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孩子打小就老实
这封稿件在编辑部里传阅,每个人看完都不由轻叹,如果对方真是个十九岁的小伙子,那不失为一棵好苗子。
写的好。嗯,非常!
“就是不知道投稿人是谁,也不署名留地址……”
谭谊嘴上一阵叹息,有点想跟这小伙子聊一聊了。
燕京文艺复刊后,刊载的多是些短篇和散文,虽然学生诗歌浪潮也在慢慢兴起,但内容多少有点不尽如人意,像这样契合时代的更是少之又少。
“兴许他还会来稿呢?”小郑灵机一动。
“就是就是。”
“要不咱们这一期给他刊登了?他能找到杂志社来,想必平时也有关注咱们,到时候看见自己的诗歌被征集,指定还会再来。”
提起这个,大家都表示不理解,七嘴八舌的提意见。
“那稿费咱们得给人记着,有机会要交给对方。”
“当然,哪能占用别人的劳动成果。”
“就这么办!”
不得不说,大家都很单纯。
今年稿费已经有了新标准,千字2-7元,新人作家一般是千字三块,诗歌类的还要更高一些。
怎么着也能有个三块。
要知道,现在中华烟才六毛多一盒,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二十元不到。
“我这倒有一个办法......”
小郑忽然站起身,一合手掌:“实在不行,咱们刊登的时候,可以在这首诗下面再加行小字,提醒作者与我们联系。”
“做梦吧。”
到底是老江湖,谭谊瞥他一眼,心说亏你小子能想出来,怕不是上回落水有后遗症了?
没有邮戳,谁能证明这是自己的稿子?
这么干简直是给杂志社招麻烦。
谭谊一点都不怀疑,只要加了这行小字,发刊后他们杂志社将不得安宁,肯定有一波又一波前来认领的人。
千万不要低估知识分子的无耻,也不能高估人性的善良。
小郑被噎了下,望着“负责人”关爱智障儿童似的目光,他觉得自己还能抢救。
“那我去找大爷,让他下次遇见这小伙子,把人留下。”
......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上一月班,不如贵人相助。
有些大门一旦被打开,就很难再关上,涛子尝到做生意的甜头后,如今再看着眼前的工作,干劲居然更足了!
有食品厂每月二十块钱的稳定收入,再加上倒卖自行车的外快,不愁不发财啊!
小日子就很有盼头。
现在是越干越有精神,越干越控制不住手脚。
李主任晃悠悠巡视到包装车间时,看见这小子没磨洋工,正在呼哧呼哧的码托盘,心里诧异坏了。
他又环顾了一圈,忍不住皱着眉开始四处寻找:“欸?韩春明那小子呢?韩春明哪去了?”
韩春明这会儿刚从《人民文学》出来呢。
离开燕京文艺后,他又噔噔噔地跑到《人民文学》这儿,如法炮制,顺利的央求看门大爷,帮忙转交自己的另一封投稿。
一包烟完成了使命,只不过这次有点寒碜,连个包装也没。
好在大爷并不嫌弃,这玩意抽的是里子,哪是面啊?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份文学期刊,《人民文学》的声誉要比《燕京文艺》更高,因此韩春明很机灵的换了另外一种风格。
回食品厂的路上,阳光很和煦,心情也很舒爽。
到底有多爽呢?
他仿佛看见自己站在大学演讲台上,就那么轻轻一抬手,下面那些女文青们,猛然爆发出尖叫:
韩——春——明!
然后,自己再老神在在的微微一笑。
这感觉也没谁了。
沐浴着阳光,韩春明仿佛踩着软绵绵的浮云一样,越是接近厂子,就越是心情轻松。
不过,放松之余他也习惯性的进行总结
——这是鲁迅说的。
这几天下来,除了看书就是捣腾自行车,韩春明的整体状态比较轻松,充分的向1977年的父老乡亲,展示了后世牛马的风采。
而这两首小诗,权当成来到这个时代的见面礼了。
遥望着食品厂大门,他吹了个口哨。
“小伙子,今儿怎么这么晚?可过点了啊。”
刚进大门,就被大爷逮住教育了一通,韩春明推着自行车赔笑:“今儿有点不舒服,这不感觉好些,麻溜溜的来干活了。”
“为啥不再养养啊?”
大爷瞬间动容,好孩子啊!
“在家歇着还得耽误一天的工,老爷子您忙着,我先去报到了。”韩春明借坡下驴,收获了一波赞赏。
来到包装车间,换好工服。
他推开门。
“春......春明儿,你咋来了,我以为你不来了呢。”
门刚打开,韩春明就愣了下。
李成涛跟打鸡血似的,抱着三个塑料框走的飞快:“快......快,快帮哥们儿拿一下啊。”
干活吗,很正常。
问题是这小子平时可不这样,在厂里除了吃面包勤快,干活慢得要死。
今儿真就小刀戳屁股,开眼了。
“你玩命呢?”
韩春明接过一个框框,“平时懒的上树,今儿这是咋了?”
李成涛把塑料框摆好,忽然凑过来小声嘀咕:“告......告你说,哥,哥们儿激动。”
他能不激动嘛,过不了几年,没准就变成万元户了,想想兴奋的连觉都睡不着。
下一秒,李成涛又纳闷道:“你,你今儿干啥去了,咋这一身大汗?”
韩春明微微耸肩翻了个白眼,一上午都在投稿路上奔波,两家离的还挺远,哼哧哼哧跑小半天,差点累没了半条命。
不过,投稿这事他没告诉涛子,毕竟是自己的私事,再说这小子也不关心。
“哎对,李,李主任巡岗,见你没在,还到处找你呢。”李成涛突然想起正事。
韩春明一听急了,赶忙对口供:“我不是让你帮忙看着点吗?你怎么和他说的?”
“我说你犯痔疮。”
“......”
韩春明一个趔趄,好一个不在预判之内的口供。
他扭头道:“还有别的事吗?”
“没了,没了。我看主任挺着急的,说是原材料不够,厂子没准又得减产,要是没活干,咱们就出去多整点车。”
李成涛喜上眉梢,心里萌生又能赚钱的小激动。
韩春明心头微微一动,眼睛突然亮了下。
对啊!
我怎么把这事儿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