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异能致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金属商机

第五章:金属商机

1946年的香港,刘振邦在工厂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然而,即便在这般艰辛的环境中,他也始终未曾放松对金属市场动态的密切关注。凭借着自身对金属那超乎寻常的敏锐感知,以及对纷繁复杂的市场信息的细致入微的分析,他逐渐清晰且深刻地察觉到了其中潜藏的巨大商机。

当他经过反复思考和权衡,确认这些商机足以彻底改变自己当下困窘的命运时,刘振邦毫不犹豫地、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厂那繁重不堪且报酬微薄得可怜的工作,满怀热情与决心地全身心投入到充满无限挑战和希望的金属生意之中。

为了能够更专注、更高效地开展自己的业务,他果断地离开了原来那间位于九龙深水埗、狭小简陋且条件恶劣到极点的出租屋,开始精心细致地重新寻找一个更契合自己未来发展规划的新住处。最终,他在香港岛的西环一个不太起眼的街边小巷里,租到了一间屋子。虽说屋子的面积不大,但采光还算比较理想,而且周围的环境相对较为安静,租金也恰好处于他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安顿好新的住处后,刘振邦迫不及待地开始充分施展自己独特的金属掌控异能。他的这种异能在金属感知方面表现得极为出色,能够在半径达到 50米的广阔范围内,清晰无误地察觉到金属的存在。哪怕是那些金属物体被深深地掩埋在层层垃圾之下,或者隐藏在极为复杂的环境之中,他也能够通过这神奇的异能准确地感知到其精确位置、具体成分以及大致的价值。

在垃圾场这个看似肮脏混乱的地方,他的异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刘振邦能够轻而易举地感知到深埋在垃圾底部的各种金属。他在垃圾场的辛勤收获中,铜的数量大约有 50公斤,在当时那个时期,铜的市场价格约为每公斤 10港元,这部分铜的总价值就达到了 500港元。要知道,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经济动荡的年代,500港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维持数月的生计。铁的重量约为 150公斤,鉴于当时每公斤铁的价格是 2港元,所以这部分铁的价值为 300港元。铝的收获量约 30公斤,由于每公斤铝的价格是 5港元,其价值共计 150港元。

填埋区更是被他视为不可多得的“宝藏之地”。尽管那里的环境恶劣到让人难以忍受,地面泥泞不堪,空气中弥漫着刺鼻难闻的气味,但刘振邦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的退缩与犹豫。凭借着神奇的异能,他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地下隐藏的大型金属物体,比如那些废弃的机器部件和被填埋的金属管道。他曾经不辞辛劳地挖出过一段长达数米的厚重钢管,其重量超过了 200公斤,按照当时每公斤 3港元的价格来计算,其价值大约在 600港元左右。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铁块,重量约 80公斤,按照每公斤 2港元的价格估算,价值约 160港元。

在维多利亚港边的退潮滩涂上,刘振邦也常常能够有所斩获。他那独特的异能使他能够操控金属物体自动向他靠拢,这极大地提高了他的收集效率。有时候,他能捡到被海水侵蚀得锈迹斑斑的金属零件,或者从沉船残骸的附近找到一些极具价值的金属制品,比如铜质的船锚,重量约 20公斤,按照当时每公斤 10港元的价格计算,价值 200港元。铁质的船板约 100公斤,以每公斤 2港元的价格估算,价值 200港元。

在城市的废墟之中,刘振邦的异能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能够感知到废墟深处那些珍贵的金属部件,例如钢梁中的优质钢材,重量约 300公斤,当时每公斤钢材的价格是 4港元,其价值高达 1200港元。还有机器内部的精密金属零件,其中包含少量的金银,金的重量约 10克,当时每克金的价值是 50港元,总计 500港元,银的重量约 50克,每克银价值 2港元,共计 100港元。

刘振邦不仅能够凭借异能精准地感知和收集各类金属,还具备将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废旧金属块重塑成市场需求较大的条状或片状的能力,这一神奇的技能大大提高了这些金属的出售价格。而且,他还能强化金属的性能,把原本脆弱易折的铁丝转化成坚韧无比的钢丝,把普通的铁块打造成硬度更高的合金块。

就这样,刘振邦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和异能的独特优势,日积月累,收集到了数量颇为可观的金属。这些金属的种类繁多,涵盖了铜、铁、铝、金、银等多个品种,总重量竟然达到了约 1吨之多。经过一番仔细的估算,这些金属的总价值令人惊喜地高达 3610港元,毫无疑问,这为他的金属生意积累了极为宝贵且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这个充满艰辛与挑战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垃圾场,他常常会遭遇其他拾荒者的恶意争抢和无理排挤。那些人为了一点利益,常常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对刘振邦恶语相向、拳脚相加。

“这明明是我先发现的!”刘振邦据理力争,眼中闪烁着坚定不移的光芒。

“哼,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对方蛮横无理地回应,脸上露出贪婪无比的神情。

但刘振邦从来不曾有过丝毫的畏惧,总是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自己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在填埋区,他也曾有过不小心陷入深深泥潭的惊险经历,身体不断地下沉,情况危急到了极点。

“救命啊!”刘振邦惊恐万分地大声呼救,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幸好,路过的好心人听到了他那绝望的呼喊,急忙伸出援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从那危险的泥潭中成功拉了出来。

但这些接踵而至的重重困难,都没有丝毫能够阻挡刘振邦勇往直前的坚定脚步。他始终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和无数变数的金属领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