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1/53176331/b_53176331.jpg)
第12章 姬信王宫言天机(三)
“尚父早知姬信得鬼神相助?”姬旦低声询问身边的姜子牙。
“是。”姜子牙没有隐瞒。40年前,姜子牙在殷都的时候,见过三花娘娘子秀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若说姬信没有鬼神相助,姜子牙反倒不信。
姬旦点点头,却没有继续问下去。对于姬信所转述的鬼神所言,姬旦顶多信了一小半。但姬旦并不准备驳斥这些话,因为姬信所言,全都对伐商有巨大好处。更是完全符合了姬旦的理念。
以姬信以前所展现的才干,无论如何都编不出这样的话。一定要比较的话,两个月前的姬信不过是山坡上随处可见的荆棘,但两个月后的现在,姬信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模样。
除了鬼神相助这个理由,姬旦完全想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释。
姬发已经决定接受姬信的解释,便开口问道:“若有人还想问姬信,便速问。若无人要问,便商议应对商国进袭之事。”
周国诸侯们见到那些巫师们在装神弄鬼的时候,都是将自己描述成鬼神的代言人。姬信却将自己定义为鬼神的传话人,所说的都是鬼神的看法,而不是姬信自己的看法。不管事情最终结果是否与姬信所说的一样,那都是鬼神的事情,姬信既不主导任何事,也不为任何事承担责任。
在周国,对于鬼神的解释权在姬发与姬旦手中,诸侯们即便态度强硬地表示“俺不信”,也无法从姬发与姬旦手中夺取到对鬼神的解释权。只要姬发与姬旦相信姬信,这件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姬丰为了打击姬发,做了充分准备。此时眼见姬信竟然用鬼神这个由头化解了这波攻势,姬丰还是不肯放弃。索性直接问道:“牧野之败,该怪谁?”
见姬丰气势已经完全弱了,姬信按照王浩然的意思再进一步,“事在人为!牧野之战,三花娘娘骑兵厉害,吾等不知。以后再战,当有应对之法。”
姬丰眼见姬信竟然将姬发的战败责任都定性为“不知”,而且姬发不知的原因并非姬发无能,而是姬发不知道三花娘娘得鬼神相助。
按照姬信这个说法,姬发的确有错,却不是大错。姬丰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气急败坏地大声呵斥道:“为何鬼神不事先告知?”
听到这话,诸侯们都觉得姬丰是真的说错了话,大多都变了脸色。
果然,姬信板起脸,大声说出了之前说的话,“叔叔。该是吾等敬鬼神,还是鬼神敬吾等?”
虽然周国的神权被王室操纵,但周王室始终坚持敬鬼神。姬丰方才气急败坏之下所说的话,明显是要鬼神为凡人服务。不管诸侯们私下如何埋怨鬼神,都不能接受这样的看法。
果然,姬旦立刻起身呵斥起姬丰来。太宰负责祭祀,在这些领域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很快就把姬丰训得狗血淋头。
姬发原本是做好做出一定让步的准备,甚至接受了在一定时间内不再主动提起伐商的让步。然而在姬信的努力下,姬发已经不用再主动做出这方面的让步。周王姬发看着局面全面改变,只觉得心怀大畅。
姬旦借题发挥,怒斥了姬丰“不敬”之后,让姬丰离开庭院,到外面反省去了。
把这个不安定因素赶出去之后,姬旦也觉得心情大好,便请姬发开始商讨接下来应对大商进攻的事情。
然而诸侯们接下来的反应还是大大超出了姬发的想象,当即有诸侯提出,“大王,三花娘娘今年56岁。既然天意在周,大周只许谨慎御敌,待三花娘娘去世,大周必胜。”
因为此战失败而不愿意再打仗的诸侯们稍微一愣,随即大声应和起来。
姬发没想到诸侯们反应如此迅捷,只能以如厕为理由,暂时中断朝会。
等姬发如厕出来,就见姬信站在外面。姬发笑道:“信,可又有鬼神教汝?”
姬信干笑道,“大王,方才信的确求教鬼神。鬼神所言,也是信所想。故想告知大王。”
姬发觉得自己的这个弟弟自从开窍后,越发乖巧了。满意地命道:“讲。”
“方才诸侯所说,是为机会主义。”姬信答道。
机会主义是新词,姬发根本理解不了。不过姬信立刻为姬发解释起来。机会主义的典型特点,是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忘记根本大计,并不顾及原则或中间的过程,只求有利的结果。
“这不就是反覆么。”姬发完全认同姬信的解释。
“大王。臣弟做事,不顾原则,不问过程,的确是反复小人。”提及自己过往中的不堪,姬信很是羞愧。
姬发的确认为姬信就是个反覆小人,所以不肯用姬信。此时听姬信所言,又见姬信发自内心的羞愧。姬发终于下了决心,“信。吾半年后需骑兵,汝以为需多少?”
“臣或许能三个月训练200骑兵。”姬信答道。
姬发见姬信所答的确很合理,便继续说道:“信,吾与汝丰地50里。汝为公子,当为公室尽心竭力!”
说完,姬发也不等姬信回答,径直向着会场而去。
会议再次开始,诸侯们又本着机会主义的态度开始拖延。姬发此次可没有再客气,他腾地站起身,拔出腰间佩剑。此时周国的青铜冶炼,只能铸造一尺多长的剑刃(25厘米)。但周王佩戴的青铜剑自然会小心打磨。姬发挥剑斩落,将面前桌案斩下一角。
周国诸侯们被惊得说不出话。姬发大声喝道:“事在人为。先王在世之时,周国尚弱。先王不得不前往朝歌朝贡,被囚禁羑里七年!今天命在周,吾等当奋勇争先!若再有人言拖延之事,当如此案!”
眼见姬发如此愤怒,诸侯回想起商军的勇猛,不得不接受下备战的命令。第二天,诸侯们还没离开镐京,就听到姬信在王宫接受了册封的消息。册封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即便诸侯不在镐京,也会专门通知他们。
即便是姬信此次受封不过50里,乃是最低一级的子爵的封地。诸侯都从周王姬发如此急切的行动中感受到了姬信的重要性。
姬信得到封地的第二天就准备举家离开镐京,前往距离镐京50里远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