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海风私语
凌晨四点,程野的摩托车引擎声划破了海滨公路的寂静。
林昭攥着程野的腰侧,头盔里全是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后视镜里,城市的灯火已经缩成一片模糊的星群,而前方只有蜿蜒的公路和越来越浓的海腥味。程野突然减速,拐进一条连护栏都没有的土路。
“到了。“他摘下头盔,左耳的疤痕被晨光镀成淡金色。
林昭的脚刚沾地就僵住了——他们站在一片陡峭的悬崖上,下方二十米处,灰蓝色的海浪正啃噬着礁石。程野从后备箱拎出录音设备,轻松得像只是来野餐:“这里是东海声学盲区,没有船只航线,也没有风力发电机。“
他蹲在悬崖边缘调试话筒,防风罩在咸湿的空气里鼓成一只水母。林昭盯着他后颈若隐若现的骨传导贴片,突然明白为什么他总爱穿高领毛衣。
“怕高?“程野头也不回地问。
“怕你掉下去。“
他笑了,从背包里甩出一条攀岩绳:“那拴着。“绳子一头系在自己腰上,另一头抛给林昭,“抓紧了,我的命现在在你手里。“
日出时分的海风有特殊的层次。
程野把监听耳机戴在林昭头上,手指在调音台上滑动:“听,这是地表风。“耳机里传来低沉的呼啸,像是大地在呼吸,“现在这个是离岸流与空气摩擦产生的中频...“
突然一阵强风掠过,话筒捕捉到高频的尖啸。林昭下意识要摘耳机,程野却按住她的手:“别躲,这就是你正在失去的声音。“他的拇指轻轻摩挲她的腕骨,“像不像肖邦《革命练习曲》开头那个刺音?“
林昭怔住了。她确实听出了相似性,但更震惊的是程野的指尖温度——比海风暖,比阳光凉,精确地停在她脉搏最明显的位置。
程野突然松开手,从防水箱里取出一个金属球体:“试试这个。“球体表面布满微型传感器,“水下听音器,能捕捉到三十赫兹以下的次声波。“
当他把金属球抛向海浪时,绳子在林昭掌心剧烈震动。耳机里传来沉闷的轰响,像是海洋的心跳。
“低频振动能直接通过骨骼传导。“程野的嘴唇几乎贴到她耳廓,“就算完全失聪,你也永远能感受到这个。“
退潮时他们在礁石间发现了宝藏。
程野跪在湿滑的藻类上,小心翼翼拨开藤壶丛:“看,声波衍射形成的天然乐器。“那是一排被海水侵蚀出孔洞的玄武岩柱,像某种远古的排箫。他用录音棒轻敲石柱,不同音高的嗡鸣立刻在岩壁间回荡。
“《山海经》里说这是鲛人的祭坛。“程野的手指抚过凹凸不平的孔洞,“渔民相信,把耳朵贴在这里能听见逝去亲人的声音。“
林昭鬼使神差地俯身,右耳贴在冰冷的石面上。潮声、风声、程野的呼吸声突然变得无比遥远,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共鸣,像是千万个声音在深海深处合唱。
“听见什么了?“程野问。
林昭直起身,发现他的睫毛上沾着细小的盐粒:“我爸唱的摇篮曲。“她顿了顿,“或者说,我以为我听见了。“
程野没有笑她。他打开录音笔,将刚才石柱的振动频率导入频谱分析软件:“人类大脑会主动补全残缺的听觉信号。“屏幕上跳出熟悉的波形——正是林昭听力图中缺失的那个频段,“有时候,记忆比耳朵更可靠。“
返程前程野突然脱掉了上衣。
林昭正在收拾防风罩,抬头时看见他背对着大海伸展肢体。阳光把他脊椎的轮廓描成一道起伏的山脉,而那道横贯后腰的手术疤像是地壳裂痕——骨传导贴片就贴在第三节腰椎的位置,随着他的呼吸规律闪烁。
“车祸留下的。“程野察觉到她的视线,“耳蜗手术前三个月,我骑摩托撞上了周慕派来跟踪我的车。“他转过身,胸口还有几道浅色疤痕,“他们想抢走我的录音证据。“
海水顺着他的腹肌往下淌,在肚脐处积成小小的水洼。林昭突然想起医院里那个颤抖的程野,想起他PTSD发作时攥着她手腕的力度。现在的他站在阳光里,却比任何时候都像易碎的玻璃器皿。
“别那么看我。“程野套上T恤,“至少我活下来了,不像...“他的声音戛然而止,从礁石缝隙里抠出个东西,“送你。“
那是一枚被海水磨圆的螺壳,内壁泛着珍珠光泽。林昭把它贴在耳畔,听见的不是想象中的海浪声,而是程野人工耳蜗偶尔发出的细微电流音。
回程的摩托车上,林昭发现程野抄了近路。
他们穿过一片废弃的工业园区,生锈的管道像巨型蜘蛛网笼罩在头顶。程野在一栋褪色的蓝房子前急刹,摘下头盔:“我以前的录音棚。“
破碎的玻璃门后,隐约可见倒地的音箱和断裂的麦克风架。墙上还贴着褪色的海报——“程野&雾海乐队全国巡演最终站“。海报上的程野留着长发,耳后没有疤痕,抱着电吉他的样子像是拥有整个世界。
“周慕派人砸的。“程野用脚尖拨开一块碎玻璃,“就在我耳蜗手术前一天。“他指向角落里的控制台,“他们特别照顾了这里,因为存着所有母带。“
林昭蹲下身,从废墟里捡起半张烧焦的乐谱。程野突然夺过纸片揉成团:“别看了,都是垃圾。“他的耳蜗发出过载的警示音,在空旷的厂房里格外刺耳。
返程途中谁都没说话。林昭的掌心一直攥着那枚螺壳,尖锐的边缘陷入皮肤,留下月牙形的红痕。
午夜十二点,福利院顶楼的灯还亮着。
林昭端着热牛奶敲门时,程野正在拆解那枚骨传导贴片。工作台上散落着电路图和神经解剖学书籍,电脑屏幕显示着《前庭神经退化防治方案》。
“今天谢了。“程野接过牛奶,喉结随着吞咽上下滚动,“我很久没...正常人一样待过了。“
林昭的视线落在他摊开的笔记本上。页眉写着“林昭听力补偿方案“,下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她对每种频率的反应,甚至标注了她什么时候会不自觉地皱眉。
“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她脱口而出。
程野的钢笔尖在纸上洇出个蓝点。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他的人工耳蜗将尖锐的警笛转化成相对柔和的蜂鸣。
“你知道为什么我总录风声吗?“他答非所问,“因为这是唯一不会背叛你的声音。“钢笔突然划破纸张,“人会说谎,音乐会走调,只有风...风永远诚实。“
林昭想起螺壳里的电流音,想起礁石间的幻觉歌声,想起程野后腰那个永远震颤的小装置。她突然理解了那种恐惧——当世界的声音逐渐消失,能抓住的只有虚无缥缈的风。
程野合上笔记本,封底露出一角照片。林昭只来得及看见半个小提琴琴头,就被他塞进了抽屉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