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1/53176331/b_53176331.jpg)
第19章 用人之术各不同(一)
姬信刚离开镐京,姬兰与姒黑就到了镐京请罪。姬发听完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人讲完详细战情,并没有立刻下决断,而是命人将两人先关起来。
到了傍晚时分,忙完自己差事的姬旦求见姬发。被领进宫中,就见姬发正背着手,沉默地看着逐渐沉落的太阳。
姬旦上前问道:“王兄在担心何事?”
姬发转过身,脸上神色都是不甘,“旦,竟然无人能胜商国骑兵吗?”
姬旦倒是想起了姬信,却根本不提,只是答道:“王兄,臣以为大周不缺马。只需再过数月,商军骑兵便不能如此放肆。”
姬发也是同样的想法。商国是千乘之国,周国马匹更多,战车实力更在商国之上。即便商军骑兵厉害,周国完全可以用数量来抵消商国骑兵的优势。
姬旦见王兄态度依旧坚定,虽然还是有些不安,却不提骑兵之事,而是说出了此行的目的,“王兄,有诸侯遣使询问封神之事。”
姬发不屑地笑了笑,答道:“太师!女推其往言,以揆其来行;听其来言,以省往行;观其阳,以考其阴;察其内,以揆其外。是隐节者可知,伪饰无情者可辨,质诚居善者可得,忠惠守义者可见也。”
姬旦听到这话,当即心中一凛。便知道了自己已经不用多说什么了。
这话先王姬昌与太师姜子牙在识人用人方法的讨论。姬昌认为,考察人,要推想他以前说过的话,来猜测他未来的作为;听他讲未来的话,以检查他以前的作为;观察他明显的一面,以考查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研究他内在用心,以忖度他外在的行为。因此,隐藏自己行为的,就可知道了;虚伪夸饰而没有真实的人,便可以分辨出了;朴质诚信而笃守善道的人,就可以得到了;忠爱仁惠而守正义的人,也可以遇到了。
姬旦用这个思考姬信,就发觉自己或许是太过于注重姬信的变化。如果不看姬信的变化,只是根据这套方法分析姬信。得出的结果可就非常有趣。
姬信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只在忠于大周,忠于周王姬发上,才算得上前后一致。
除了这点之外,姬信前后相差极大,在言语和行动上更是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姬信在故意隐瞒自己的行为,压制虚伪夸饰的内心,而努力表现出朴质诚信而笃守善道的做法。
与这些本质性的问题相比,姬信说的鬼神之事,反倒可以先放到一边去。
在改变对姬信的评价之前,姬信不能重用。
姬发此时也稍微考虑了一下姬庶弟信。牧野之战已经过去半年,姬发早就坚信姬信的忠诚。基于姬信的忠诚,以及姬信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对商国骑兵熟悉,姬发才对姬信委以训练骑兵的重任。
虽然姬信的确有改变,但是还远不足以打动姬发,让姬发任用姬信为将。
至于封神之说,姬发考虑的是如何避免以后出现相同的事情。姬信的忠诚值得相信,但是其他人可就未必。如果姬发接受了封神的说法,以后又会出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说法呢?
想到这里,姬发问姬旦,“尚父如何看骑兵?”
姬旦连忙答道:“此次将姬兰送回,尚父并未提过骑兵。当是由大王决定。”
姬发摇摇头,并不认同姬旦的看法。不过姬发也没有再提此事,他命道:“明日,汝为姬兰请罪。”
“大王要再用姬兰?”姬旦心中很是欢喜。姬兰本就是周国著名的骑兵将领,为人有勇有谋。姬旦是仔细询问完姬兰与姒黑如何战败后,才赶来见姬发。姬旦自己也想继续任用姬兰,却没想到姬发这么快就已经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吾欲命信练骑兵三千。”姬发终于下了决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姬旦稍一思索,便答道:“臣以为,信可用。”
姬发却没有说什么。看了一眼黯淡的晚霞,转身走回到宫内。宫内刚刚掌灯,就见王后邑姜正逗着姬信的两个闺女玩,这是要哄她们去睡觉了。
灯光下,两个小丫头看着干干净净,比刚来的时候要漂亮多了。
姬发回想刚看到两个小丫头的时候。那时候也不能说姬信对他闺女们不上心,不过一个单身青年男子带女娃,把女娃们带出了年轻男性心中女娃的样子,在姬发看来不免有些违和感。不过姬信这种年轻男性带女娃,娃能健康地活着,也已经不易。
跟着有孩子的成年女性长辈生活了这几个月,俩小丫头终于恢复到正常女娃该有的模样,姬发觉得很是不错。
王后邑姜见姬发过来,就让女仆带两个娃去睡,自己坐到下位,问道:“大王可有心事?”
