张起来。
走廊上不时传来应试者们背诵的声音,有的甚至彻夜不眠,就为了多记住几篇文章。
柳芸为了让孩子们熟悉考试流程,暂停了摆摊的生意。这几天,她带着一家人去办理各种手续,同时也在为接下来的生意做准备。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柳芸先后接待了杂货铺、车行和书局的几位掌柜。
每个人都带着诚意而来,开出的条件也都不错,但柳芸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柳娘子,我们书局愿意出三百五十文一只。”书局掌柜诚恳地说。
柳芸轻轻摇头:“抱歉,这个价格还是太低了。”“那您说个价?”“四百文,一文都不能少。”书局掌柜面露难色:“这......”柳芸不紧不慢地品着茶,仿佛对方的犹豫在她的意料之中。就在这时,店小二匆匆跑来:“柳娘子,外面有位姓蒋的二掌柜找您。”
这个消息让柳芸微微一怔。她原以为晏煦至少要五六天后才会出现,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抱歉,”柳芸对书局掌柜说,“我还有其他客人,改日再谈。”
书局掌柜识趣地告辞,临走时还不忘说:“柳娘子,我们的条件可以再商量。”
柳芸微笑着点头,目送他离开。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晏煦正站在那里,面带微笑地看着她。“咦,掌柜大人驾到?”车行掌柜一脸诧异,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晏煦。
柳芸能感觉到车行掌柜的不安,毕竟他们是看准了瑞通商行谈崩才来谈生意的。
晏煦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他的目光在柳芸脸上停留了片刻,又若无其事地移开。
车行掌柜急切地看向柳芸:“柳娘子,要不我们再商量商量?之前说的条件,其实也不是不能商量。”
话未说完,就被晏煦推向门外:“听说你的伙计在找你,似乎有急事。”
车行掌柜一听就慌了:“必须火速赶过去瞧瞧。柳娘子,您稍等,我马上回来!”目送车行掌柜离开,柳芸转身邀请晏煦入内。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茶桌上,几只空茶盏反射着微光。
“看来柳娘子生意不错。”晏煦看着桌上的茶盏,意味深长地说。
“好东西自然不愁卖。”柳芸让店小二收拾桌面,又问晏煦用过午饭没有。得知他还未用餐,柳芸立即吩咐店小二上一份上次的席面。
她记得晏煦似乎很喜欢那道红烧肉,这次特意嘱咐多放了些。
“上次承蒙二掌柜款待,这次该我请客了。”柳芸笑着说,眼角眉梢都带着几分温和。
晏煦表面客气地推辞,心里却暗暗警惕。这个女子实在太过精明,每一个举动都像是精心计算过的。
“二掌柜这次来,是想通了?”柳芸开门见山地问,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
“是的。”晏煦正色道,放下手中的茶杯,“我们商行同意按照柳娘子说的四百文一只的价格,但有几个条件。”柳芸微微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第一,定价权必须在我们手中。”晏煦竖起一根手指,“第二,五年内灵翼书箱不得卖给其他商行。”
柳芸不动声色:“订金如何算?”
“可以预付五成。”看到柳芸露出笑容,晏煦也松了口气,继续说道:“还有最后一个条件,在签约后到第一批货交付后一个月内,韩家村笔坊不得对外售卖任何商品。”“
“你们商行能做到吗?”柳芸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她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堂内光线昏暗,檀香袅袅升起。晏煦坐在对面,神色凝重。
他已经听说过这位柳娘子的能耐,能在短短半年内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作坊经营得有声有色。但这次的要求,着实让他犯了难。
“这批货物数量不小,”晏煦斟酌着用词,目光在柳芸脸上逡巡,“我们需要时间考虑。”柳芸不动声色地抿了口茶,茶香在唇齿间流转。
她知道,对方这是在试探。
瑞通商行作为府城数一数二的大商号,若真想做这笔生意,哪需要什么考虑时间?
“蒋掌柜,”她放下茶盏,瓷器与木桌相碰发出清脆声响,“时间就是银子,您说是不是?”晏煦眉头微蹙,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茶杯。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若是要做,我这边倒是有个条件。”
“请说。”
“若是无法按时交付足额货物,不仅要终止契约,还需退还全部订金。”这话一出,柳芸心头一紧。
堂内一时寂静,只有檀香缓缓上升。
她能感觉到晏煦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等待她的反应。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对赌吗?
柳芸在心中盘算。瑞通商行一次性拿出五成订金,对他们来说风险确实不小。但若答应下来,一旦无法如期交货,不仅要赔付订金,恐怕还会影响工坊的声誉。
堂外传来马车的声响,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柳芸抬眼望向窗外,街上行人匆匆,各自奔波于生计。
她深吸一口气,转回视线。
“可以。”她眼神坚定,“这笔生意至少得上万件货!”
晏煦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诧。他和大掌柜还在担心这小工坊能否按时交货,没想到对方反倒要加大订单量。这位柳娘子,当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好!柳娘子爽快!”晏煦站起身来拱手,“不如现在就拟定契约?”
柳芸点头应允,随即起身去后院找人。
晏煦也赶紧出去安排,脚步匆匆。后院的小厢房内,韩顺正在整理账本。
听闻柳芸的来意,他放下手中的毛笔,一脸惊讶:“我去写契约?”
阳光从窗棂间洒落,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可是涉及上千两银子的大生意,容不得半点马虎。
韩宇闻讯赶来,推门的动作带起一阵风,吹乱了桌上的纸张。“娘子,成了?”他满脸兴奋,像个得了糖的孩子。
“你只需帮我看看契约有无漏洞,”柳芸对韩顺说,目光柔和,“不用你动笔。”韩宇不甘示弱,挺起胸膛:“娘子,我也可以帮忙啊!咱们一家人,何必用外人?”
“你懂泰朝律法吗?”韩顺头也不抬,语气淡淡。
柳芸看着韩宇那急切的样子,心中暗笑。若是他平日里能靠谱些,何须她四处求人?不过这份热忱,倒是难得。
“你也跟着来学学。”她对韩宇说,“未来有的是这种戏码等着你。”韩宇顿时眉开眼笑,还得意地看了韩顺一眼。
阳光下,他脸上的喜悦清晰可见。
大堂内,契约很快拟好。
密密麻麻的条款看得人眼花缭乱,连书箱的尺寸重量都写得清清楚楚。
烛光摇曳,在纸上投下跳动的影子。
韩宇本想放弃,但看到韩顺那质疑的眼神,硬是沉下心来仔细阅读。每一个字都不放过,看得商行的伙计们直跺脚。
有人偷偷打了个哈欠,又赶紧掩住嘴。
“三哥做事认真,”见商行催促,韩顺竟主动替韩宇解围,“这也是为了双方好。”
柳芸看着韩顺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禁莞尔。平日里针锋相对的两人,此刻倒是默契十足。
她注意到韩宇读契约时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想必是在慢慢理解其中的关键。
契约签订后,柳芸与晏煦亲自去府城衙门备案。初春的风还带着些许寒意,吹得人直打哆嗦。衙门里人来人往,各有各的急事。“
五两银子,”衙役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要不要?”柳芸二话不说掏出银子。
这五两银子,换来的是一份保障。她看着衙役在契约上盖上大印,心中踏实了几分。
夜色渐深,柳芸坐在灯下,反复查看着手中的契约。
烛光映照在她疲惫的脸上,却掩不住眼中的光彩。这一步迈出去,她也算是个正经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