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红海海盗,皇帝的蒸汽机秘法
碧波荡漾的红海上,东方商团三艘阿拉伯帆船在行驶中。
当船队驶出苏伊士湾时,西奈半岛方向出现一队快船。
那是阿拉伯单桅三角帆船,红海的常见船只,经常可以碰到。
但这次的阿拉伯单桅三角帆船太多,并且都是向着船队方向冲来,明显有些不一样。
(阿拉伯单桅三角帆船)
号角响起,三艘阿拉伯船上伪装成船员的禁军士兵脱去不便战斗的长袍,露出里面的水磨柳叶甲。
船中站立,分三队,前队盾牌长刀,中队长枪,后队火铳弓箭。
士兵们严阵以待,却没有主动发起进攻,而是等海盗送上门来,好一网打尽。
并没有意识到船上古怪的阿拉伯海盗们,快速驶来,并甩出挂钩,迅速顺着挂绳爬上去。
各船禁军校尉大喝指挥,战斗一触即发。
毫无章法,却凶悍的阿拉伯海盗登船后,挥舞弯刀杀了过来。
最前面的海盗被一波箭矢和弹丸击中倒地。
海盗们并没有退,后面的人踏着前面的尸体继续冲杀。
这些亡命之徒,坚信一个道理,只要干掉商船里的护卫,就能结束战斗,活着的将会分享劫掠果实。
可他们这次面对的是精锐的明朝禁军士兵。
并没有因为海盗不要命的冲锋而退缩。
冲过来的海盗被刀盾手挡住,后面的长枪顺着盾牌的缝隙捅出,在海盗们身上扎出一个个窟窿眼。
惨叫声接连不断。
盾牌手举盾前行,长枪手跟随攻击,第三排的人放弃弓箭和火铳,抽出腰刀杀了过去。
海盗们被盾牌推挤着后退,沾满血液的长枪不断在他们身上造成伤害,而后杀出的禁军挥舞腰刀给予收割。
毫无悬念的,这些登船海盗被解决了。
那些阿拉伯单桅三角帆船见势不妙,纷纷抛弃同伴逃跑。
对此,禁军士兵并没有追击,而是叫出躲在下舱的通译审问幸存的海盗。
一番审问下,得知这批海盗并非血锚兄弟会的人,不过是西奈半岛上的部族拼凑出的劫掠者。
他们平日里是游牧部落,却随时可以转变身份,驾驶阿拉伯快船抢掠过路的商船。
以往的劫掠,就算不成功,也没有这么大的损失,最多是被赶下海去。
却没想,三艘很普通的阿拉伯商船,让他们付出了一百多条生命的代价。
因为不是目标血锚兄弟会,这些俘虏也就没有价值可言,随即手起刀落,幸存的海盗全部斩首,连同一船的尸首丢进海中喂鱼去了。
随后,三艘海船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原路航行而去。
...........
在没有远程通讯手段的中世纪,海上的战斗消息,只有在船队返回时,朱文奎才能知道。
现在的他,正在沙漠中。
一百多人的伪装商队,在沙漠中行进着。
队伍正中,最高大的一头骆驼上,安放着软榻,两边禁军守护,朱文奎就坐在上面。
一望无际的沙漠,让朱文奎心中感慨。
古代社会还是太落后了,没有无线电,没有飞机,汽车,陆地远行只能依靠走路和牲畜。
这一切都是制约他实现目标的障碍。
就算这个时代最快的远行工具海船,从泉州到红海要至少三个月,再抵达欧洲又是几个月时间。
就算自己打通了苏伊士运河,这条世界上最短最快的海上贸易线,依然需要很长时间往返。
想想未来,一艘货轮从马赛港出发到亚洲,加上沿途停靠时间,也不过就三周时间而已。
就算在蒸汽轮船时代,耗时也就一个月多点。
这一刻,他深刻的体会到科技就是一切发展的动力。
如果控制了苏伊士地峡,在开凿运河的同时,或许还得募集一批十五世纪的研究者,用来开发出蒸汽机和无线电设备。
前世是理科生的他,还有着一些机械和电学方面的知识记忆。
随即,他在脑中回忆着。
前世记忆中碎片化的知识,在整理中。
随后,为了保存自己整理出的记忆,他大声道:“停,拿纸笔来。”
商队立即停下,牛旺德从后面骆驼中取出毛笔和纸。
“陛下,纸笔来了,老奴为你磨墨。”
大家都不做声看着,好奇陛下这是在干嘛,难道看着沙漠景色,忍不住赋诗一首吗?
墨汁磨好,朱文奎提笔在纸上书写。
【蒸汽机秘法】
【蒸汽机之密,实为将蒸汽之热能,化为机械之力也。兹将其运作之微妙,略陈梗概如下:】
【理:蒸汽机者,乃热能转化为机械功之热机也。借煤炭之火,燃而生热,以此热量,加热水体,使之沸腾化为蒸汽。蒸汽于机内膨胀,遂推活塞或涡轮旋转,机械之力由此而生。】
【蒸汽机常配锅炉,以加热清水,使之汽化。锅中之水,受热至沸点,化为蒸汽升腾。】
【所生蒸汽,导入气缸或涡轮之中。气缸内,蒸汽膨胀,推活塞前后往来;涡轮中,蒸汽膨胀,驱涡轮旋转不息。】
【活塞之行,或涡轮之转,经连杆、曲轴等机件,传递至机之输出轴,机械之力乃生。】
【做功既毕,蒸汽需自气缸或涡轮中排出。有蒸汽机,蒸汽冷凝为水,复用之;有则直排于外。】
【此物,需锅炉,气缸,活塞,飞轮,阀门,以合理结构组装而成,才能正常做功。】
写到这里,算是弄出了明朝版本的蒸汽机原理。
但设计图和零部件结构图,在他脑中还有些模糊,需要找人一步步验证后,才能实现。
随即,他将这份墨迹刚干的资料交给牛旺德。
“此物干系巨大,你一定要好生保管。”
牛旺德身体一震,心声出现:“陛下不计前嫌,给我重任,我牛旺德终于有机会翻身了。”
他噗通跪地表示忠诚:“陛下,老奴一定将此物当做性命一样保管。”
随即,他找来木匣,小心将纸张放入其中,用布皮包好,随身背着。
这时,马文焕忍不住问道:“陛下,你那是什么?”
“天授秘法,未到时候,不可外传。”朱文奎故作郑重回道。
既然是天授秘法,那就不能问了,臣子们就算再好奇,也不敢再提及。
随即,朱文奎登上骆驼座驾,队伍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