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线之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狙击点的选择

摩苏尔的空气里飘着燃烧后的塑料味,混着石灰粉和血腥气。林默蹲在银行大楼的残骸里,手指抹过窗台的浮灰,指腹沾上一层细密的颗粒。这座建筑曾经是伊斯兰银行的办公点,现在只剩下半面墙还立着,混凝土裸露的钢筋像骨折后刺出皮肤的骨头。

他缓慢地移动,靴底避开那些松动的碎石。每一步都带着试探,像是踩在某种巨大生物的脊背上,稍有不慎就会惊醒它。三楼的地板已经塌了一半,阳光从天花板的弹孔漏进来,照出浮动的尘埃。他贴着墙走,避开直射的光线——狙击手的第一课:不要让自己的影子先于子弹暴露位置。

银行大楼的窗户早就碎了,但有些玻璃还顽固地嵌在窗框里,裂而不落。林默停在拐角,眯起眼睛观察对面的政府军据点。阳光斜射,那些残存的玻璃碎片像无数面小镜子,把光线折射成混乱的斑块。

他掏出激光测距仪,按下开关,红点落在三百米外的一扇窗上。数字跳动,最终停在 312米。但当他稍微偏移角度,红点突然消失了——玻璃的折射让光束偏转了近两米。

“妈的。”他低声骂了一句。

这意味着如果他瞄准目标的头部,子弹可能会因为玻璃的扭曲而打空,甚至误杀隔壁房间的无辜者。他必须重新计算弹道,找到最干净的射击路径。

他缓缓移动,寻找最佳角度。最终,他在四楼的一个角落蹲下,这里的窗户几乎全碎了,只剩右下角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他伸出拇指,比划了一下——如果子弹从这块玻璃的底角穿入,折射后仍能保持直线飞行。

但还有一个问题:玻璃的厚度。防爆玻璃比普通玻璃硬,子弹穿过时会减速,甚至改变轨迹。他摸出匕首,在窗框上刮了刮,剥落一层漆皮,露出下面的金属标记—— 12mm防爆级。

这意味着子弹必须足够快,否则会在穿透时失稳。他低头检查弹匣,确认自己带的是 7.62×51mm NATO,穿甲弹头。理论上够用,但风速和距离仍是变量。

他呼出一口气,在笔记本上写下修正值:+0.3密位。

正午的太阳把废墟照得发白,影子短得像被刀切过。林默盯着政府军据点的外墙,观察阴影的变化。

狙击手的测距方式有很多种,激光测距仪最准,但战场上电子设备随时可能失效。所以他必须学会用最原始的方法——阴影测距。

他记得教官的话:“影子不会骗人,但你必须知道怎么问它。”

据点外停着一辆废弃的卡车,车身的阴影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缩短。林默盯着那影子,在心里默数秒数。五分钟后,影子的长度减少了约 20厘米。

根据太阳高度角和影长变化,他能推算出目标的实际距离。他在心里快速计算:影长变化率≈目标移动速度×时间。

最终,他得出一个数字: 305米。

和激光测距仪的 312米有差距,但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电子设备失灵,他至少还能靠眼睛和直觉射击。

就在他准备调整瞄准镜时,余光忽然捕捉到一点反光——不是来自政府军据点,而是来自侧面的一栋矮楼。

他立刻静止,呼吸放缓。

那栋楼原本是所学校,现在只剩下空壳。但某一扇破碎的窗户后,有什么东西在闪。他慢慢转动狙击镜,放大观察。

镜子。

不止一面,而是至少五六块,被人精心摆放在窗框里,角度微妙地调整过。每一块镜子都反射着不同方向的景象,形成一道光学迷宫。如果他贸然开枪,子弹可能会被这些镜子误导,甚至暴露自己的位置。

“聪明。”他低声说。

这不是随意的布置,而是专门针对狙击手的陷阱。有人在等他上钩。

他缓缓后退,离开窗口,重新思考狙击点的选择。银行大楼的优势是高度,但劣势是暴露风险。如果对方已经预判了他的位置,这里反而成了死亡陷阱。

他需要第二选择。

他爬下楼梯,转到银行大楼的背面。这里有一排低矮的商铺,屋顶平坦,视野受限,但胜在隐蔽。其中一家五金店的顶楼还保留着完好的水泥结构,墙壁厚实,能抵挡中小口径子弹。

他撬开锈蚀的铁门,钻了进去。

屋内堆满灰尘和碎玻璃,但有一扇朝北的窗户,正对政府军据点的侧翼。他蹲下来,用匕首在窗台上刻了一道浅痕,标记最佳射击位置。

这里没有玻璃干扰,没有镜子陷阱,但射界狭窄,只能覆盖目标区域的三分之一。如果敌人移动,他可能失去射击机会。

他权衡了一下,最终决定:主狙击点仍选在银行大楼,但在这里设一个观察位。如果银行大楼被发现,他还能撤到这里继续战斗。

日落前,他回到银行大楼的狙击点,架好步枪。他调整瞄准镜的焦距,确认风偏修正。远处的政府军据点里,人影晃动,但还没有高价值目标出现。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弹壳,每一发都检查过,确保没有瑕疵。狙击手的子弹就像手术刀,必须绝对精确。

天色渐暗,城市的轮廓被夕阳染成血红色。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进入射击状态——心跳稳定,呼吸平缓,手指轻轻搭在扳机上,不施加任何多余的压力。

他等待着。

目标总会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