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父亲也不能缺席
父亲不仅参与了孕育孩子的过程,在孩子出生后,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过:“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
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得出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一般都比较高,在走向社会后也更容易成功。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孩子的成长,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心理品质,如坚持、责任、勇气等,均需要在父亲的鼓励和积极参与下才能培养起来。
尽管父亲带孩子的好处多多,但在现代社会中,父亲却往往成为家庭教育的局外人。这一现象一般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男人大多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必须努力挣钱,因此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二是在“男人负责挣钱,女人负责管家”思维定式下,很多妻子觉得男人在外面打拼一天,回到家后就该好好休息,不让其插手家务以及孩子的教育。长此以往,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被逐渐弱化,甚至渐渐淡出。
但随着家庭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关于父亲育儿的综艺节目应运而生,在社会上掀起了不小的父亲育儿热潮。在明星的示范下,越来越多的父亲愿意并积极加入到育儿大军中。
再好的母亲也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因为二者的教育侧重点是不同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规则教育;第二,形成性别意识。
与孩子交往时,母亲更多的是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而父亲则多是通过运动、游戏与孩子进行交流。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会从与父亲的交流中知道什么是规则,会观察父亲怎样面对挫折、化解危机,进而模仿。所以爸爸要多带孩子做户外运动,锻炼孩子的冒险精神和勇气。
我先生工作特别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孩子。2014年4月,“博冠国际父母聚乐部”举办了一场亲子户外拓展活动,要求父亲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我觉得这是一个增进父子关系的好机会,提前就和先生约好,让他那天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跟我说这次拓展活动要求孩子必须在5岁以上,因为有些项目对孩子的年龄有要求。当时我心里一沉:完了,顶顶还不到4岁,没法参加活动,只能在台下给哥哥姐姐们喊加油了。可是当我朝台上望去时,突然发现先生和顶顶竟然也站在了拓展队伍中。我走过去问先生:“怎么,你们想试试吗?”先生说:“带儿子试试吧,不行再下来。”
顶顶刚上去时腿有点儿抖,不敢迈步向前走,于是他转头看着爸爸。他爸爸坚定地告诉他:“顶顶,你行的,爸爸和你一起过去。”于是,顶顶在爸爸的鼓励和帮扶下,迈出了第一步。
顶顶与爸爸参与拓展活动
出乎我的意料,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活动中,顶顶从头至尾都没有哭一声,在他爸爸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拓展项目。当顶顶独自从缆绳上滑下来的时候,他的眼睛发亮、满脸自豪,笑得非常开心。
这次活动让先生的感触特别深,他对我说:“这个平台做得好,你们的活动也非常有意义。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真的很大。”而顶顶在参加了这次活动之后,也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了。
他俩的反馈让我庆幸,如果那天我独自带着孩子去参加活动,孩子很可能只能当观众,不可能获得如此美妙的体验。
父亲在男孩与女孩的性别化发展进程中也具有重要影响。男孩会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认识、认同自己的男性身份。对女孩来说,爸爸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会对其今后的社交能力和性格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未来其与丈夫的相处模式。我的一位女性朋友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
从小到大,我都很羡慕身边的女孩能在她们的爸爸面前撒娇,感受来自爸爸的鼓励和关爱。而我从记事起,从没有听到爸爸对我的夸赞。小时候考了满分去跟爸爸报喜,他只会淡淡地说:“考了一次满分有什么稀奇?”有一次我画了一幅自己很满意的画,他看后只是以大人的视角评价说:“这么丑,有什么好看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尝试着用语言和行动去讨好爸爸,希望他可以对我笑笑,可以主动跟我说说话,可是得来的,永远是他板着的面孔、冰冷的话语……
上了高中以后,我已经不再有信心与父亲建立我所希望的父女关系,但出于孝顺,即使他对我冷言冷语,我也不会顶撞他,只是默默承受。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在与丈夫相处的过程中,我总是试图让丈夫能同时扮演父亲的角色,希望他能给予我父亲般的关爱。我知道这对于与我同龄的丈夫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这份期望在不断地折磨我,使我变得日益自卑、悲观。
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渐渐成熟的我明白自己不能再沉浸在小时候的伤害中无法自拔。但真正走出这一阴影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一个自信的自己。
虽然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意味着父亲必须牺牲事业做全职奶爸,只要父亲能在工作之余抽出一段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做做游戏,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也是在参与家庭教育。
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但要有“量”(时间、机会),更要注重“质”(能促进与孩子更深层次的感情,积累快乐的回忆)。为此父亲应该刻意安排时间,精心设计如何与孩子一起度过,让父子(女)间的“储爱槽”充盈起来。
我记得有一次和汉王集团的徐总聚会,他还带来了他的太太和两个特别可爱的孩子。徐总说:“我们家分工很明确,太太主要带孩子,我主要忙事业,但是我觉得最快乐、最放松的时候是和孩子在一起。虽然我的工作很忙,但每次孩子有特别的活动,或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我都会提前安排好时间陪孩子。”在整个聚会过程中,我观察到两个孩子跟爸爸一直很亲密。由此我认为,男人既可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也能成为优秀的父亲。
这次聚会后,徐总还特地邀请我去汉王集团给他们的员工做了一场家庭文化普及讲座。讲座结束后,我又与员工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他们告诉我,由于平时要上班,周末又要忙于处理家庭事务,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没有时间和机会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因此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困惑。所以他们一致认为公司组织的这次讲座是送给他们的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福利,并希望公司今后能定期举办这样的家庭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