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诸葛孔明,我聪慧合理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蜀中有神童,后继有人

诸葛瞻看了看逐渐远去的稚童身影,不由摇头,但也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不能太特立独行了。

“惊雷乍起,然其面色如常,毫无惧意,此等方为真正的大丈夫啊!我蜀汉后继有人矣!”

蒋琬面带得意之色,右手轻轻抚摸着自己那长长的胡须,眼中更是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诸葛瞻的赞赏之意。

他虽然刻意隐瞒,但是其一举一动,还是被人看在了眼中。

“公琰,何事如此高兴啊?”

就在此时,只见书塾的门前缓缓走来一人。

此人同样身着一袭儒雅的长衫,步履轻盈,气质不凡。

来者正是侍中兼虎贲中郎将董允,表字休昭,亦是蜀之四相中的一员。

董允的年龄与蒋琬相差无几,二人平素私交甚笃,可谓是情同手足。

在当今的蜀汉朝廷里,蒋琬和董允皆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然而,他们始终心怀忠义,一心报效蜀汉。

那篇名垂千古的《出师表》中,诸葛丞相所极力举荐的“亲贤臣”,其中指的便董允。

“诸葛思远,才思敏捷,胆色过人,承遗丞相之智,是为当世之神童,岂能不是一件幸事?”

蒋琬继而笑而答曰。

三国时期,对于后代的培养,都是指定当世的才能之辈亲教之。

司马懿受曹丕。

杨修教曹植。

相比于曹魏的豪华阵容,蜀汉这边还是差了不少。

除非诸葛孔明亲自下场教授。

但丞相可没有这样的时间。

“唉!”

董允然则,不由轻声叹气。

“休昭,何故如此?是怕思远早熟桀骜吗?”

蒋琬当然也有所顾虑,对于天才而言,没有经磨难,一路顺风顺水,也并非是好事。

“非也,我不是为此事而忧愁,诸葛思远,年纪尚幼,用心雕琢,日后必成大器。”

董允摇头,所虑他事。

“今早,丞相面圣,欲要再次举兵北伐,接连北伐无功,已至蜀民疲惫,如此下去,该如何是好?”

董允为虎贲中郎将,掌控的是皇帝的亲卫,如无要事,是要一直侍奉于刘禅身边的。

对于蜀中大事,第一个知道的,也当是董允。

对于北伐,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之前肯定是赞同,如今局势变化,蜀汉是否还能够支撑的起第五次北伐,也仍是未知之数。

最重要的是,前四次北伐,均是建功不大,让他们没有多少再出兵的信念了。

“丞相继承先帝遗志,北伐讨贼,兴复汉室,本该如此,也理应如此,无可厚非,但连年征战,确实也使得蜀中消耗不起了。”

蒋琬也不由现出了一缕愁意,关于北伐之事,他也是清楚的很。

不然,怎么对得起丞相长史这样的职位呢?

说白了,丞相长史就是丞相府的秘书长。

丞相府内,事无巨细,他都是非常的清楚。

“我出宫而来,就是为和公琰谈论此事,细说北伐之利弊,弊大于利,则该劝阻北伐,若是利大,则力挺丞相。”

董允、蒋琬虽都佩服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但是在大是大非之中,还是保持着自己的观点。

先国事而后私人。

若是趋炎附势之辈,也不会在诸葛亮临终之时,推荐给刘禅了。

“请,我们屋内详谈!”

蒋琬伸手示理,教书育人,只是蒋琬的副业,丞相府的大事,他都有参与,更有职责去劝导诸葛亮。

如是政务失调,他亦有大事责之过。

三月的雨,在南方,就是梅雨,发啦啦啦的下个不停。

诸葛瞻的马车也行到了相府府邸,在随从的牵引下,入了相府。

此时的相府,格外的庄肃,仆从行色匆匆。

“世子来了,丞相已等候多时了!”

一中年人走来,收起了披在诸葛瞻身上的蓑衣。

诸葛亮来府了吗?

当真是稀客。

诸葛瞻心中不由嘀咕。

穿越过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与他这个名义上的父亲,可是未曾谋面过。

在诸葛瞻以往的记忆之中,能见到诸葛亮的面,也是屈指可数。

蜀汉的政务和军务都落在了诸葛亮的肩之上,可以说是没空回家啊。

自诸葛瞻出生后,第二年春(228年),诸葛亮便发动了第一次北伐之战。

又在228年冬,发起了第二次北伐之战。

229年,第三次北伐之战。

231年,第四次北伐战争。

四次北伐,时间不一,有长有短。

就单说是北伐战争,都占据了诸葛亮大多数的时间。

回蜀中之后,兴民生,治官吏,做科研,教阿斗,哪件事,不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

三过相府而不入。

今天,想必是丞相的大闲日,才有空来了相府。

只见诸葛瞻挺了挺那略显瘦小的身躯,脚下生风般快步踏出,穿过蜿蜒曲折的长廊,步伐匆匆。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庄重肃穆的正厅门前。深吸一口气后,诸葛瞻缓缓踏入其中。

进入正厅,一眼望去,只见一人端坐在主位之上。

那人正是诸葛亮,其身长八尺有余,面容俊秀,纵使如今已然年过五旬,岁月在其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

但仔细端详之下,仍可依稀窥见当年俊朗帅哥的风采轮廓。

然而,不知是否因长年操劳国事,亦或是历经无数次挫折与打击,此时的诸葛亮身上竟隐隐散发出一种迟暮之感。

诸葛瞻赶忙整理衣冠,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双手抱拳作揖行礼:“孩儿诸葛思远,拜见父亲大人!”

诸葛亮看着眼前这个已经长大的了好大儿子,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欣慰和感慨。

他就负责播种而已,能不高兴吗?

他微微抬手向诸葛瞻示意,和声说道:

“瞻儿,快快入座,一同用膳吧!”

目光之中更闪烁着几分复杂难明的神色。

家、国,难全顾及。

餐桌上摆放的饭菜甚是简单朴素。除了中间炖着的一只体型硕大的老母鸡之外,其余尽是些竹笋之类的素食菜肴。

这只大母鸡能够登上餐桌,也是全托了诸葛孔明之福。

若不是其回府,恐怕今日的餐食就只有花菜炒青菜或者水煮白菜了。

堂堂的相府,这样的配置,说出去,谁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