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回家卖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烤番薯

正逢村小放学,老师们便顺势在校门口发起学习用品。

“哇,奥特曼!我好喜欢。”小豆丁拿着手上的圆珠笔惊喜不已。

“是蒙娜贝儿!这个好贵的!”小Y头拿着笔记本惊呼。

“还有喜羊羊!”

“谢谢校长,谢谢老师!”小学生们排着队,双手领走自己的学习用具,奶呼呼地道谢。

被萌萌的团子们围着,老校长脸上咧开大大的笑容,好似一朵盛放的菊花,但随即又皱起眉头,好似苦恼着什么。

“哎,今年9月份,村里的小学就要撤了,孩子们以后要到镇上去上学了。”旁边的老师叹了一声,“我们也得分配到不同的学校教书,以后怕是难见了。”

谈到小学撤村并镇的通知,老校长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道。

“那么长的山路,孩子怎么走?”学生家长担忧地问,洪钟般明朗的嗓子突然闷闷的。常年劳作弯曲的背似乎又向土地接近了一寸。

老校长舒展开眉头,强作乐观地安抚家长:“村委会正讨论着呢,总会有办法的。现在的社会,总不会让娃娃没书读啊。”

“希望如此吧。”家长不抱希望地叹了口气,手中夹着烟卷就想点燃吸一口,但又迫于老校长的威名,悻悻放下火机,重新把烟卷塞回兜里。

见此,老校长哈哈大笑,拍拍家长的肩膀,表示赞赏,又回顾了一回他上学时偷学大人抽烟被揍的糗事。

家长尴尬极了:“校长,孩子还在呢,给我留点面子。”

老校长又拍拍马秋霜的头,提起她在村小的黑历史:“还记得不?你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开心地回去跟你阿妈炫耀,说自己得了年级第3名,得了一颗糖。你阿妈一到学校打听,你们年级一共只有3个学生,当晚给了你一顿竹鞭炒肉。”

又来了!马秋霜尴尬地笑了几声:“呵呵呵,有这回事吗?您的记忆力真好!”

“不只我记得呦,你家住的高,那天晚上你鬼哭狼嚎的,全村都听见啦!”

周围的村民齐声大笑,又说起其他人八卦来,村里沾亲带故的,每个人的糗事都能作为聊天话题,气氛一时间重新松快起来。

雁化岭小学曾经也是辉煌过的,但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把孩子也带走了。

村里小学的孩子就越来越少,如今一个年级往往只有小猫三两只,老师不得不采取并班包班制教学:两个年级的学生处在一个教室上课,老师教完一年级的语文课,安排课堂作业后,接着给二年级上数学课。就这样,一个老师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教英语,而体音美等课程或无人可教,或无人善教;老校长年纪比较大,带着两三个老师,10余个学生,生源几乎枯竭。

一些经济条件好家长期盼优质教育,宁肯带着孩子打工,每年交上万元借读费,让孩子到民办学校上学,也不在家门口的村小入学。

为了避免恶性循环,今年,县里要求实施农村教育改革,撤点并校优化布局,让孩子们到镇上的小学上课,提升村小岌岌可危的教育水平。

可是,孩子们的交通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总不能让他们走几小时的山路去学校吧?那多危险啊!

老校长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哎,头疼!

“起床啦!干活啦!”天刚露出一抹白,乐小曼便催着女儿起身。

“阿妈,现在放暑假啊!鱼都卖完了,让我睡多一会儿行不行?”好不容易放假,马秋霜不想浪费赖床的时机。

“不早啦,太阳都晒屁股了。今天要割禾啊,大家都要下地去!”乐小曼可不惯着女儿的臭毛病,不客气地把被子掀起。

诶,人呢?

皱巴巴的被子里,鼓囊囊的,只露出一条小短腿随着乐小曼的动作抖动。

乐小曼用力一抖,被子里的人“吧唧”一声狠狠贴到床上。

被甩出被窝,马秋霜晕乎乎摇摇头,再被清早的冷风一激,醒了。

“阿妈~~~”马秋霜揪揪衣角,扭扭身子,撒娇。

“少废话,赶紧起来干活!”阿妈铁手无情,放下狠话。

无奈,马秋霜只好起身,就着门口的井水刷牙洗脸。

好冷!甘冽的井水冷冰冰的,马秋霜冷得打了个寒颤。

“嘎嘎嘎!”土鸭摇摇摆摆地走过,嘎嘎叫着,好像在嘲笑小主人。

“该!不知道到厨房提热水。”乐小曼嘟囔着,把番薯埋进灶膛熄了火的炭堆里,然后从锅里舀热水灌满暖水壶。

温润的炉火慢慢地烤着怀里的番薯,渐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马秋霜从灰烬里扒出红薯,剥开乌黑的焦皮,露出黄澄澄的瓤儿,顿时,甜蜜的香味更浓了。放嘴里咬一口,软酥酥、甜丝丝的,那个香,就甭提了。剥过红薯的手上粘满了黑乎乎的炭灰,稍不注意,就会弄到脸上、鼻子上。

这时,乐小曼扭过头笑着,然后快速捏一下女儿的小鼻子,半斥半嗔地道一句:“小馋猫!”

受惠于灶膛里的烤红薯的,马秋霜活力满满下田干活,乐小曼则继续在家做鱼干。

6月的雁化岭,举目望去山连着山,竹木葱郁连成一片,偶尔一阵风吹过,竹林便弯弯身子荡漾起阵阵波涛,伴着竹叶树叶的沙沙作响,恰如绿色的海洋,让人心旷神怡。

早晨的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照在山谷中,也照在田间稻田农忙的村民身上,村子便镀上了一层金光,那是收获的颜色。

俗话说“黄金六月天,农事要抢先”,岭南的水稻同莘莘学子一样,也迎来自己的收获季,各村的劳动力此时都在抢收抢种,在颗粒收仓后,勤快些的农民要尽早整好田地,准备起秧、栽秧……尽可能再种一茬晚稻。

而粮食卖不上价,马秋霜家和部分农民也就只种一季稻,满足自家的口粮而已。收完稻谷就让稻茬留在地里继续长,嫩叶喂鸭,抽穗喂牛。

所以,回家的学生仔们还没来得及体验假期的快乐,就已经卷起裤管下田劳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