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一墙之隔

刘备被封为安南将军,成武县侯,扬州牧。

孙乾领东莱太守。

关羽因早期追随刘备参与平定黄巾、击破张纯,又斩杀张举,被封为偏将军,张飞因为同样的功劳,被封为裨将军。

只不过二人并未在朝堂授封,只是令小黄门将官命文书,相关印绶交给刘备,让他顺手带了回来。

之所以有如此厚待,显然张让没少出力,何进可能也有一份功劳。

成武县位于济阴郡内,属兖州下辖。

把封邑选在这里,有些耐人寻味,大概率是张让有意为之。

不过对于刘备来说,这点并不重要。

现在最主要做的,是抓紧拣选兵马,早日离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赴任扬州。

想到此处,高渊连忙问道:

“公祐,抽调八百骑的各项调令,可曾齐全了?”

雒阳不比其他,乃是天子脚下,想要抽调兵马,也是需要一套严苛复杂的流程的。

简单来说,虽然说兵马统属的权力在何进手上,但是从中抽调,不但需要大将军手令,虎符,还需要天子下发调兵的诏令、相应的符节,以及通报文书,还得有监军陪同。

按照灵帝时期的惯例,监军一般是由宫内宦官担任。

就比如此次,送来虎符、诏令,并陪同刘备抽点骑兵之人,便是何太后身边另一位大宦官,中常侍段珪。

甫一见面,高渊还有些担心,毕竟按照历史记载,段珪可是张让的盟友,十常侍诛杀何进之后,二人曾一同挟持少帝逃亡北邙山,又一起投河而死。

只是真正接触之后,他才发现,张让并未将其中内情告知自己这位盟友。

想来二人虽然同为十常侍,但是在等级地位上还是有些差距的。

再往深层一想,很可能皇宫里的那个小联盟,核心人物只有张让、何太后和舞阳君三人,就连何苗都属于稍低一等的存在,大概就和段珪属于同一等级。

三人负责谋划,何苗段珪这些人负责具体实施以及传递情报。

“内臣段珪,见过刘使君。”

段珪倒也客气,可能也受到了一些提醒,知道眼前之人不但是新晋功臣,而且还是当今皇叔,因此态度拿捏的极好。

“不敢,外臣刘备,见过段常侍。”

刘备不冷不淡的回了个礼。其余诸人表现还好,虽然大都在心底看不起段珪,但是表面的样子还是需要做一做的,于是也跟着刘备一起回了个礼。

至于关羽,也是识大局之人,更何况此下需要顾及兄长颜面,并未有什么过分言行,只是面无表情,两手胡乱一碰,就当做见礼了。

然后便自顾自地扭过头去,全然不拿正眼瞧这位阉人一下。

善恶分明之人,一般都活的比较累。

高渊站在人群最后,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末了在心中感叹一句。

“使君,这便是太后遣奴婢送来的天子诏令、虎符,今日便由奴婢陪同使君,一同前往军营,抽调兵马。”

段珪笑起来有些阴柔,一行人大感不适,离得稍近的张飞,见了这般模样,忍不住撇撇嘴,朝后靠了靠,以期离这等腌臜货稍远一点。

“有劳段常侍。”

刘备少年时也曾来此游学,见识比自家兄弟要高出不少,还能沉得住气,脸色淡然地接过虎符诏令。

“呵呵,使君请。”

段珪呵呵一笑,便带着刘备等人前往北军军营。

当前北军五校并未聚集在一起,而是各自分散雒阳周围。

不过他们此行要去的那一校人马驻扎的倒是比较近,正是长水胡骑,现在正在驻扎在雒阳城北十余里的谷水沿岸,长水营。

“太后有令,使君可于长水、越骑、屯骑三校随意挑选,只是这长水胡骑,使君便挑些好的,拣选个三五百骑就是,再从越骑、屯骑两校各自挑选百骑。再有差的,便由大将军部曲中为使君补齐。”

听了段珪这番话,高渊早拉过关羽、张飞、赵云、许褚、徐晃五人,低声吩咐道:

