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迂回南征
从蜀郡成都出发,一路向北而行,花费半月有余,诸葛瞻所属的前军踏入了武都郡的地界。
武都郡作为蜀汉政权的最北端边界,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它紧紧依靠着雄伟壮阔的秦岭山脉,宛如一道天然屏障,守护着蜀汉的疆土。
乃是蜀汉之要冲。
就在这一天,蜀军大队人马刚刚进入褒斜道不过半日时光,正在最前方奋勇开道的魏延将军突然被紧急召回。
褒斜道蜿蜒曲折,地势极为险峻,稍有不慎就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为了确保行军途中的安全无虞,整个军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一定的间距。
一万多人的庞大队伍就这样绵延不绝,长达十数里之遥。
当魏延匆匆赶到临时营帐时,发现里面仅有诸葛瞻和蒋琬二人。
还没等他开口询问,蒋琬便面色严肃地高声朝着帐外喊道:“石武,速速后退一百步外加强警戒,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靠近此处半步!”
随着一声响亮的回应——“诺!”帐外随即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由近至远逐渐消失,直至再也听不到丝毫声响。
魏延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疑惑之情。他眉头紧皱,满脸狐疑地看着蒋琬,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要搞得如此神秘兮兮?”
此时此刻,魏延内心充满了疑虑,原本轻松的神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深知,这般严密的部署必定意味着有极其重要之事即将发生。
“魏延、诸葛瞻接旨!”
接着,蒋琬便从衣袖之中,拿出了一张黄布来,缓慢的打开。
魏延、诸葛瞻两人都齐齐躬身,甲胄加身,可不行大礼。
“特加封前将军魏延为南征将军,加封诸葛瞻为军师将军,依计而行,南伐东吴,收复故土荆州。”
咏念完毕。
魏延的眼睛瞪大,难以置信道:“蒋长史,你确定没有念错?”
现在领军到了北地,你和我说,要南攻。
“将军若是不信,看看旨意便是。”
蒋琬将圣旨递到了魏延的面前,脸色带着淡淡笑意。
魏延的反应很正常。
若是一点都不觉得意外,那才不正常。
魏延抬手,猛然接过了圣旨,仔细的端看起来。
印信无错,内容也更加无误。
“陛下怎么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呢?”魏延问道,完全想不通。
要南政也不是不可以,何必多此一举。
是嫌蜀汉粮食太多了吗?
“陛下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命令,这就要问我们的军师将军诸葛思远了。”
蒋琬话锋一转,矛头转向了诸葛瞻。
这同时,也是在为诸葛瞻造势。
魏延谁还不知道是个刺头。
想让其信服配合,也是要花费一点功夫的。
魏延的冲动,还是让诸葛亮有所不放心,才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诸葛瞻和蒋琬。
“诸葛思远?”
魏延侧过头来,看着诸葛瞻,此子,比他想象之中,还要难以让人难以琢磨。
“兵法有云,此乃声东击西之计,也许现在用声北击南来说,更为的准确。”
诸葛瞻这时接过话来,镇定自若的开口。
“声东击西?”
魏延的思绪还是没有转过来。
“我们大军北上,就是要让东吴知道我们要北伐,让他们的防备重心也会转移到青、徐一带。”
“此时,我们在暗中回兵,直取荆州,打东吴一个措手不及,魏将军,觉得可行否?”
闻此,魏延的眼前也是一亮,连连点头:“妙哉,妙哉,此前怎么没有想到此等妙计呢?思远你真是好样的,难怪陛下和丞相会同意。”
“文长,思远之谋,还不止于此。”
蒋琬在此时再次开口,现在已经没有再隐瞒的必要了。
而且,此计划,是需要魏延配合的。
他与诸葛瞻出谋发策可以,但是冲锋陷阵,还得是魏延。
“还有其他的谋划?”魏延立马问道,好奇不已,看来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
“当然了,此时,邓芝将军怕是已经秘密进入到武陵郡了吧。”
蒋琬昂着头,颇为自信。
此时,距离邓芝出发,已然有了一个月了。
从成都至武陵郡,并没有那么的远。
“难怪这段时间,都未见到伯苗,原来是已经领军前去了。”
魏延有些惋惜道,头功是看到没有了。
“蒋长史,我们现在接下来该如何做呢?”
但是魏延也没有因此气馁,还是那样的斗志昂扬。
“该如何做,你不应问我,而是应该问思远,声东击西,北虚南实的战略,全都是思远提出来的。”
“而且,将军你现在能领军南攻,若是取得了战功,还需感谢思远,是他举荐你为南攻主将的。”
蒋琬何许人也,怎么会不会恩威并重的手段。
此前,诸葛瞻都军师将军,便是威,此官职,乃是刘备为诸葛亮特设的,是能够制定战略和战术的,同时还有监军的作用。
如今,蒋琬又提,魏延能参加到此次任务来,完全是诸葛瞻的功劳,这便是恩。
当然,这也全都是事实。
他蒋琬也有监军之权,他手握天子旨意。
“我是主将?”
魏延可能其他听的不太清楚,但是主将二字,却是听的明明白白。
“当然是主将了,我们大军南下,这北防边线也是要防,南征的军事行动,重在将军矣。”蒋琬道。
在计划之中,诸葛亮是有很大的概率,难冲北方的防线抽开身去。
以防备魏军从秦岭攻入汉中。
“非在我一人,这也还要仰仗思远和蒋长史你啊。”
魏延高兴无比,难得的谦虚了一回。
听了整个战略构思后,他在心中,已经将诸葛瞻放到了和蒋琬同等的地位上来了。
“如今,我们现在就要全军南下吗?”
魏延现在已经迫不及待了。
“当然,不过我们不能原路返回,利用树木和山体的掩护,从小路迂回至汶山郡,避开东吴曹魏的耳目。”
诸葛瞻点头道,绕了这么大的一圈,就是为了绝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