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酸枣之盟
“祁乡侯,言过了,岂敢劳众位如此相待!”刘辩脸上堆满了笑意,加快了脚步。
不得不说,其他的先不提,这养气功夫袁绍确实非常人可比。
刘辩这个时候突然不请自来,换了任何一个人处在袁绍的位置,都会心生疑虑。
更不要说,刚进门就打了手下两员大将,这和打脸有什么区别?
可是袁绍现在表现得既热情,又亲切,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为刘辩一一介绍了到场会盟的诸位诸侯。
刘辩数来数去,在场的诸侯一共十四位,除了袁绍之外,其他十三镇诸侯分别是:
第一镇:南阳太守,阳翟侯,袁术,字公路。
第二镇:冀州牧,韩馥,字文节。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
第四镇:兖州刺史,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肥之后,刘岱,字公山。
第五镇:河内太守,王匡,字公节。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
第七镇:东郡太守,桥瑁,字元伟。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
第十镇: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陈留太守张邈之弟。
第十一镇:上党太守,张扬,字稚叔。
第十二镇: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字文台。
第十三镇:代理奋武将军,曹操,字孟德。
可怜曹操这个时候连个正式的名分都没有,被袁绍封了个代理奋武将军,算是有了一个临时军事官职。
今天在场的,只有诸位诸侯,手下将领们是一个都没有到场。
刘辩见此,也示意赵云就留在帐外,自己与众人见礼完毕,一同进入中军大帐,纷纷落座。
这帐内的座位很有意思,摆成了一个弧形,看上去不分宾主,人人平等。
“燕王殿下来得真巧,我等方才正在推举盟主。”
刘岱身为汉室宗亲,自然表现得与刘辩更加亲近,坐在刘辩身边,轻声对他说道。
刘辩心中一动,难道这才是颜良和文丑一见自己就痛下杀手的原因?这是担心自己坏了袁绍的好事吗?
再联想到司马徽门前那个神秘的黑衣人,刘辩原本对袁氏并没有什么特殊想法,现在不由得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世家之中,精通易学的可不止荀氏一家,如果没记错的话,袁绍、袁术的高祖父袁安也精研《孟氏易》。
虽然袁安早已过世,但是难说袁氏有没有族人一直精研此道。
既然荀爽能够察觉到些什么,那么袁氏有没有同样的可能?
难道这盟主之位还有些什么其他的说法?
想到这里,刘辩站起身来。
“我本来准备返回封地,途中听说诸位大兴义兵,讨伐董贼,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这等大事,我身为皇帝后裔,当朝燕王,怎可不来?”
“奈何,我年幼力弱,无兵无权,只有一腔热忱,什么事也做不了。”
“诸位皆乃当世豪杰,还望速推贤能,共商大计,早日讨平董贼,还天下太平!”
言毕,刘辩坐了下来,等着看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如何表演。
正常情况下,现在这个盟主之位,不会有人跳出来和袁氏争抢。
诸侯会盟,一大半都是袁氏的故旧,粮草也主要由冀州和南阳供应。
南阳袁术就不用说了,冀州韩馥,也算是袁氏门下,这种情况下,这盟主如果不是袁氏的人,谁坐上去都得被坑死。
可是,现在明显是非正常情况,就冲着今天颜良、文丑整的这一出,刘辩就觉得应该给袁氏找点麻烦。
你们不是说得冠冕堂皇,为了汉室,为了天下吗?
刘辩是什么人?汉灵帝之子,燕王,可以说要身份有身份,要大义名分有大义名分。
甚至可以这样说,董卓行废立之事,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
现在如果刘辩站出来登高一呼,要求正本清源,不承认刘协的皇帝之位,以皇帝的身份号令天下诸侯勤王都是合理要求。
这也正是李儒急着要弄死刘辩的主要原因,这个身份就是个不定时炸弹,只要他想炸,随时都能炸!
最关键的是,刘辩现在这种情况,简直是作为傀儡来扶持的最佳人选。
雒阳袁家被董卓灭门,袁氏毫无疑问遭受了重创,在这个时候,如果袁氏扶持刘辩重新上位,那就是从龙之功。
如果袁氏的心思还是停留在臣子和世家这个层面的话,这个时候就应该顺着刘辩的暗示往下走了,反之,则就是有另外的心思了。
现场安静得令人尴尬,众人面面相觑,陷入了沉默。
“燕王殿下,方才我等已经议定,推举袁本初为盟主。”袁遗无奈,站起身来,眼下也只有他来说这句话最为合适。
“好!好啊!本初手下武将众多,谋士如云,兵强马壮,担当盟主之位最为合适。”
“那董贼,狠戾不仁,袁氏一门都被他残害,若是本初作为盟主,必能化悲愤为力量,我且在这里预祝本初马到功成!”
刘辩站起身来,高兴之色溢于言表,连连道贺。
袁绍闻听此言,脸色一变,正欲起身回话,只见韩馥突然站起身来。
“且慢,此事尚待商榷,我有一言,请诸公共鉴。”
韩馥此举,倒是令刘辩非常意外,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人竟然是他。
看样子,袁氏被灭门一事,确实影响颇大,连韩馥这种袁氏故吏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心思。
在刘辩所知的历史中,韩馥被袁绍夺了冀州之后,投靠张邈,然后在袁绍的使者到来之际,在厕所用裁纸刀自杀。
可想而知,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
韩馥是冀州牧,而袁绍只不过是渤海太守而已,按照官职大小,袁绍其实应该归韩馥节制。
可想而知,袁绍给了韩馥多少压力,现在不一样了,袁氏灭门,刘辩又横空出世,韩馥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倒也是明智之举。
如果袁绍真成了盟主,那以后韩馥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还不如借刘辩的名义反抗一下,以图脱出樊笼。
韩馥此时出声,现场众人的脸色非常精彩,神色各异。
袁绍本人倒是脸色毫无变化,袁术已经怒目圆睁,只差跳起来大声呵斥了。
“愚以为,此间有一人比本初更适合担当盟主之位,那就是燕王殿下!”韩馥既然已经站出来了,自然就不会藏着掖着。
“原因有三,众位且听听,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