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帝秦始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庄襄早逝幼主立,不韦摄政握朝纲

紫殿龙蟠王气浮,庄襄践祚志初酬。不韦辅弼权倾野,昔日恩盟付水流。

宫室乱,庙堂忧。君臣猜忌起鸿头。祖龙继统纷争罢,青史空余岁月愁。

云中客老先生一首《鹧鸪天·秦宫风云》诵罢,我们书开正题。

话说庄襄王异人自登上秦王之位后,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于人民。吕不韦以相国之尊,权倾朝野。秦国朝堂之上,吕不韦的门客充斥其间,政令多出其手,他的威望如日中天,隐隐然有盖过庄襄王之势。

秦庄襄王元年,局势波谲云诡。东周文公暗中纠集诸侯,妄图对秦国发动突袭,以挽周室之颓势。消息传至咸阳,庄襄王震怒,即刻委任吕不韦为统帅,率秦军征伐东周国。

吕不韦整军出征,秦军甲胄鲜明,士气高昂,如黑色的怒潮般涌向东周。大军行至东周都城下,吕不韦立马横刀,目光如炬地审视着眼前的城池。他深知,此役不仅要胜,更要以雷霆手段立威于天下。

攻城令下,秦军的投石机率先发动,巨大的石块如流星般砸向城墙,刹那间,城墙上砖石飞溅,尘烟弥漫。东周守军虽奋力抵抗,但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已渐露疲态。吕不韦见状,果断派出云梯部队。秦军士兵们喊着震天的口号,扛着云梯奋勇向前。他们冒着东周守军的箭矢与石块,迅速将云梯搭靠在城墙上,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如灵猴般攀爬而上。

城墙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秦军士兵挥舞着长剑,与东周守军展开殊死搏斗。吕不韦在阵后密切注视着战局,他不时派出传令兵,指挥着各部队的进攻节奏。当发现一处城墙的守军抵抗尤为顽强时,他立刻调遣精锐的死士队,这些死士个个武艺高强,他们如鬼魅般冲入战圈,以一当十,很快撕开了一个突破口。

随着越来越多的秦军涌上城墙,东周的防线逐渐崩溃。城内百姓惊恐地四处奔逃,喊叫声、哭嚎声交织在一起。吕不韦见大局已定,便下令停止杀戮,开始整肃城内秩序。他亲自入城,将东周文公擒获。

在处置了东周之事后,秦军并未停歇,转而剑指三晋。

秦庄襄王元年,秦庄襄王命蒙骜伐韩,韩国被迫割让成皋、巩等地。秦国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

庄襄王二年和三年,庄襄王连续命令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太原、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座城池。在攻打赵国的一座坚城时,吕不韦面对高耸厚实的城墙,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决定采用挖掘地道与强攻相结合的战术。秦军士兵们分为数队,一队在明处佯装全力攻城,吸引赵军的注意力;另一队则在隐蔽处悄悄挖掘地道,向着城墙下方推进。

攻城的秦军顶着赵军如雨点般的箭矢,一次次发起冲锋。他们用冲车撞击城门,巨大的冲击力震得城门摇摇欲坠。而挖掘地道的士兵们则日夜不息,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终于,地道挖到了城墙之下,吕不韦命人在地道中填满易燃之物,然后点火。只听一声巨响,城墙轰然崩塌,扬起漫天的尘土。秦军趁势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与赵军展开巷战。吕不韦指挥若定,他派出小股部队截断赵军的退路,主力则逐步将赵军压缩在城中的一片区域内。经过一番苦战,秦军成功攻占此城,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同年三月,蒙骜又攻取了魏国的高都和汲。进军魏国时,蒙骜巧用离间计。他派人散布谣言,说魏国的某位重臣通敌叛国,意图谋反。魏国君臣本就相互猜忌,在谣言的蛊惑下,很快陷入内斗。魏国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无暇顾及边境防御。

蒙骜抓住战机,率领秦军长驱直入。当秦军兵临一座魏国大城之下时,城中守军因内乱而士气低落,军备松弛。蒙骜先命秦军将城池团团围住,断绝其内外联系,然后派出使者劝降。城中守将见大势已去,又惧怕秦军屠城,权衡再三后,开城投降。

就这样,在蒙骜的指挥下,秦军一路攻城略地,三晋之地战火纷飞。秦军的威名传遍四方,各国皆闻风丧胆,吕不韦的声望如日中天,而秦国的版图则在一次次的征战中不断扩张,为日后嬴政的大一统霸业奠定了坚实而厚重的基石。

起初,异人对吕不韦自是感恩戴德,毕竟若无吕不韦之助,他绝无可能从赵国的质子摇身一变成为秦王,况且又有攻城掠地之功。然而,随着吕不韦权势的急剧膨胀,异人心中渐渐生出不安。吕不韦每一次在朝堂上的侃侃而谈,每一次对朝政大事的独断专行,都让庄襄王如芒刺在背。

