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卫青叫我大姐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这异乡也太异了

夜色沉沉,月明星稀。

王阮坐在院子里的大石头上,抬头看着空中的那轮温柔而明亮的圆月。

从形状来看,这应该是十五的月亮。

很奇怪,在自己过去数十年的人生当中,王阮从没有这样认真的看过头顶的月亮。

书本上所写的思乡,在早已习惯的便捷交通面前,显得如此遥远且难以理解。

然而,当阻隔变成上千年的岁月时,王阮才真正理解,为什么远离故土的人,会拼命的寻找那一丝心灵的寄托。

今晚的月亮,真的好圆啊……

身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件薄薄的衣裳。

月色下,少女纤弱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小脸仍然带着一丝苍白,语气关切。

“晚上天寒,恩人当心着凉。”

“不用叫我恩人,我叫王阮,来自……”王阮的语气一滞,神情变得有些低落,往旁边挪了挪:“卫姑娘方便的话,能和我聊聊吗?”

卫君孺想了想,在王阮的身旁坐下:“恩人有什么想问的,只要我知道的,都可以告诉恩人。”

王阮侧头,有些诧异:“卫姑娘怎么知道,我有问题要问?”

卫君孺闻言,仍然仰着小脸,望向天上的明月。

“我以前听婆婆说,以前战乱的时候,诸子为了保留学派,让好多弟子躲进深山,与世隔绝。”

“后来,孝文皇帝和先帝登基之后,一直派人去寻访这些隐士,所以这些年,他们陆陆续续的,就都出来了。”

“恩人穿的衣服很奇怪,口音也不是这里的人,随身带着神药,肯定是有本事的人,所以我猜,恩人也是这样的隐士。”

听到少女依旧固执的叫自己恩人,王阮不由有些无奈。

不过转念一想,如果真是穿越的话,那么自己的退烧药,也的确能被称为神药了。

“你刚刚说的先帝,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吗?”

犹豫了一下,王阮还是开口问道。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弄清楚自己到了哪个时代。

老天保佑,可千万不要是什么乱七八糟,视人命为猪狗的朝代。

否则的话,怕是他出了这个村子,就要小命不保了。

“知道,先帝讳启。”

“启?”

王阮觉得越发熟悉了,想起白天听到的‘平阳公主’,他心中不由浮起一个猜测,口气有些急促。

“姓什么?”

卫君孺转过头看着王阮,似乎是觉得有些奇怪,但仍是道。

“自然是姓刘啊。”

王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脑子里的记忆也越来越清楚。

为了最后再确认一次自己心中的猜测,他问道。

“所以现在的皇帝,是刘彻?”

这个名字一出,卫君孺顿时吓了一跳。

朝着四下看了看,见周围无人,她这才松了口气。

“恩人久居世外,可能不知,陛下名讳不可直呼,若是被官衙知道了,要被拉去做三日苦役的。”

王阮默然,他的确还没有适应,自己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封建皇权的时代。

气氛有些沉寂,王阮也不好继续这个话题,便转而问道。

“卫姑娘,我看你的谈吐,是读过书吗?”

莫名其妙的来到一个新的时代,除了不安和慌乱之外,王阮的心中,其实也带着浓浓的好奇。

眼下他所处的这处庄子,四处有几十户人家。

一条小河从庄子旁蜿蜒而过,再远处是大片大片的农田。

白天的时候,被那个叫卫广的孩子喊过来那些人,他们都穿着破旧的粗布衣裳,基本都打着补丁。

不少人身上都带着尘土,背着锄头,耒耜等一干农具,面色黝黑,带着几分营养不良的瘦弱。

这一切,都很符合王阮对古代农村的印象。

唯独卫君孺不同。

虽然她穿的衣服,也是看着有些旧的粗布麻衣,但洗的很干净。

脸上未施粉黛,却清秀可人,身材被宽松的衣衫遮盖,可仍旧能看出窈窕的身段。

除此之外,最让王阮注意的是,卫君孺有一头乌黑而富有光泽的头发。

中医里头有一句话,叫发为血之余。

意思是,只有气血充沛,营养良好的人,头发才会乌黑浓密。

由此可见,卫君孺并不像村子里的其他人一样,是下地干活,吃不饱饭的农女。

但是,要说她是富庶之家的话……这身衣装打扮,却又不像。

“读书是那些贵族公子们才有机会的事,妾哪有那个福分。”

卫君孺的鼻子皱了皱,转了过头。

“恩人是想问,为什么妾知道这些和朝廷有关的事?”

少女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动不动的盯着王阮,这让他有些不自在。

不过的确,他此刻的想法复杂的很。

既想要更多的获取这个时代的信息,又不敢问的太直白,以免被人察觉到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

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卫君孺这么聪明,一眼就看破了他的纠结。

所幸的是,尽管看出了王阮的不同寻常,少女却并没有在意,继续解释道。

“白日里,恩人应该也听到了,这里是平阳公主府的庄子,这庄子上的其他人,都是平阳公主府的家奴。”

“那卫姑娘你也是……”

王阮的口气有些迟疑,但是,卫君孺却大大方方的,道。

“我们兄妹几个,都是公主府的家生子奴婢,妾和大兄还有两个妹妹,平日都在公主府里做事。”

“平阳公主是当今陛下的胞姐,府中常会有贵人过来,所以,为了避免冲撞贵人,府里的管事们,也会经常告诫我们一些事情。”

原来如此……

王阮轻轻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问道。

“那既然你们都是公主府的家生子,卫广和卫步两个人,怎么会单独住在庄子里?”

