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陪伴:哈佛博士岳晓东家教十八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岳博士成长经历分享

学会在失宠中成长

在《优势品格》一书中,“荣辱之间”一篇讲的是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地理老师喜欢我,数学老师不喜欢我。

地理老师喜欢我缘于一件小事。上课第一天,她问大家地球自转一圈,世界各地的日期会不会是一样的。同学们都回答说是一样的,唯有我回答说是不一样的(因为以前我家人给我讲过《十万个为什么》)。老师问我为什么不一样,我回答说这是由于在太平洋上有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老师在肯定我回答正确的同时,也向全班学生讲解了其缘由。

从此,地理老师就对我另眼相看,平时见到我,脸上总是洋溢着春风般温暖的笑容。这大大增加了我对她所教地理课的兴趣,每次上课时我都会全神贯注,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我的作业、考试成绩也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这便使我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老师脸上的春风总是温暖着我的心田,而我课上的积极表现又强化了那春风的暖意。

数学老师不喜欢我也是因为一件小事。一次,班内举行一个数学小测验,老师走到我的桌前扫视了我的答卷,提醒我说:“你有一个错误,要认真检查。”可惜,我怎么检查都没有查出那个错误。待我交卷时,老师迅速扫视了一眼我试卷中那个错误,皱着眉头说:“你这个人太自负了,难道我提醒你有错你还不肯承认吗?”

就这样,我不仅答错了题,还得罪了数学老师,真可谓“祸不单行”。可我当时确实看不出错误,并非太自负。从此,每次上数学课,我都提心吊胆,生怕她叫我起来答题。因为我知道,就是我答对了,数学老师也不会说我什么好话,如果答错了,她会没完没了地挑我的错。更可悲的是,我从此对数学课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作业、考试成绩也不像以前那么出色了。这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老师脸上的阴云总是笼罩着我,而我课上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又使那阴云挥之不去。

我就在这春风与阴云的交替中度过了那个学期。在阴云中我盼望着春风的到来,在春风中我担心着阴云的笼罩。

许多年来,我一直感谢那位地理老师,因为她给了我自信的体验;我也一直怨恨那位数学老师,因为她对我的态度不公。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不再怨恨了。因为我懂得,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成功与颂扬当中,那样容易变得飘飘然,失去对自我的清醒认识。

因此,我感谢数学老师使我体验到什么叫失宠,我需要有这种体验来防止自己因得宠于某位老师而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更重要的是,当别人喜欢我时,我会珍惜别人对我的厚爱,而不会得意忘形;当别人不喜欢我时,我会竭力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会自暴自弃。

得宠与失宠,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经常告诉我的孩子:“当别人喜欢你的时候,你要珍惜别人对你的厚爱而不要得意忘形;当别人不喜欢你的时候,你要尽力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而不要自暴自弃,这就是荣辱之间对每个人的情商训练。”

孔子曾说“六十耳顺”,就是说孔老夫子活到60岁的时候,无论别人说他好话还是歹话,他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荣辱之间的经历,让我从小就学会了耳顺功,并且一路修炼到如今。

具体地说,处于荣辱之间的经历使我有如下收获:

学会了自我接纳,不因别人说我不好就自我放弃,而是自我关爱。

学会了自我反省,不因别人说我不好就自我辩护,而要自我醒悟。

学会了自我鼓励,不因别人说我不好就自我贬低,而是自我激励。

学会了自我总结,不因别人说我不好就自我回避,而是自我反思。

处于荣辱之间还使我懂得,这位老师不喜欢我,还有其他老师喜欢我,这堂课的老师使我感觉不好,也许下堂课的老师会使我感觉很好,或者下一年级的老师会使我感觉很好。

当年在哈佛大学,我就做过个人体验,分析自我成长经历的里程碑事件,才了解到这些旧事对我个人成长的意义。总结下来,人贵在得宠的时候要学会爱别人,失宠的时候要学会爱自己。绝对爱别人,那是绝对的自卑;绝对爱自己,那是绝对的自恋。唯有相对爱自己,并同时相对爱他人,才是人生应有的健康的人格状态,也是耳顺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乔布斯所说的“历程就是回报(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