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新时代财政改革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将财政定位提高到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历史新高度,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提出建立“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的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财税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启动了全方位、多层次、纵向化的财政改革。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财政在有序推动税收、预算、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等各项改革,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同时,加大了民生领域的投入,着力保障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增进人民福祉。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思想。财政部门不仅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还持续推动制度创新,逐步构建了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精准扶贫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效。2012年以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贴标准不断提高,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17年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13亿多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在教育领域,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来持续保持在4%以上。财政部门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在保基本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通过扩大覆盖面和补短板,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在完善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对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实现公共财政的全覆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也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33]。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的治国理财的历程,从革命财政到生产建设财政,再到公共服务财政,其中始终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积极主动的作为,为国理财、为民服务、发展经济、服务大局、改进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页。
[2]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
[3] 郁嶷:《送李龟年游学日本序》(“龟年”为李大钊曾用名),《言治》1913年第4期。
[4] 《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5]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页。
[6] 恽代英:《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4页。
[7] 恽代英:《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5页。
[8]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1—896页。
[9]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二一—一九二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44—45页。
[10] 邓中夏:《论农民运动》,《邓中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0页。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12] 唐滔默:《中国革命根据地财政史(1927—193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165页。
[13]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革命根据地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14] 王贤选、何三苟:《中央苏区反经济封锁的片断回忆》,《回忆中央苏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9页。
[15]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16]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17]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18] 王观澜:《中央苏区的土地斗争和经济情况》,《回忆中央苏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1页。
[19] 星光、张扬主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2页。
[20] 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日以来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1948年2月18日。
[21] 边区财政厅:《1943年边区财政总决算》,1944年。
[22]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32页。
[23]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1—896页。
[2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25]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页。
[26]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6页。
[27]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28] 王丙乾:《中国财政60年回顾与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7页。
[2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30]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72页。
[3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9页。
[3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3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