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政治思想与政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战后日本的“民主主义”

本章将以战后日本著名学者丸山真男的“民主主义”相关思想为例,对战后日本的“民主主义”加以考察。如前所述,丸山真男作为战后日本最负盛名的政治学者之一,不仅在日本学术界有着难以逾越的地位,也赢得了西方政治思想学界的尊敬。近年来,丸山逐渐被中国的政治思想研究者所重视,但目前的研究仍较多集中在丸山对日本近代政治思想的论述及其“近代主义”上。事实上,作为“和平民主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丸山对于民主主义的认识及其在当下日本的思想意义至今仍是值得重视的课题。

不论是丸山的福泽谕吉论还是近代思想研究,都与他对其他问题的论述一样,需要被放在他的整个思想脉络中去解读,而不能被当作孤立存在的论断。对于丸山政治思想整体脉络的梳理,目前仍然是国内学界未完成的任务。实际上,即使把目光投向日本学界,也很难直接找到完成这一任务的捷径。虽然日本国内对丸山在政治思想学界的重要地位没有异议,对他的思想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不同的研究者对他思想内涵的阐释差别很大,对丸山的各种评价甚至常常走向两个极端。根据几乎相同的文本,有些学者将丸山评价为“理想主义者”[70],有些学者则指责丸山是“被政治的魔性迷惑”[71]的政治投机家,还有学者认为他的思想强调的是压制自由主义的“全体主义”[72]。在被看作学术前沿的后现代思想史学者那里,丸山对江户思想的解读则被作为“近代主义”而从方法论起就受到批评。[73]作为日本战后“和平民主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丸山的思想被冠以如此多样的评价,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除了涉及整体思想史方法的问题,这实际上也说明人们对于战后日本的“和平民主思想”尚缺乏更深入的分析,也没有形成足够清晰的认识。这种现状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其后日本思想演变的认识,甚至有可能影响对日本社会政治图景的把握。战后日本的“和平民主思想”究竟包含和强调了怎样的内涵,它的变化与传承对于“和平民主时代”之后的日本又意味着什么,本章希望通过对丸山真男政治思想的研究,从一个侧面接近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为探究丸山思想的一个切入点,本章选取了丸山的宪法思想。即使在日本学界,也很少有人注意到,虽然丸山不是宪法学者,但他自始至终都是战后日本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护宪团体——“宪法问题研究会”的积极参加者。“宪法问题研究会”(1958—1976)由大内兵卫、我妻荣、宫泽俊义等约50名日本各个领域的一流学者组成。[74]其成立的直接动因是对抗1957年岸信介内阁设立的旨在为修改宪法提供舆论准备的“宪法调查会”。作为“纯粹的学问研究会”和“为国民而存在的研究会”[75],宪法问题研究会并未采取以往护宪运动的街头斗争方式,而是以学者的研究、演讲、出版物等一系列宪法启蒙活动为主。由于其成员都是战后日本学界各领域最具权威的学者,该研究会在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其实际活动对“宪法调查会”和日本政府的改宪动向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岸信介内阁“宪法调查会”最终没有得出“改宪”的结论,很大程度上是宪法问题研究会努力的结果。时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的丸山真男是这个知识分子护宪团体的骨干力量之一。作为宪法问题研究会的成员,丸山真男留下了宪法纪念演讲会演讲稿《现代的态度决定》(1960)、《复初之说》(1960),以及研究会例会报告《关于第九条的若干考察》(1964)三篇关于宪法问题的代表性著作。这三篇著作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不但在宪法问题研究会中有重要的代表性,也可以被看作战后日本和平民主时代有代表性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战后日本的宪法问题绝不单纯是法律问题,也绝不仅仅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事件。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围绕其所展开的问题实际上都是重要的政治问题。丸山等学者之所以关注宪法问题,并以成立宪法问题研究会的形式“对抗”内阁宪法调查会、高调投入护宪运动,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宪法问题是重要的政治问题,需要启蒙国民对其的关注,也需要作为国民为捍卫《日本国宪法》中的国民主权原则而斗争。这样的宪法思想对于战后日本的改宪—护宪政治史,乃至整个日本政治变迁的图景,都具有相当的意义。以下将从分析丸山在宪法问题研究会时期的宪法思想入手,结合丸山一贯的思想分析其“民主主义”主张的内在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