“吾忽然想起了封神之说。”姬发叹道。
邑姜知道姬信说过封神之事,而且最近一段时间,不少镐京的贵人对此事好奇,周国贵人以及其他诸侯也都对封神的细节很好奇。派人打听过此事。
见姬发说起此事,邑姜苦笑道:“大王,诸侯轻佻,有人言,封神有封神简。臣妾甚是不解,此事即便为真,上封神简者必死于战事。诸侯为何不惧?”
姬发只是叹息一声,不愿意讨论这个问题。
在孟津,三花娘娘子秀的大帐内,子秀正津津有味地听着面前投降的诸侯向她讲述“封神简”的事情。
只是这诸侯自己知道的并不多,大多是听来的零散传言。所以子秀没听太久,这诸侯已经开始胡言乱语了。
子秀看出没什么新东西,便让人把这个投降的诸侯带下去。她拿起毛笔,在烛光照耀下在竹简上写了起来。她运笔如风,一手简体字写得极为隽秀,“大道有变,神位空缺。上帝见商周气运转移,又有鬼神与三花娘娘神交,知此两事必有相关,遂立封神简。凡以忠勇死于商周之战者,皆上封神榜,封天庭正神。”
写完,子秀让人将这几条竹简烤了。
竹简随着炙烤,发出轻微的滋滋声,渗出些许汁水。看着这个步骤,子秀忍不住轻声念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原本子秀不知道这么处理后,不仅可以解决竹简的腐朽、虫蛀问题,还能让字迹变得清晰持久。
烤竹简的方法,是在40年前与陈媛媛神交之初,子秀向陈媛媛解读了一整个龟甲上数十文字,才换到的知识。
至于这首诗,则是子秀后来猜出了陈媛媛的小算盘,用一字换一句的交换得来。
哪怕是到了现在,子秀都没有对这两笔交易后悔过。理了理自己花白的头发,子秀在心中问道:“陈媛媛,若真有封神简,吾死后会名留青史吗?”
“青史”这个词,也是子秀用一个甲骨文的字换来。
意识深处的陈媛媛依旧一言不发,子秀也没有多问,转头看向了身后的沙盘。
陈媛媛真的是一个宝藏,她为了在孟津北岸救出那个未来青年,拼死一搏。那青年的确得救了,但是子秀也得到了更多控制权,甚至获得了陈媛媛的绘画能力。
未来的绘画技法让子秀叹为观止。那不仅仅是一种作画的手段,其中还包含了包括视觉透视,立体透视的方法。
子秀使用这样的手法,在铺满细沙的沙盘上手绘出了洛阳盆地的地图。外面脚步声响,几名将官进了大帐。看到了沙盘后先是一惊,骑兵第三旅旅长胡雷大步上前,围着沙盘边看边走。见山河婉约,仿佛被形映照在沙盘上一样,心悦诚服地赞道:“娘娘神技!”
其余几位将领也是由衷称赞。然而其中最年轻的一名小将虽然赞叹,却狐疑地问道:“此乃娘娘亲做?”
这问题令其他将领们一脸不满地看向这位小将。
子秀也没有解释,她随手拿起削尖的竹枝在沙盘空白处画出轮廓,再用毛笔描绘片刻,最后用竹枝修完。然后命道:“给孔宣一面镜子。”
小将名叫孔宣,乃是被商王子受释放的徐地首领孔桃的儿子。他看到三花娘娘子秀画出一个人面容,栩栩如生,也有些熟悉。等接过镜子照了一下自己,登时由衷佩服。三花娘娘子秀片刻间画出来的面孔,与镜子里照出的面庞一模一样,那就是孔宣自己。
“娘娘神技,臣服矣。”孔宣放下镜子叹道。
子秀只是笑了笑,就指着沙盘说道:“逆贼并未派兵援救洛地诸侯,汝等以为如何?”
三旅长胡雷答道:“当是不敢与吾军骑兵对战。”
其他几名将领也都认同胡雷的看法。然而孔宣皱眉思索片刻,便答道:“娘娘,臣以为周贼只怕是知道布阵之道已然不堪用。故不愿出战。”
胡雷跟了子秀十余年,听到此言,想了一阵才明白过来。却见子秀眼中都是欣赏之意,却问道:“阵法为何不堪用?”
孔宣答道:“娘娘,臣以为,不是阵法不堪用,而是之前的阵法不堪用。再战之时,需变化。”
这边数名将官都觉得孔宣一个小儿,何敢夸夸其谈。却听到门外脚步声响,有人笑道:“何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