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语态,让别人感受你的真心
当你被赞美的时候,你会有一种被接受、被认可、被喜欢的感觉,让你感到动力十足,而且充满了幸福感。这是赞美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高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能否获得赞美,在现今社会几乎已经成了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尺,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在赞美声中实现自我价值。
赞美满足了一个人被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展现了沟通者的喜爱,是一种亲和力的表现。这种亲和力也是真诚的体现,代表了你的真心实意和坦诚相待是获得他人信任的根本所在。当一个人感受到你赞美中的真诚时,也必然会感受到你的亲和力,对你产生好感。人们都喜欢跟自己有好感的人打交道,所以真诚的赞美更容易让他人答应你所提出的要求。
而我们该如何恰当地表达赞美呢?秘诀就是真诚。
关于真诚,我们先来谈一谈情绪的产生。如果问大家人类有几个脑这样的问题,可能大部人的答案都是左脑和右脑或者大脑和小脑。从生物学上来说,这种分类基本是正确的。但如果按照大脑的功能来划分,人脑可以分为三个脑。这三个脑分别是爬行类动物的脑、人类的大脑和哺乳类动物的脑。爬行类动物的脑负责最基本的神经刺激反应;人类的大脑负责语言系统,也负责说谎和掩盖真相;而哺乳类动物的脑则负责情绪感受和用身体说真话。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在和你侃侃而谈的时候,脚没有朝向你,反而转向了门口或者走廊的另外一边,那这个人就是在用人类的大脑应酬你,但他哺乳类动物的脑用身体语言说了真话。一个人的嘴巴可以说违心的话,身体却可以很实诚,只要足够细心,一般人都能从肢体语言中体会到对方真诚与否。
只有真心实意地赞美,才能让一个人放下对你的心理防御,进而接受你、信任你,而信任,才是对他人影响力的真正开始。
叶文的职场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真诚赞美沟通的效果。
案例
叶文就职于一家贸易公司,年纪轻轻就做到了经理的职位。许多新来的同事不明白为什么叶文那么年轻就当上了经理,公司里的老同事就告诉新人,叶经理升职那么快不仅因为业务能力突出,而且她有一个特殊的优点,那就是懂得赞美别人。
叶文在工作中非常善于发现同事的优点,并给予赞美,这让叶文与同事的关系十分和谐,同事感受到了叶文的真诚,在工作上也十分配合,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很快,叶文凭借优秀的业绩升上了经理的职位。
赞美上司——把握分寸,不刻意奉承
销售旺季时,公司的任务非常繁重,主管销售业务的副总也陪着销售部加了几天班。这天,副总把叶文叫到办公室,交给她一份表格说:“现在是销售旺季,我们销售部的同事都挺辛苦的。之前的表格不是很合理,我稍微完善了一下,让销售员统计的时候方便一些。”
叶文拿过表格看了看,笑着对副总说:“您不愧是公司的金牌销售啊,业务能力就是强,一下就能看出我们的问题,我还是要跟您多多学习。”
副总谦虚地摆摆手,笑着说:“我也是经验之谈,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叶文赶忙道谢,拿着表格出了门。
赞美同事——把握人性,用赞美强化积极行为
还有一次,叶文一连接到了好几个下属的投诉,都是关于下属张媛的。张媛是公司里的老员工,因为能力一般,一直在基层的售后岗位上。但是张媛仗着自己资历老,跟同事配合一直都不太积极。叶文就这个问题跟张媛谈过几次话,效果都不太理想,因为张媛对叶文年纪轻轻就坐上经理位子这件事一直都不服气,对她的工作也一直不太认可。
这天因为张媛没有及时跟进售后工作,导致一名销售员丢了一个大单子。叶文便把张媛叫到自己办公室来说明情况。张媛一进办公室就开始为自己辩解,虽然是自己犯了错,但表情看起来很不耐烦。
叶文知道售后的工作并不轻松,经常会碰到无理取闹的客户,售后人员心情不好也可以理解。因此,叶文并没有打断张媛的抱怨,而是静静听她把话说完。
张媛本以为叶文叫自己过来是为了批评自己,打算先发制人,没想到叶文听她抱怨并没有露出不高兴的样子。看叶文这个态度,张媛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难得一次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叶文没有提张媛的错误,只是笑着跟她说:“工作中谁都会出错,大家都可以理解。您是公司的老员工了,工作一直很认真,售后经验也丰富,您看哪天有时间,可不可以请您给新来的员工做个培训呢?”
张媛有些受宠若惊:“我都可以,您觉得哪天合适,我听您的安排。”
两人确定了培训的时间,张媛便走了。
之后张媛很认真地完成了培训工作,对叶文分派的其他工作也都能积极完成,没再出现过不配合的情况。
赞美客户——留意细节,陈述事实
叶文不仅经常赞美同事,对客户也从不吝惜自己的赞美。有一次,一位客户因为公司尾款支付不及时,到公司里要说法。叶文负责接待了这位客户,并在她抱怨的时候,全程面带微笑,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愉快的样子。客户见叶文态度诚恳,也愿意解决问题,便不再咄咄逼人。
叶文将客户送到门口时,忽然对客户说:“您的发质真好,我也很希望有您这种头发。”
客户有点惊讶,不好意思地说:“嘿,上了年纪了,不如以前那么好看了。”
叶文笑着说:“您太谦虚了,您的发质比很多人都好呢。”
客户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忽然小声说:“倒是好多人称赞过我的头发呢。”说完客户就打开门,走了出去,走廊里还传来了她哼歌的声音。
叶文就是这样用赞美沟通术一直和身边的人保持着和谐的人际关系。
案例解析
叶文的三次赞美都用了哪些技巧,都有怎样的作用呢?
