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敌皇太孙,朱雄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8章 立皇太孙

回宫之后,朱雄英才得以入场。

行至殿中央,朱雄英面向朱元璋,毫不犹豫地跪地,开始行三跪九叩之礼。

额头触碰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

赞礼官在一旁唱着礼,把控着整体的节奏。

礼毕,李善长双手捧着册宝,缓缓从旁侧走来。

接过册宝的朱雄英起身,又向朱元璋行三跪九叩之礼,以谢皇恩。

他清脆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孙儿谢皇爷爷隆恩,定当勤勉向学,不负所望。”

等朱雄英接受完册封以后,在朱元璋身旁的杜安道才往前一步,手里拿着诏书。

一时间,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皇室宗亲,皆整齐划一地撩起衣袍,双膝跪地。

杜安道看到众人下跪后,把诏书打开缓缓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

朕以眇躬,膺受天命,肇基江左,廓清华夏,践祚以来,兢兢业业,唯愿大明昌盛,百姓安乐。

……

……

……

今朕特颁此诏,于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册立朱雄英为皇太孙。

望尔等文武百官,宗室亲眷,咸听朕命,一体知悉。

自即日起,当竭尽心力,悉心辅佐皇太孙成长,如事朕躬。

待及年岁,佐其父朕之长子朱标,共担大明重任,为我大明开万世太平。

如有违逆朕意,心怀不轨,妄图扰乱朝纲、危害皇太孙者,朕必以国法严惩,绝不姑息!

钦此!

——————

念完之后,百官也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捋着胡须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圣旨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就是咱厉害。

咱标儿也厉害,但是咱的乖孙更厉害。

以后你们不止要听咱的,还要听标儿和咱乖孙的。

你们要是不听,可就别怪咱下手了。

至于其他方面,朱元璋倒有着自己的思量,并未给朱雄英过多特殊的优待。

朱雄英依旧住在东宫,与朱标共用同一套班底。

毕竟朱雄英年纪尚幼,即便此刻给他单独配上班底,以他的年岁阅历,诸多事务也难以亲力亲为,反倒容易滋生乱象。

不过,为保朱雄英安危,朱元璋特意为他配上了一队百人侍卫。

这百人侍卫皆精挑细选,个个身手矫健、忠诚可靠。

侍卫统领由常升和常森担任,二人各率五十人,分领左右卫率。

朱元璋这般安排,背后实则藏着一番苦心。

自常遇春英年早逝后,常家的担子便落在了常茂肩头。

常茂世袭国公爵位,既要打理家族诸多事务,又要在朝堂之上周旋,着实不易。

再让他分心去做侍卫统领这类具体差使,显然不妥。

而常升和常森兄弟俩,年轻有冲劲,才能品行皆佳,将他们安置在朱标和朱雄英身边,一来可保安全,二来也是为日后的封赏提前铺路。

最重要的一点这俩人是朱雄英亲舅舅,有他俩护着,朱元璋心里能踏实些。

于朱元璋而言,这更是对常氏一门的补偿。

常遇春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却过早离世。

他心中始终愧疚,如今这般安排,也算能让自己心里的那份愧疚减轻许多。

期望常家能继续为大明、为朱标父子尽心竭力。

除此之外,还给朱雄英配了一个太孙伴读——李景隆。

朱雄英听到后心中也是一惊,但没有表现在脸上,朱雄英现在就必须学着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至少在外人面前要学着做。

同时心里也暗暗揣摩着李景隆这个伴读人选。

李景隆在未来的名声可谓是毁誉参半,那“大明战神”的名号,虽是后人带着几分调侃的称呼,但也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不过,结合当下的局势和历史的脉络,朱雄英又觉得这一安排有其合理性。

李文忠的离世后,李景隆作为其后人世袭爵位,倒也顺理成章。

这李景隆在军事方面也并非毫无建树,他多次奉命练兵,且掌管左军都督府,这让朱雄英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未来可能会被人诟病的人物。

朱标在世时,李景隆就已经崭露头角,朱标去世后,他更是被加封为太子太傅,朱元璋对他的器重可见一斑。

朱雄英觉得,李景隆此人或许有着旁人难以察觉的聪明之处。

毕竟,无论朱棣和朱允炆谁最终胜出,李景隆的身份地位似乎都被锁定在了国公这一层级。

想那朱允炆当时的处境,可用之人寥寥,

这才将讨伐朱棣的重任托付给了李景隆,对他器重有加。

甚至不顾朝中诸多反对的声音,亲自送其出征,盼着他能旗开得胜,一举平定朱棣的“叛乱”。

可这李景隆心里,怕是早就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算得门儿清了。

朱雄英暗自琢磨,李景隆身为国公,在这大明的爵位体系里,已然算是到顶了,封无可封呀。

倘若真让他平叛成功,立下不世之功,按照常理,朱允炆该如何赏赐他呢?

唯有封王这一条路可走了。

然而,大明自开国以来,哪有活着的异姓王能安然无恙的?

且不说这有违祖制,就单看朱允炆那狠厉的性子。

连自己的亲叔叔们都能毫不留情地削藩逼死,又怎会容得下一个对他有着潜在威胁的异姓王存在呢?

这所谓的“削藩”,到头来搞不好削的就是自己的脑袋呀。

朱雄英将自己代入李景隆的视角细细思量过后,愈发觉得他当时的种种表现倒也合理至极。

或许李景隆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仗不能打得太漂亮,不能真的把朱棣给灭了,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所以才会在战场上看似拥有诸多优势,却屡屡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决策,导致兵败连连。

他这是在两边周旋,哪边都不得罪死,好保住自己国公的爵位和这荣华富贵啊。

朱雄英不禁暗暗感叹,这李景隆还真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

不过这一切都是朱雄英自己的猜想,要真正接触过后才知道这李景隆是真有才华,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草包。

朱雄英看着已经接受任命的表叔李文忠激动的样子。

心中反复揣摩着刚刚冒出的念头。

历史可能没有所谓绝对的真相,但必然遵循着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