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革新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木鸢初翔

永徽元年八月,终南山的枫叶刚染初红,墨门地宫的试飞场便被三丈高的木架围起。林砚之站在架顶,望着翼展两丈的木鸢——骨架用秦岭青冈木制成,表面蒙着三层浸过桐油的蜀锦,机翼的弧度精准契合他从现代记忆中复原的空气动力学曲线。杜挽月抱着羊皮图纸攀上来,裙角沾着矿洞的硝石粉:“疏勒送来的晶簇已嵌入神火核心,温度可达八百度。”

他点头,指尖抚过机翼上的青铜喷口——这是改良后的第三代神火装置,用杜家商团带来的波斯琉璃制成耐高温导管,将燃烧室的蒸汽引向尾部。韦弘机在地面调试地动仪改装的风速仪,铜制指针指向东南风,风速二尺每秒:“天时地利,正适合首飞。”

“点火!”林砚之一声令下,砚礼抱着陶罐冲上前,将火剂粉撒入神火核心。蓝紫色火焰腾起的瞬间,青铜导管发出蜂鸣,蒸汽从喷口喷出,木鸢的尾翼自动调整角度,像只沉睡千年的巨鸟忽然振翅。

“起——”韦弘机拉动绞盘,木架上的滑轮发出轻响,木鸢顺着斜坡滑行。当机翼划破晨雾的刹那,所有人屏住呼吸——滑行三十步后,机身微微上扬,离地三尺,又滑翔二十步,最终平稳落地。

“成功了!”砚礼欢呼着抱住哥哥,杜挽月的眼中泛起泪光。林砚之却皱起眉头:“滑翔距离不足,喷口推力不够。”他蹲下查看神火核心,发现琉璃导管出现细微裂纹——八百度高温下,琉璃的耐受性仍显不足。

“或许该试试地宫的‘蒸汽机关’。”杜挽月翻开从矿洞带回的石碑拓片,上面刻着“以水为媒,火借水力”的古字,“胡商说,墨门曾用温泉驱动机关,或许能将蒸汽压力提升至新高度。”

当天深夜,三人深入地宫最深处。温泉池腾起的热气中,隐约可见青铜管道蜿蜒,尽头连接着巨大的蒸锅状装置——这正是墨门传说中的“水火相济炉”。林砚之取出从现代记忆中复原的压力阀设计图,用百炼钢制成可调节的阀门,将温泉的热量转化为高压蒸汽。

“当压力达到三斤每寸,”他对韦弘机解释,“蒸汽就能持续推动喷口,让木鸢获得持续动力。”杜挽月忽然指着池底:“看!”清澈的泉水中,沉睡着半具青铜齿轮,上面刻着与神火核心相同的纹路——原来,墨门早就在利用地热能驱动机械。

三日后的二次试飞,木鸢搭载着蒸汽动力装置腾空而起。这次它滑翔了百丈,尾翼在气流中自动调整,竟能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林砚之站在地面,通过地宫的“传讯铃铛”接收木鸢的高度数据——挂在机翼上的铜铃,不同频率的震动代表不同高度,这是墨门版的“航空通信”。

“高度五丈!”砚礼盯着地动仪上的刻度,兴奋得满脸通红。就在此时,东南风突然增强,木鸢的左翼微微倾斜。林砚之的心提到嗓子眼,却见杜挽月从袖中取出磁石罗盘——这是她根据矿洞的磁铁矿制成的方向仪,快速调整尾翼角度:“逆风十度,修正喷口!”

木鸢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稳稳落地。韦弘机展开舆图,在上面标注试飞轨迹:“从终南山到长安,直线距离八十里,木鸢只需半个时辰。若装备神火弩,可对突厥大营进行高空突袭。”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五日后,长安传来急报:长孙无忌以“私藏妖器”为由,查封了将作监的神火工坊。林砚之看着杜挽月带来的密信,上面用粟特文写着:“长孙府的密使已前往龟兹,试图买断硝石矿。”

“走,去见陛下。”他握紧双鱼符,“是时候让墨门的‘器’,为天下民生而鸣了。”

太极殿内,李治盯着案头的活字印刷样本,上面印着“民为贵,社稷次之”的《孟子》句。林砚之跪地,呈上木鸢的缩小模型:“陛下,墨门之器,不仅能征战沙场,更能造福百姓。此木鸢可搭载气象仪,提前三日预测风雨,助农桑;可携带活字板,让典籍传遍偏远州府。”

李治眼中闪过光芒:“卿能让木鸢载人否?”“回陛下,待蒸汽动力改良,可载二人飞行百里。”林砚之取出从地宫带来的《墨门农书》,“更重要的是,墨门有‘嫁接之法’,可让北方梨树结南方荔枝,让岭南稻种在关中越冬。”

殿外,长孙无忌的咳嗽声突然传来。林砚之知道,这是老臣对皇帝的警示。他忽然提高声音:“陛下可记得,贞观年间墨门献火剂,助先帝定玄武门?今日墨门之器,亦当为陛下定天下——定民生之基,定社稷之兴。”

李治猛地抬头,目光扫过木鸢模型:“准卿所奏,成立‘神机监’,专司墨门技艺,直属朕躬。”他解下腰间的玉佩,系在林砚之胸前,“即日起,卿可持此玉佩调用全国匠户,任何人不得阻拦。”

回到将作监,林砚之立即启动“匠户网络”——用双鱼符的印记为信,通过杜家商团向全国传递消息。三日后,首批二十名墨门匠户抵达长安,带来各地的特色工艺:宣州的造纸术、越州的青瓷锻烧法、甚至交州的橡胶树种子。

“橡胶?”林砚之盯着匠户带来的乳胶,忽然想起现代的密封技术,“若用硫磺与乳胶共热,可制成防水耐磨的‘硫化橡胶’。”他立即安排砚礼进行实验,自己则带着木鸢图纸前往终南山,准备第三次试飞——这次,他要让木鸢搭载真正的“乘客”。

八月十五,曲江池畔。杜挽月身着墨色襦裙,腰间挂着新制的磁石罗盘,站在木鸢旁。林砚之帮她系好安全带——用牛皮和百炼钢制成的安全装置,忽然轻笑:“怕吗?”“怕什么?”少女仰头望着蓝天,“我祖父曾说,杜家商队的驼铃,能响遍天下,而我,要让墨门的木鸢,飞遍天下。”

蒸汽轰鸣,木鸢腾空而起。曲江池的水光在机翼下闪烁,长安城的飞檐如棋子般排列。林砚之指着远方的终南山,那里的地宫正在扩建,新的工坊里,匠人们正在打造更大的木鸢。杜挽月忽然握住他的手,将磁石罗盘贴在他掌心:“你看,指针永远指着地宫方向——就像我的心,永远指着你。”

高空的风掠过耳畔,林砚之忽然想起现代实验室的超导实验——当电流通过导线,没有阻力,只有纯粹的前进。而此刻,他手中的双鱼符,怀中的火剂,脚下的木鸢,正带着整个盛唐,向着没有阻力的未来,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