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炎的艺术轨迹
[2016]
在目前仍然活跃、保持旺盛创作能力的中国艺术家中,很少人如王鲁炎一样,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全过程有着如此密切而错综的关系。从中国前卫艺术的萌生伊始,他就积极投入这个运动,成为“星星画会”的成员,并参加了该画会在1979年和1980年组织的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展览。随后在席卷全国的“85新潮”中,他和几位观念艺术家一起创办了具有前沿性的“触觉”“解析”和“新刻度”实验艺术小组,在1988年至1995年不断对艺术及艺术家的主体性进行严肃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向后行驶的《M自行车》在世界各地展览会中出现,被认为是中国观念艺术中的重要作品。这些事实众所周知,在各类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书籍、文献中都有提到。王鲁炎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位早已确立,一些批评家和策展人,如黄笃、高名潞、费大为、冷林、王小箭、冰逸、刘鼎和乔纳森·古德曼(Jonathan Goodman)等,也都曾撰文讨论他的艺术历程,分析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但是,受到中国当代艺术历史整体研究状态的限制,对王鲁炎等重要当代艺术家的研究和讨论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致化。
总的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还相当短暂,从20世纪70年代到今天,不过40多年的历史,批评家往往具有参与者和推动者的双重身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距离的增大,更加自觉和学术化的研究将集中到一些最有深度和影响力的艺术家身上,对他们的艺术历程进行更细致的发掘和寻索,进而重新思考当代中国艺术的整体发展。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当前这个阶段,不少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艺术家仍活跃在艺坛,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对他们的研究往往显现为艺术批评和史学研究的微妙结合:一方面对其新作不断追踪和关注,另一方面对其旧作和艺术轨迹进行发掘和整理。2013年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展览中心举行的王鲁炎的展览“图·寓言”,主要展示了他近年创作的作品,反映出他旺盛的创造力。展览开幕时举行的“王鲁炎的艺术道路”国际研讨会则主要回顾他在过去30多年走过的道路,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和韩国的学者各抒己见,提出了在研究和解释王鲁炎艺术创作时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配合这两项活动,我又对王鲁炎做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访谈,以他不同时期的思想动向和艺术实验为主线,梳理了他的变化轨迹,也探讨了这些变化的内在逻辑。这篇文章希望把王鲁炎的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结合起来考虑,既显示一个宏观的历史背景,又通过对王鲁炎的个案研究,反思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叙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盲点。
王鲁炎的艺术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回顾这些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的艺术历程和中国当代艺术总体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复杂和辩证的,二者并非总是保持协调和同步,而常常表现为一种互动和协商。在这种互动中,艺术家获得越来越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对艺术语言的探讨与对政治、宗教、权力和社会关系的思考不断渗透和综合,形成一种结合了图像和思辨的“视觉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