叶文的第一次赞美是赞美上司的,所以要把握好分寸,展现的是不刻意奉承。
管理者并不喜欢阿谀奉承的下属,他们希望员工能够真心对待他们,而不仅仅是溜须拍马。所以叶文在赞美副总时,首先肯定了副总的能力,表达了她对副总的认可和支持,同时还表示愿意向副总学习,让自己的赞美变得更加真诚。这样的赞美就成了下属与管理者之间搞好关系的“润滑剂”。
叶文的第二次赞美是面向同事的,要看准人性,用赞美强化积极行为。
如果叶文当时把张媛狠狠批评一顿,只会让张媛的逆反心理加重,她不仅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把怨愤一股脑转移到投诉她的同事身上,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更加不配合。因为不是从心里自愿对这次批评“买账”,张媛可能会在工作中出现更大的过错,而遭受到更重的惩罚,恶性循环的怪圈也会就此形成。
叶文没有揪着张媛的错误不放,而是摸到了人性中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的特点,通过强调张媛有可能展现的积极行为对其进行赞美。她选择赞美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她利用了沟通中的亲和力消弭了张媛的抵抗情绪,让两人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促使张媛选择满足她期待的行为。所以,张媛自动承认了错误,并痛下改过的决心。
叶文第三次是赞美了客户,这次赞美只是陈述事实,但她留意到了一个细节。赞美一个人,越是能说出细节,越是会让人感受到接地气,不会给人浮夸的感觉。叶文赞美客户发质好,这是客户真实存在的优点,那种细节中所传递的真诚感讲到了客户的心坎里,最终让客户满意而归。
无论在企业里面对员工、在学校里面对学生,还是在家庭里面对孩子,我们都要善用赞美沟通术。因为惩罚很可能会造成一种消极的情绪氛围,而这种不好的情绪效应会“回报”到团体或者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形成越来越不好的恶性循环。所以,大部分情形下,赞美比惩罚更能起到改善的作用。
那么在使用赞美术时,如何让别人感受你的真心呢?这里有真诚赞美的八个小技巧,供大家参考。
1.借用具体事件,直接说出对方的优点
在赞美一个人的过程中,要赞美他最真实的地方,事件越具体,细节越详尽越好,因为越详尽越能体现真诚。赞美的语调不需要太浮夸,用朴素的语言直接说出对方的优点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一点,赞美别人时,重点要赞美对方这个人,而不是对方用的什么物品。比如,赞美女朋友买的衣服好看,可以说“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特别好看”。
2.抓住重点,说明因为对方的优点产生的效果
赞美一个人时,要把重点集中在对方的优点产生的效果上面。因为对方的优点产生了好的效果,所以你的赞美是真实可靠的,是有事实依据的。比如,职场上赞美上司就可以说“您的表达能力真强,几句话就让大家抓住工作重点了”。这就是用真实的依据支撑了自己的赞美。
3.陈述事实,分析对方优点产生的原因
分析一个人优点产生的原因,首先就要肯定他的付出,没有付出他也不会有这个优点。从对方优点产生的原因入手,是一种真心实意的表达,说明你确实充分了解了对方的优点,并不是虚伪的奉承。这种表达也表现了你对赞美对象的支持、理解和认同。
4.扩充你的赞美词库,让赞美的语言富有创意
赞美要有创意,最好是在意想不到之处,给人带来一些惊喜。比如,当你想要称赞对方的衣着时,除了“好看”之外,还可以赞美对方的衣着有品位、有气质、很时髦等。这样丰富而又细腻的语言,将会是赞美的一个加分项。
5.把握分寸,解释对方优点对你的影响
赞美要把握分寸,不能给人一种刻意的奉承之感。比如,你想赞美别人的衣着有品位,可以说他的审美给了你启发,让你的审美水平也提高了。不过,使用这种赞美方式要把握好分寸,要是让对方觉得你在阿谀奉承,就不好了。
6.公开表达对赞美对象的欣赏和羡慕
赞美时,一定要表达对赞美对象的欣赏和羡慕,让别人在潜意识里感受到你诚意。这种赞美表达了“我很喜欢你,我很接纳你”的状态,别人会相信你的赞美是可信的、真实的。
7.找到对方在意的优点,进行重点赞美
要看准对方的优点,进行重点赞美。不能明知是对方的缺陷反而加以赞美,那就变成了讽刺。比如一个人的身高只有一米五,你就不能赞美他说:“您的身材非常高挑。”
8.开启优势发现模式,关闭缺陷搜索模式
赞美就是要夸奖对方的优点,忽略对方的缺点。比如,当一个人的身材比较丰满时,就不要关注对方的身材了,而是把重点放在对方的着装上,可以说对方的衣服裁剪方式很特别,穿在身上,会显得身材非常挺拔等。
沟通小贴士
使用赞美术时,如何让别人感受你的真心呢?
1.借用具体事件,直接说出对方的优点。
2.抓住重点,说明因为对方的优点产生的效果。
3.陈述事实,分析对方优点产生的原因。
4.扩充你的赞美词库,让赞美的语言富有创意。
5.把握分寸,解释对方优点对你的影响。
6.公开表达对赞美对象的欣赏和羡慕。
7.找到对方在意的优点,进行重点赞美。
8.开启优势发现模式,关闭缺陷搜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