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大百科系列:战机大百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在20世纪初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后,欧洲便出现了一股“飞机热”,很快就使飞机的各项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达到了实用水平。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其适用的范围迅速拓展,有人便自然地将它与战争联系到一起。最初的军用飞机主要负责侦察、运输、校正火炮等辅助任务,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并不大。

在执行侦察和运输等任务时,交战双方的飞机难免相遇,当时的飞行员不得不用随身携带的步兵武器进行互射。为此,各国纷纷在飞机上加装杀伤力较强的机枪,这就出现了主要用于空中格斗的飞机——战斗机,不久又出现了主要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轰炸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对飞机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断对飞机进行改进,随着冶金和机器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的性能不断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有的战斗机时速达到了500千米左右。大战中、后期,有的战斗机时速已能达到大约750千米。大战后期,德国和英国制造的喷气式战斗机开始用于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军用飞机的作战技术性能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武器作战效能越来越高,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飞机种类也越来越多。时至今日,种类丰富、性能先进的作战飞机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空军装备体系。

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研制的300余种作战飞机,涵盖了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直升机、无人机等不同种类。每种作战飞机均以简洁精练的文字介绍了研制历史、武器构造及作战性能等方面的知识。为了增强阅读趣味性,并加深读者对作战飞机的认识,书中不仅配有详细的数据表格,还增加了“小知识”栏目,使读者对作战飞机有更全面且细致的了解。

作为传播军事知识的科普读物,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准确性。本书的相关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国外知名军事媒体和军工企业官方网站等权威途径,坚决杜绝抄袭拼凑和粗制滥造。在确保准确性的同时,我们还着力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尽量做到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并添加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因此,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不二选择,也是军事爱好者收藏的绝佳对象。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丁念阳、黄萍、黄成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军事资料来源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