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史:思想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在中国发起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多次大规模战争,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100多部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阶级民众先后发起了一系列救国图强运动,但均以失败告终,没有找到挽救中国的合理方案。在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阶级的救国方案失败后,人们把挽救中国的希望寄托到无产阶级的身上,中国共产党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俄国的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工人运动的兴起,奠定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再加之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首先来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1917年在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使人们把目光由西方帝国主义国家转向俄国,从资本主义思想转向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为取得自身解放所用的理论武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很多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之后开始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李大钊是我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新青年》成为弘扬新思潮的主场地,1919年李大钊把其中一部分设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刊。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非常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成为系统全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标志。同时,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团体,有组织地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1920年在北京大学成立的,之后在武汉、上海等地也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共产党宣言》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在中国出版,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杨匏安、周恩来等人逐渐开始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快速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次来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中国的工人阶级是随着外资企业、民族工业等企业的创建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当时,中国的工人阶级同时受封建势力、外国列强和资本家三方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勇于斗争的精神。同时,中国的工人阶级大多集中在沿海城市和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比较容易团结战斗,形成政治力量。除此之外,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天然的联系,有利于和农民形成工农联盟。中国工人阶级为了反抗压迫和剥削而发起的罢工运动逐渐增多,中国工人阶级逐渐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表现出非常大的革命力量,让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重要性,开始寻求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他们通过组织演讲、社会调查和节日纪念活动,初步使中国工人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地方组织,拥有了很多建党骨干,从而中国共产党也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1921年7月23—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此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