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张家乐的快乐生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00/53161200/b_53161200.jpg)
第3章 我要留下来
此时的救助站里早就排起了长龙,灶台前已经是热气蒸腾,天色已经完全大亮。
地上的雪也被人给扫的干干净净,漏出下面冻得邦邦硬的土地。
张家乐匆匆去了趟厕所,赶紧拿着那个破碗,排在了队伍的末端。
刚才他试探性的朝着门口走了几步,就被在门口执勤的公安给你撵了回来。
想想也对,这么多的灾民要是不好好管理说不定会闹出来多大的乱子。
更何况这是四九城,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更是应该小心谨慎。
把这些灾民集中起来,一是能够少饿死点人,二也是为了维稳,总不能和没解放前,满大街都是衣衫褴褛的乞丐吧!
看来想要走出这个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登记,等待上面的安排。
心不在焉的喝了一口棒子面糊糊,差点没有把张家乐给噎死,看了看周围狼吞虎咽的灾民,也只能无奈的往下灌了。
艰难的咽下最后一口棒子面糊糊,张家乐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妈的,这糊糊岂止是难喝,简直颠覆了他三十来年对食物的认知,那味道根本就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在张家乐的认知里,棒子面糊糊就是玉米面糊涂。
可是等喝到嘴里才发现,尼玛的,棒子面就是整个玉米棒子磨成面,里面的玉米棒子碎渣那是真的拉嗓子啊!
这和后世他经常喝的玉米面糊涂,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这时他才真的体会到,先人的艰难,物资的贫乏。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种难喝的棒子面糊糊,貌似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整个队伍鸦雀无声,人们都是机械的跟着队伍前进。默默的领完糊糊,又静悄悄地回到窝棚那里继续窝着。
除了孩子之外,大人们在吃完早饭之后,又恢复成无所事事的状态,不动弹尽量减少消耗。
大门口时不时的有民兵送进来新的灾民,门口的公安登记过后,便放人入院,自寻住处。
院子里的右侧有两间屋子,那边是救助站的办公室,其中的一间门口排着寥寥十几个人。
不用想,那肯定就是登记造册的地方。
张家乐走过去,站在队尾。
大雪虽然停了,可是天空依然看不到太阳,被冷冽的寒风一刮,那碗棒子面糊糊带来的热量,就这么没了。
“这艹蛋的天气!”
张家乐暗暗骂了一句,又拢紧了身上有些肥大的棉袄。
身上的棉袄不是张家乐的,而是他在来的路上从死人的身上趴下来的,所以穿着有些不合身。
张家乐看着这半新的棉袄,也不能不承认,这原主还真的是个狠角色。
十六岁的年纪,从老家HN,孤身一人出来讨生活,还能顺利地到达四九城,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
说到实力,那就必须的提一提原主的身世。
原主出身在HN的下面的一个县城的小山村,可是这里却是太极拳的发源地,那里的村民基本上个个都会两手。
可惜,你就是功夫再强也抵不过大旱之年,自58年后半年起就没有下过雨,河水都干了。
再加上成立了人民公社,有了生产队,有了民兵,武艺也就成了摆设。
他老爹有三个儿子,老大张家平,老二张家安。
最小的儿子就是咱们的主人公张家乐了。
他是张老汉48岁才生的,比老大张家平整整小了二十八岁。
老大张家平成年结婚后生了三个儿子二个女儿,前两个儿子早早的跟着部队去闹了革命,大女儿后来也跟着离开了家乡。
刚解放的时候,大儿子还跟家里寄过信,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张老汉两口子鬼子投降那一年就先后的驾鹤西归了,没了爹娘的张家乐在大哥家里,其实过得并没有那么惨。
由于他的年纪太小,还没有那些侄子侄女年纪大,所以在大哥家里他就是小儿子。
老二张家安努力了一辈子也只生出来五朵金花,没有凑出来一个果子。
由于家里人口众多,又恰逢大旱,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小小年纪的张家乐不愿意再给家里增加负担,执意去大队开了介绍信,记好十年前大侄子信上的地址,揣着几个窝窝头就出了村。
十六七岁的大小伙子,龙精虎猛的年纪,又一身功夫,路上还真没受欺负。
身上这件没有补丁的棉袄,还是从路边死人的身上扒下来的。
倒霉的是刚进四九城就碰上了下雨,高烧不退,进城之后,就迷迷糊糊的被民兵给送进了救助站,要不然也不会便宜了后世的张家乐。
大概过了十分钟,张家乐走进房间。
“同志,这是我们公社开的证明。”
张家乐掏出来公社开的证明,努力摊平之后,递给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工作人员。
这年头的证明都是人写的,真正起作用的就是上面的公章。
负责登记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留着齐耳短发,看着很是精明。
工作人员看着证明上面的字,努力的辨认着。
那个时代能够认几个字都算人才了,就别指望村里的干部字能写得多好看了,重要的是那个章。
“你说你是初中毕业?”
工作人员一边登记,一边开口询问。
“对,我家里当时还算富裕,所以才去读了初中。”
这个理由也不算是编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因为家里就属他最小,再加上爹妈都没有了,所以大哥才送他去读的书,否则老感觉对不起弟弟。
只不过原主确实不是读书的料,努着劲也才读到了初中,最后还是没有考上高中。
张家乐没有说是自己读书差,而是故意给人一种是因为家里负担不起才没有再读书的错觉。
这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普遍现象。
工作人员随手拿起来一张报纸,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说道:
“读一下。”
张家乐原本还担心上面都是繁体字,自己恐怕会认不全,紧张的低头一看,顿时松了一口气。
感谢国家从56年就开始推行简笔字,否则自己这个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大学生恐怕要出洋相了。
自己好歹也上过大学,也是见过国家领导人的人(电视上看的),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读一篇小文章,那不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