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继位赵王,对手始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揭晓本心,完美的全通过

“世间的事,确实难以预料,不曾想到,在下有一天会重回邯郸!”

两个字体映入眼帘,偶尔骑马的虞信发出感慨。

那年,抱着失望离去,如今,满怀希望的回来。

到时候,少不了一番传言,腹诽自己伪君子。

无所谓了,年轻时或许在意,现在只想完成一件事,足矣。

“也会重登朝堂。”

掀开马车的帷幔,赵恪望着熟悉又陌生的赵都,十余年了。

邯郸依旧是邯郸,然而,拥有过的强盛成了镜花水月,那么的不真实。

“无论何事,但凭公子吩咐。”

相比功名,虞信倾向辅佐好明主。

“吁。”任嚣勒住缰绳,朝前抱拳,“公子恪,王上有令传来,即刻到王宫,不作歇脚。”

“吾知晓了。”

赵恪点了一点头,是不止一道考验。

“赵,许是王上病情加重,才这么着急的召见公子。”

看不上赵王丹的虞信,碍于公子在此,改了口。

“阿母你们一同入城,孩儿去王宫。”赵恪的目光转回车厢。

“尽力就好,别有那么多负担。”

惜珏抬起手再放下,最终,抚摸着稚嫩的脸庞。

“好,阿母。”

赵恪感受着这一份关切。

到进入城内,母子俩才分开,止步王宫的宫门前。

“十年磨剑,只待今朝。”

赵恪深吸一口气,迈出了步伐。

对手是始皇帝没错,很难绷,也无奈,同处一个时代。

然而,作为赵王的直系公子,总该做点什么吧,不枉穿越一遭。

“公子恪,末将只能带你到这里。”

任嚣在长华殿的宫门前止步。

“方才有劳了。”

赵恪微微颔首,环视一圈周围。

只有执勤的禁卫军,并无大臣打扮的人,或者寺人侯着,任嚣已经离开,无人来接引他。

并且,带一道口谕都没有。

“故意晾着自己?”

并不像,据任嚣所言,君父就在长华殿,真晾着,不会带他来这里。

也没说何时召见,本人在做什么,要自己等一会。

有了前面生与死的恐吓,再来一个让他想办法,自己进去长华殿的题目,也不奇怪。

往常刻苦学习,结合后世历史的好处,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头脑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

“吾乃赵武灵王之曾孙,赵惠文王之孙,赵王丹之子,赵恪。”

“为质燕国十年至今,今日返回大赵,特来面君。”

赵恪放声一道。

“这位公子等等,容我等禀报。”

来头这么大,周围禁卫军对视一眼,赶忙跑进殿内。

不多时,来了一位精神抖擞的老者,身着朝服的男子跟在旁边。

“好好,不错。”

听闻那么高水平的回答,这老者即是赵豹,迫不及待的来瞧瞧,围着侄孙转了一整圈。

先是搬出三位君王,表明自身天生贵胄的身份,执勤的禁军不会带进殿内,至少会禀报一声。

再辅以,为质燕国十余年的苦劳,哪怕君王厌恶,也不得不见一面,无法拒回,何况不是。

可以说,把规则运用得很好。

智慧一关通过!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本心了,对侄孙的信心变高到十成。

“这位是王上的叔父,公子你的叔祖。”

楼昌介绍道。

“他叫楼昌,担任上大夫一职,伴随王上的左右。”

赵豹跟着说道。

“叔祖。”

“楼大夫。”

赵恪各自打招呼。

“不宣公子恪,让他通过别的方法到殿内,王上有意传位?”

楼昌猜测着。

有充足时间,他们都可以做到,堪称急智的话,别说公子偃,沉浸朝堂多年也不到。

“恪儿,随叔祖入殿。”

赵豹表现得亲切。

“唯。”

赵恪清楚亲切的来源,倒没受宠若惊。

“王上,人带来了。”

两人退到旁边,让君王看得清公子恪。

“过来恪儿,让寡人看看。”

榻边的赵丹招招手。

方才,带话的禁军禀报,公子恪怎么说的,听完人愣住了。

自己准备耐心等人,给老幺充足的时间,下一刻,禁军立马来了。

怀疑出的智慧考验,是不是难度低了?

“见过君父。”

赵恪快步上前。

“这些年难为你了,吃了不少苦吧!”

燕国北部苦寒,三岁便去蓟都,赵丹顿觉亏欠老幺很多。

“身为王室公子,当为大赵出力,谈不上苦。”

不是场面话,主要赵恪习惯了。

说起来,得感谢为质燕国的生涯,让整个人经过磨炼,心性得到彻底脱变。

“这才是王室每位公子,该有的样子。”

赵丹想起太子落,待没见过几面的老幺,多了欣慰。

“劳楼大夫你于殿外侯着,不得有人闯进来。”

“唯。”

君王的目光投过来,赵豹把楼昌支开。

“以恪儿之见,当今大赵该如何?”

赵丹神色一肃,带有期盼的问。

“曾祖赵武灵王的变法,胡服骑射,使大赵迅速强盛,扩土千里,然……”

“变法的主要核心在于军力,其它方面变化不大,不在税收,也不在体系!”

“这样的强,只能强一时,维持表面的所谓强盛。”

赵恪直指关键。

“那…”

怕扰乱思路的赵丹,生生收住嘴。

自己是经长平一战,才发觉问题所在,税收不合理,粮食收不上那么多。

粮多一点,秦国要继续耗下去,未必耗不过。

都是这帮老牌贵族,新晋贵族,拥有私人小封地,名下产业、田地少交税,甚至不交税。

维持现状的想法,变成必须第二次变法,守旧人眼里的激进!

也就有了太子落强硬推行,没开始就结束的变法行动。

考验的事,除了自己和叔父,没有人知道,最后考验的是什么。

由此可见,排行老幺的赵恪,见识完全不低太子落。

“秦国之所以强,正是变法的彻底,各个方面皆有改变,形成自身强大的综合国力。”

“纵观山东六国,每一国只变一样,这样的强大不长久,后劲不足。”

“到了后面,秦国只会越来越强,诸国越来越弱。”

赵恪客观的说道。

“我大赵的出路在哪?”

赵豹到底没忍住,想迫切揭晓侄孙的本心是哪种。

“唯有一条路走,推动第二次变法!”

赵恪掷地有声。

“彩,彩的很。”赵豹不顾君前失态,开怀大笑,“哈哈…”

说实话,侄孙赵恪通过心气,智慧,本心的考验,就没有一样是不优秀的,资质非常高!

当任嚣传来心气考验的评价,说公子恪有望成为新的战国公子,他们已经有了决定。

即便后面的考验不如前面,本心是维持现状也好,比不肖赵偃强就行,由公子恪继位。

结果如此苛刻,君王犹豫要不要降低难度的考验,竟然一一通过!

那种完美的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