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女子
烛火摇曳中,程远独自坐在知府的卧房里,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红木桌案。窗外传来打更的声音——已是三更天了,他却毫无睡意。
攻占汀州府七天来,各种繁杂事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此刻难得清静,那些被他刻意忽略的念头却如潮水般涌来。他盯着自己粗糙的双手,这双手七天前还是个落魄书生的手,如今却掌握着数万人的生死。
“来人。“程远突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门外立刻传来死士的回应:“大人有何吩咐?“
程远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本想说“没事“,但某种压抑已久的冲动却驱使他改了口:“去找几个...女子来。“
说完这句话,他感到一阵燥热从脖颈爬上耳根。穿越前,他不过是个普通上班族,连女朋友都没谈过几个。现在,他却能像古代权贵一样随意召唤女人。
“是。“死士的回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要什么样的?“
程远愣了一下,随即有些恼羞成怒:“随便!干净的就行!“
死士领命而去。程远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不断告诉自己,这是乱世,这是常态,那些起义军领袖不都这样吗?但心底仍有个声音在质问:你和那些欺男霸女的恶棍有什么区别?
约莫半个时辰后,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程远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坐回床沿。
“大人,人带到了。“死士在门外报告。
“进来。“
门被推开,三个女子低着头走了进来。她们穿着粗布衣裳,年纪看起来都不大,最小的可能才十五六岁。程远注意到她们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抬...抬起头来。“程远命令道,声音比想象中干涩。
女子们缓缓抬头,眼神中满是恐惧。程远仔细打量,发现她们虽然面色憔悴,但五官都很清秀,特别是左边那个鹅蛋脸的,眉眼间有几分像他大学时暗恋的学姐。
“你留下,其他两个回去。“程远指了指那个鹅蛋脸女子,随即又补充道,“给她们家里送...送点粮食。“
死士面无表情地带走另外两人,轻轻关上了门。房间里顿时只剩下程远和那个女子,空气仿佛凝固了。
“叫什么名字?“程远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温和些。
“回...回大人,民女姓林,小字月娘。“女子声音细如蚊呐,头又低了下去。
程远看着她单薄的身子和苍白的脸色,突然感到一阵愧疚。他原以为自己会像影视剧里的反派一样急不可耐,但真到了这一刻,现代人的道德观却让他手足无措。
“你...别怕。“程远笨拙地说,“就...就在外间睡吧,我不碰你。“
月娘惊讶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又变成更深的恐惧:“大人...是嫌民女粗鄙吗?民女可以...“
“不是!“程远连忙摆手,“我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
这个回答显然出乎月娘意料。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程远,似乎在判断这话的真假。
接下来的场面尴尬至极。程远问了月娘一些家常,得知她父亲是个小商人,因抗拒缴纳“义军粮饷“被关入大牢。月娘是被死士强行带来的,家里还有个卧病在床的母亲。
每听一句,程远心里就沉一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百姓眼中的恶霸土匪。那些穿越小说里主角受百姓爱戴的情节,在他这里完全反了过来。
“你...睡吧。“程远最终叹了口气,“明天我让人送你回去,再带些药给你母亲。“
月娘将信将疑,但还是顺从地在外间榻上躺下。程远独自躺在里间的大床上,盯着帐顶发呆。权力带来的快感与道德上的自我厌恶在他心里激烈交锋,直到天蒙蒙亮才昏沉睡去。
————
“大人!大人!“
急促的呼唤声把程远从睡梦中惊醒。他猛地坐起,发现窗外已是日上三竿,月娘不知何时已经离开,而张铁柱正跪在床前。
“什么事?“程远揉着酸胀的眼睛问道。
“探马来报,建宁府官兵已开拔,距此只剩两日路程!“
程远顿时睡意全无。他匆忙穿上衣服,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赶往校场点兵。
