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资本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90/52953190/b_52953190.jpg)
第73章 结束
其实这些还很好处理,都是有演技在身的演员,处理这种场面还算是顺手拈来,即便是因为江和那强烈的占有欲,把凯文·史派西饰演的男主跟米拉乔沃维奇演的女儿闺蜜的亲密戏给删改,他也只是稍微为难了一下应该怎么处理。
最后,还是凯文·史派西主动提出可以把两个人的对手戏分开拍。这样不影响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能让江和放心。
男人的占有欲嘛,不算奇怪,凯文·史派西也是男人,能理解,平常只是很多人不能做到而已。像某版上的绿毛龟,总归是少数。像是江和能做到,就可以做。
只是这需要考验凯文·史派西的演技了,好在他是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演技方面不差。
米拉乔沃维奇也知道了这个来自保守东方国家的男人占有欲有多强。
想起两人之前的颠鸾倒凤之后,江和问出来让她错愕的问题。
“给你纹身的是男是女?”
“当然是女纹身师。”她短暂的愣神后做出回答。这是真的,在好莱坞小有名气的一位女纹身师。
幸好她的纹身是让女纹身师来做的,两人上床的时候江和先享受了,没有问,贤者时间后他立马就想起来问了。
这种霸道的男性占有欲,并不可笑。相反,会让女性感觉安心。唯一可笑的是没能力占有的时候强行去独占,这才是平添痛苦,让人发笑的根源。
影片拍摄到这里,已经是后期了,目前江和所遇到的问题,都能被一一解决。唯一让江和头皮发麻感觉到难办的,只有电影的最后,男主一边看着自己一家三口的合照,一边嘴里说着“真美。”被邻居青年的爸爸给从后面一枪打死。然后倒在血泊里露出开心的表情。
这是整部电影的难点,凯文·史派西很难做到睁着眼以死亡的形式露出微笑。
而且后面还有一个更地狱级的难点,是邻居青年跑过来发现男主死后,露出开心的表情。然后他模仿着做出男主死后的表情,发现男主很开心后,又立马变脸。
整部电影,只有这一点,让江和很是纠结。
拍了两天了,都没有一个让江和满意的镜头。拍出来勉强能用的效果是有了,就是不能直达人心,让人看了没有很深的感触。
这可不行,江和还是挺想把这最后一段戏给拍好的,真正的属于自己独立执导的影片,他不想留下什么不好的遗憾。
好在剧组不差钱,并不在意时间的浪费。
最后,还是靠着磨戏,把这段给磨了过去。
在这种拍摄上,思维跳脱的江和也找不到取巧的方法,只能老老实实的这么拍。
好在结果还不错,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令人满意。
只能说能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凯文·史派西实至名归。
8月15日,影片正式收工。
江和举办了一个小小的杀青宴,跟剧组人员简单的吃了一顿饭。
之前的几部电影没有什么大咖,即便是《黑客帝国》这样的大制作,他也没有弄,不过这次《美国丽人》他反倒是上了心思,花钱办了一下。
挂名指挥工具人跟自己独立执导终归是有些不一样的。之前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办啥杀青宴,拍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得了。
这次货真价实是他的成功,挂着名头四处晃悠也能挺直腰板了。
尽管这些电影都是他所主导的。
《美国丽人》的杀青宴结束后,还有《律政俏佳人》的庆功宴在好莱坞希尔顿酒店举办,其实本来北美票房破亿就能办了。
江和把这个庆功宴推了又推,北美票房两亿三亿的时候都没办一直推到了现在。
江和推迟,华纳也只能顺从,他才是最大的功臣,这部电影的庆功宴,江和不来,那还办个什么,没意思的,又不能绑过来,只能望眼欲穿的硬等。
华纳这次办的很浩大,因为在又磨了一个多月的票房后,以及据史密斯·萨伯的暗示,华纳自己偷偷的买了两百万美元的票房后,《律政俏佳人》终于在下映之前北美票房破了四亿美元。而且是4.01亿美元。
不得不说,人家办事还有点小讲究呢。跟大学老师给你成绩改及格,还给你改到61分一样讲究。
按理来说,这样的好成绩,华纳办两三次庆功宴都不为过,硬生生的让江和给憋到电影正式下映后的现在,人家别提有多幽怨了。
大哥,快点翻我的牌子啊。都洗香香想主动献身了,你怎么还不来。
西方人理解不了东方人对派对的不感兴趣。
自然不懂江和对庆功宴的不感冒。
他做事都是有计划的,电影也只需要从自己准备的几个选项中选好拍摄就行。
按部就班的来,他的人生就能走向成功,反倒是这种酒会,对他来说才是个额外负担。
自然是不愿意多参加。
很累的好不好。
哥们儿感兴趣的事情里,没你这一挂。
不过这庆功宴江和能少办,能推,就是不能不办,不参与。他在《律政俏佳人》里占据的地位太重要了,而且必要的人际关系也需要维系一二。
希尔顿酒店的大厅里,江和正陪着一群已经到场的好莱坞大人物们聊天。
虽然是华纳举办的庆功宴,但是他们也没有拒绝其它几大电影公司的高管。
此刻正是自己夸耀武功的好时机,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小气呢?
华纳自然要摆出一副大方的模样。
这些好莱坞电影公司的高管们,虽然各为其主,但其实很多人相互之间都非常熟悉,聊起来也没有任何的生疏感。
这是因为七大电影公司的高管人员流动非常频繁。
在好莱坞高管是一回事儿,电影公司的幕后股东和老板是另一回事儿。
一个是有影响力的高级打工人,一个是出钱投资电影项目获取回报的投资人。
经常露面的还是前者,后者并不经常下场。
例如默多克,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老板,最后还是被邓文迪拿下了,而不是任何好莱坞女星。
唔,这个默多克的审美,也是个疑点。或许,贤内助真的比美貌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