白天的时候,王阮打量过这座小院。

除了卫君孺之外,好像就只有这两个孩子。

而且,这两个小萝卜头明显是住在这里的。

可卫君孺现在又说,她平日里是在公主府里做事,这不得不让王阮觉得有些奇怪。

闻言,不知为何,卫君孺的情绪有些低落。

“恩人不知,我阿翁去世的早,几年前,阿母在生下阿步之后,很快也病死了……”

“我两个妹妹都是府中的歌女,平日里要侍宴,空闲时候还要学礼仪,十天半个月都未必能见得上一面,更别提照顾阿广和阿步了。”

“大兄是府里的药郎,我是府里的织娘,虽然有些闲暇,但也不多,不能时时照顾他们,再加上阿广和阿步的年纪太小,放在府里,很容易受人欺负。”

“所以,妾和大兄就一起攒了一些钱,设法买通了管事,把他们安置在庄子里,托卫婆婆照顾他们,妾和大兄只有在每个月休息的时候,才赶回来看看他们。”

“上个月大兄染了风寒,现在还没好,所以,这次就只有妾回来了……”

寒风吹过,卫君孺的身子微微缩了缩,单薄的身形在夜色下,显得有些柔弱。

王阮心中默然,想了想,他把身上披着的衣服拿下来,披到了少女的身上。

又是一阵沉默,天上的星星闪动着。

片刻之后,卫君孺抬起头,脸上重新绽出一抹笑容,道。

“不说这个,恩人接下来要去哪?”

“恩人既然是刚刚从世外而来,那么应该要去长安城吧?刚好妾明天也该回府了,可以陪恩人一同前去。”

“长安?”

王阮先是一愣,不过很快,他心里就涌起一阵期待。

人毕竟是要融入社会的。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躲避总不是办法。

长安是汉朝的都城,对于眼下茫然无措的王阮来说,去长安或许是了解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

而且,他心中也的确很好奇,这巍巍强汉的都城长安,到底长什么样。

一夜无话,次日醒来之后,王阮有些腰痛。

这床,不准确的说,是木板太硬了,上面的褥子又薄,睡起来很不舒服。

但是,或许是太过疲惫,哪怕床板有些硌人,他还是一觉睡到了天亮。

“恩人醒了?先洗把脸。”

卫君孺的身影出现在门外,端着一盆热水。

“行李帮恩人收拾好了,厨房里熬了肉粥,还热着,恩人吃了之后,我们好上路。”

这边说着,一抬头,她却瞧见对面之人抓着衣服,一副尴尬的表情,颇是无措。

……没有办法,王阮自己的衣服已经全都破了,根本穿不了,而卫君孺给他准备的汉服,他又实在搞不明白是怎么穿的。

“要不,妾来替恩人更衣?”

看着把衣服穿的乱七八糟的王阮,卫君孺笑了笑,开口问道。

王阮想了想,按照他之前看过的那些影视作品来看,这毕竟是古代,应该是要讲究男女授受不亲。

所以,他尽管尴尬,还是摇了摇头。

“不用了,卫姑娘告诉我这衣服怎么穿就可以了……”

于是,在卫君孺的指点下,王阮总算是把这套汉服套在了身上。

等到他洗完脸走出来的时候,却瞧见两个小萝卜头早就围在了桌子前面,眼巴巴的看着桌子上冒着热气的陶罐。

王阮走了过去,两个小萝卜头对他还是警惕的很,抱着自己的碗紧张兮兮的盯着他,似乎生怕他抢东西一样。

“恩人,多吃点……”

桌子上摆着一个陶罐和几个粗碗。

陶罐里是混着肉糜的小米粥。

旁边两个粗碗里,一个是拌好的野菜,一个是几个窝头一样的吃食。

卫君孺给王阮盛了满满一碗粥,然后才给自己和旁边的两个小萝卜头各自盛了一小碗。

粥的味道,实话实说,不是特别好。

就是简单的加了一点盐和肉糜煮出来的,很淡,而且有些涩,倒是那盘野菜,吃起来很利口。

不过现在的环境下,也没什么挑口味的余地。

就着野菜吞了两个窝头,又和那两个小萝卜头一样,把碗底都喝的干干净净,王阮才把碗放了下来。

等到他收拾好东西,卫君孺已经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在外面等着他了。

天上的太阳高高升起,和王阮记忆中的一样刺眼。

带着寒意的秋风袭来,让人不由裹紧了身上的衣服。

王阮穿着一身古朴的农家短打,头上是一头短发,身上背着破旧的尼龙袋子,看起来颇有几分混搭的不伦不类。

一步迈出,他站到了少女的身边。

踏着脚下的泥土,王阮的心中带着迷茫和不安,同时又隐隐带着一丝期待。

“出发!”

“目标……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