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校园探索
####**1.地图上的空白**
晨雾未散,苏清扬站在布告栏前,指尖抚过手绘校园地图的折痕。这是书法社学姐送的见面礼,牛皮纸上墨迹遒劲,却在西北角留了片空白,旁边小楷标注:“待探险区域“。他抬头望向薄雾中的钟楼,檐角风铃在秋风中叮咚作响。
“同学,要买二手教材吗?“清脆女声打断思绪。扎着丸子头的女生从三轮车后探出头,车前挂着“毕业清仓“的硬纸板。苏清扬慌忙摆手,却在转身时撞翻一摞旧书。泛黄的《追忆似水年华》扉页飘落,露出铅笔写的诗句:“你来了,花就开了。“
“你也喜欢普鲁斯特?“女生蹲下来帮他捡书,腕间银镯叮当相撞。苏清扬注意到她帆布鞋上画着水墨兰花,突然想起爷爷书房里那盆建兰。
####**2.钟楼秘语**
正午阳光刺破雾霭时,苏清扬站在了钟楼锈迹斑斑的铁门前。传说这座哥特式建筑是民国时期法国神父所建,门锁却挂着崭新的U型锁。他凑近观察锁孔,发现缝隙里卡着半张糖纸——葡萄味的。
“想进去?“带笑的声音惊得他后退半步。晨间遇见的卖书女生咬着棒棒糖,晃了晃钥匙串:“管理员阿姨是我姑妈。“随着吱呀声响,尘封六十年的光影倾泻而出,旋转楼梯的木质台阶上,1937年的刻痕依然清晰。
在顶楼齿轮间,女生突然说:“我叫林晓,文献修复专业的。“她指尖掠过铜钟裂痕,“这些伤痕是战争时期炮弹碎片造成的,但你看——“夕阳穿过残缺的钟面,在地面投下蝴蝶状光斑,“破碎处反而成了光的通道。“
####**3.镜湖倒影**
暮色中的镜湖泛着金属光泽,苏清扬抱着速写本坐在柳树下。远处天鹅船载着情侣的嬉笑划过水面,他笔尖悬在“林晓“二字上方,迟迟落不下去。直到水面漂来纸船,船身墨迹未干:“《追忆》第一卷换奶茶,成交吗?——林“
他抬头四顾,看见对岸有人挥动画笔。林晓支着写生架,颜料盒挂在柳枝上摇摇欲坠。当苏清扬捧着奶茶走近时,发现她在临摹的竟是钟楼顶的齿轮——用敦煌土红与孔雀石绿。
“修复师要会造梦。“她蘸取青金石颜料涂抹天空,“把伤痕变成星星。“
####**4.地下书库**
暴雨突降的傍晚,苏清扬在图书馆迷了路。为躲雨误入古籍区,却在密集书架间撞见跪地修书的林晓。台灯暖光下,她正用镊子将0.1毫米的桑皮纸填补进《永乐大典》残页,身旁散落着显微镜和纳米胶水。
“要试试吗?“她递来放大镜。透过镜片,苏清扬看见纸纤维如江南雨巷般交错纵横。当他颤抖的指尖碰触到乾隆年间的批注时,林晓突然说:“你身上有沉香味。“他这才想起今早替母亲熏过念珠。
雨声渐歇时,林晓送他到门口,突然往他掌心塞了枚铜钱:“光绪年的,埋在钟楼地基下的镇物。记得还我。“
####**5.艺术馆惊魂**
周末艺术馆人潮涌动,苏清扬却被角落的青铜面具吸引。展签写着:“三星堆文化仿制品“,空洞眼窝却让他想起爷爷葬礼上的纸扎童子。当解说员提到“祭祀用器“时,他忽然呼吸困难,冷汗浸透后背。
“别看眼睛。“温热手掌覆上他眼帘,林晓的声音混着淡淡药香,“这些器物承载太多凝视,看久了会陷进去。“她引他触摸展柜玻璃,冰凉触感激得他缩手。“感受温度差,“她说,“现在和三千年前隔着0.8℃。“
当晚苏清扬发起低烧,梦见自己戴着青铜面具在茶田奔跑。惊醒时月光满室,手机亮着陌生号码短信:“0.8℃的慰藉。——林“
####**6.银杏信笺**
校庆日前夕,苏清扬在宿舍收到匿名信。信封是银杏叶压制的半透明纸,火漆印图案竟是钟楼齿轮。信纸用铁盐墨水写着普鲁斯特的句子:“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眼光。“
李浩凑过来嗅了嗅:“紫罗兰墨水?绝对是个文艺妹子!“张宇推眼镜分析:“火漆熔点显示加热工具是实验室酒精灯。“
苏清扬把信纸对准阳光,隐形的茶渍渐显轮廓——正是那日钟楼里飘落的糖纸形状。
####**7.迷雾终章**
深秋清晨,苏清扬再次站到钟楼前。铜钱在掌心沁出汗渍,铁门却虚掩着。顶楼齿轮间系着褪色许愿带,最新那条墨迹淋漓:“愿苏同学看见光的裂痕。“落款画着简笔兰花。
当他俯身捡起脚边糖纸时,身后传来熟悉的笑声:“侦探游戏好玩吗?“林晓斜倚门框,颜料渍在围裙上开成蓝莲花。晨光穿过齿轮在她脸上织网,苏清扬突然读懂地图上的空白——原来所有未竟之地,都是留给相遇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