“诸位都听到了,在这长水校尉里总共选五百骑,诸位各自挑选百骑。切记,勿要在乎人如何,只看马匹强壮与否。其余兵器甲胄,都拣选好用的,马镫多带一份。至于军士如何,无需在意。”

“先生放心,我等省得。”

五人受到叮嘱,各自暗暗点头。

待合过兵符,各项文书符节都检验完毕,一行人各自去挑选马匹。

刘备身为一州之主,肯定不可能亲自去选,只能一脸艳羡地看着自己的五个下属,还需要陪着段珪有一茬没一茬的聊天。

至于高渊、简雍和孙乾这三位文士,则负责掌管符节,守在一旁。

“啧,这位何太后,权力欲望不小啊...”

高渊原本只是起了好奇心,想亲手摸一摸这个年代的虎符,仔细看看长什么样。结果从简雍那里一接过手来,立马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粉味道。

刘备手下这帮大男人不用说,段珪虽然是宦官,但是方才一路行来,高渊也没从他身上闻到过香味。

已然不用猜想,虎符上的香粉味道,肯定是何太后身上留下来的。

看来自灵帝死后,那位汉朝权力最大的寡妇,平日里没少把玩这块虎符。

可惜,光有野心,没有相匹配的能力和运气,你何氏,注定做不了吕后。

每人一百骑也不是那么好挑的,要看牙口,要看筋骨,体格,肌肉线条,毛色。

等到五百骑挑完,都快要到城禁的时间了。

一行人收拾妥当,带着选好的骑兵匆匆赶往雒阳城。

从此刻起,这批骑兵就属于外军,必须驻扎在城外,还要接受禁军虎贲的管禁。

“今日天色已晚,待到明日天明,奴婢再来请使君前往他处,拣选剩余兵马。”

段珪出宫一整日,早已疲惫不堪。令手下的小黄门将兵马记录完毕,仔细看了一番,便向刘备告辞。

“还请常侍不辞辛劳,明日早些前来。待朝会之后,刘使君便要拜别天子,离开雒阳。”

高渊原本还想着展现一下人情世故,可是往自己袖口那里摸了一把,发现袖口内空空如也,心想还是算了。

自己从甄夫人那里敲诈来的一箱金子,还暂存在糜家呢,实在没啥值钱的物件送给他。

段珪也是没想到这一茬,只是有些惊讶,下意识问道:

“怎得这么惶急?”

“军情如火啊常侍。”

高渊呵呵一笑,囫囵着回了一句。

主要是他刚刚接到糜家下人送来的消息,袁绍马上就要率军赶回洛阳了,也就在这几日之间。

细算下来,袁绍每日行军要接近百里了,如此火急火燎,不顾部下死活,也不怕闹出来个兵变哗营?

子不过这会没工夫细想,

“原来如此,使君早些安歇,奴婢明早便来。”

段珪若有所悟,朝着刘备施了一礼,自行回宫去了。

第二日要轻快许多,五个人挑选三百匹马,凑够八百之数,时间还未过中午。

刘备则与段珪一同入宫,一同向天子与太后缴令,同时拜别天子。

离开糜家小院时,高渊站在车上,眼神直直看向小院坐落的方向,眼神中颇有一股恋恋不舍的意味。

“先生可是对这繁华之地有所留恋?”

简雍并肩站于身旁,出言调笑道。

高渊抿嘴一笑,并未回答,而是朝着那边示意一下:

“宪和可知与此一墙之隔的地方,是为何处?”

“何处?”

简雍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未做半分犹豫,笑着答道:

“自然是北宫禁内,濯龙园之所。”

“是啊,不过是一墙之隔。”

高渊的语气颇为感慨。

“濯龙园有何稀奇?引得先生如此慨叹?”

简雍心下大奇,一脸诧异地看向他。

“濯龙园啊,正是西园八校驻扎之所。”

高渊眼神恍惚。

西园八校,典军校尉,曹操。

雒阳十日,仅有一墙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