校场上,一万多名死士已经列队等候。看着这些面无表情的士兵,程远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军队连个正式名称都没有。
“从今日起,我军名为'黑旗军'!“程远高声宣布,随即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有些中二,但话已出口,无法收回。
他按照记忆中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将死士们粗略分为五个营:前、后、左、右四营各三千人,中军大营六千。又从死士中挑选出几十个相对机灵的,任命为各级头目。
“你,叫什么名字?“程远指着一个身材高大、眼神稍显灵活的死士问道。
“回大人,小的没有名字。“
程远想了想:“那你以后就叫程勇,做前营统领。“
他又陆续给其他几个头目起了名字:程武、程刚、程强...简单粗暴,但好记。
“程勇,你带前营负责东门防务;程武,你守西门...“程远模仿着影视剧里的样子分派任务,心里其实毫无章法。
分派完毕,程远带着新命名的几个“程家将“登上城墙,亲自布置防御。他指着远处的一片树林说:“在那里埋伏一支奇兵,等官兵攻城时从背后突袭。“
程勇木讷的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困惑:“大人,那片树林在...在南边,官兵是从北边来。“
程远耳根一热,强装镇定:“我...我当然知道!这是考验你们!“
几个死士头目面面相觑,不敢多言。程远匆匆结束了这次漏洞百出的军事部署,逃也似地返回衙门。
————
衙门大堂里,周师爷已经等候多时,身旁堆着小山般的文书。
“大人,这些是急需处理的赋税、诉讼和粮草调度文书。“周师爷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讥讽,“若再不处理,城内恐生变乱。“
程远硬着头皮翻开最上面一本,是某村庄的田赋纠纷。他看了半天也没搞明白争议焦点在哪,索性大笔一挥:“各打五十大板,赋税均摊!“
周师爷眉毛挑了挑:“大人,这...“
“就这么办!“程远不容置疑地说,随即又补充道,“对了,我找了几个识字的死士帮你。以后这些文书你先看过,给出建议,再由他们抄写下发。“
周师爷嘴角抽动,显然对这种安排极为不满,但也不敢明着反对。
很快,五个识字的死士被带进来。他们的文化水平大概相当于蒙学孩童,写字歪歪扭扭,但好歹能读会写。程远看着他们笨拙地记录周师爷口述的判词,心中稍安——至少有人分担这些头疼的政务了。
然而,这种粗糙的安排很快显现出恶果。下午,一个老农哭喊着冲进衙门,举着一份判词说官府把他家的田错判给了邻居。程远拿过文书一看,果然,负责抄写的死士把“东头三亩“错写成了“西头三亩“。
“这...这是笔误。“程远尴尬地解释,“重新写一份就是。“
老农却不肯罢休:“大人,那邻居已经连夜把老汉的秧苗全拔了!“
程远头大如斗,只好命人补偿老农一些粮食,再派死士去“劝说“邻居归还田地。他知道这种处理方式毫无公正性可言,但眼下实在没精力纠缠这些细节。
傍晚时分,程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卧房,却意外发现月娘又来了,正在整理床铺。
“你怎么...“程远惊讶地问。
月娘跪下回话:“民女谢大人恩典。今早大人派人送民女回家,还赐了粮食和药。母亲说...说民女应当回报大人恩情。“
程远看着她低垂的脖颈和微微发抖的肩膀,明白这所谓的“回报“并非完全自愿。但疲惫和孤独让他没有拒绝。
“起来吧。“程远轻声说,“不必如此。你...会写字吗?“
月娘惊讶地抬头:“民女...略识几个字。“
程远眼前一亮:“那太好了!以后你帮我整理文书,不必...不必做其他事。“
月娘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神色,随即化为感激的泪水:“谢大人开恩!“
夜深人静时,程远站在窗前,望着城外新竖起的黑色军旗在月光下飘扬。他身后,月娘已经在外间榻上安然入睡,呼吸均匀。
权力、欲望、责任、恐惧...种种情绪在程远心中交织。他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建立的所谓“黑旗军“不过是群乌合之众,政务处理更是一团糟。但至少,他在这乱世中站稳了第一步。
窗外,一个黑影悄然掠过城墙——是程勇在调整布防。这个稍显灵智的死士头目正默默修正着主公犯下的低级错误,将埋伏的部队调往正确的方向。
程远对此一无所知。他只知道,两天后,他将迎来真正的考验。而他现在能做的,只有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用这有限的两万死士名额,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