一日,庄襄王在宫中大宴群臣。酒过三巡,吕不韦起身,向庄襄王献上治国之策,言辞之间,自信满满,大有以自己之见为秦国定乾坤之意。庄襄王表面上笑着点头称赞,心中却暗自恼怒,他故意问众臣:“相国所言,诸位以为如何?”群臣面面相觑,多数人唯吕不韦马首是瞻,纷纷附和。唯有几位老臣,看出庄襄王的不悦,含糊其辞。庄襄王冷笑一声,不再言语。

吕不韦察觉到庄襄王的异样,心中一凛,但他自恃功高,并未太过在意。回到相府后,他的心腹谋士劝他收敛锋芒,吕不韦却不以为然:“吾有大功于王,秦国之兴,吾之力也,何惧之有?”

此后,庄襄王开始有意无意地削减吕不韦的权力。他提拔了一些自己的心腹之人,安排在重要的职位上,试图制衡吕不韦。吕不韦得知后,心中恼怒,他不甘示弱,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暗中阻挠庄襄王的人事安排。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君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在一次朝会上,庄襄王提出要攻打韩国的一座城池,吕不韦却认为此时不宜出兵,力谏庄襄王放弃计划。庄襄王却认为吕不韦是故意与自己作对,他不顾吕不韦的反对,执意下令出兵。吕不韦无奈,只得暗中吩咐领军将领,要他谨慎行事,不可冒进。结果,秦军此次出征遭遇惨败,庄襄王将战败之责归咎于吕不韦,欲治其罪。吕不韦据理力争,称若不是庄襄王不听劝谏,强行出兵,也不会有此败绩。君臣二人在朝堂上争执不下,关系彻底破裂。

就在此时,庄襄王突然病重不起。他躺在病榻之上,心中对吕不韦充满了怨恨与猜忌,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吕不韦得知庄襄王病重,表面上进宫探望,一副忧心忡忡之态,心中却在盘算着庄襄王死后的局势。

不久,庄襄王驾崩。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在一片悲戚与惶恐的氛围中,被推上了秦王的宝座。他身形尚显稚嫩,眼神却透着超越年龄的沉静与深邃。

登基大典之上,嬴政身着玄色王袍,头戴冕旒,端坐在王座之上,小脸在冕旒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吕不韦身着华丽朝服,上前参拜,被尊为仲父,自此开始摄政,朝堂之上,其话语犹如金科玉律,众人莫敢不从。

朝会之时,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吕不韦昂首阔步走进大殿,身后跟着一众党羽,他眼神傲慢,扫视一圈后,微微拱手向嬴政行礼:“王上,臣吕不韦有本奏上。”说罢,便滔滔不绝地阐述起他的扩军之策,言辞间意气风发,眉飞色舞,仿佛这大秦天下已尽在其掌控之中。群臣中,多数人唯唯诺诺,点头称是,眼神不时飘向吕不韦,满是谄媚之色。唯有几位老臣,眉头紧锁,欲言又止,偷偷看向嬴政,只见那稚嫩的秦王端坐在王座上,面色平静如水,眼神却深邃似海,默默听着吕不韦的长篇大论。

待吕不韦话音落下,嬴政轻轻抬了抬手,缓声道:“仲父之策,乍听颇具雄心,然朕以为,当下大秦初定,百姓疲敝,若贸然扩军,粮草军饷何以为继?恐动摇国本,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他声音虽不高亢,却清晰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吕不韦闻言,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仍强装镇定道:“王上所言,亦有几分道理,臣再斟酌便是。”

夏日的王宫花园,绿树成荫却难掩沉闷压抑。嬴政与吕不韦并肩漫步其间,吕不韦面带微笑,看似亲切地说道:“王上,臣近日得了一匹宝马,待王上成年,可驾驭驰骋,尽享王者风范。”嬴政微微仰头,似天真无邪地笑道:“仲父费心了,朕但盼能早日如仲父这般睿智,为大秦谋福祉。”嘴上虽如此说,眼神却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坚毅。

宫廷宴会上,丝竹声声,舞姬翩翩。吕不韦端起酒樽,踱步至嬴政面前,满脸堆笑:“王上,此乃赵国进献的美酒,臣敬王上一杯,愿王上洪福齐天。”

嬴政双手接过酒樽,轻嗅酒香,赞叹道:“仲父总能为朕寻来这世间好物,朕心甚悦。”说罢,一饮而尽,眼神却在杯沿之上冷冷地扫过吕不韦。

酒过三巡,吕不韦拍了拍手,一群武士鱼贯而入,表演起刀枪之术,刀光剑影间,似有阵阵寒意扑面而来。

嬴政目光沉静,待表演结束,鼓掌笑道:“诸位武士虎虎生威,仲父安排此节目,可是要让朕不忘大秦尚武之风?”

吕不韦哈哈一笑:“王上聪慧,臣正有此意。”

嬴政的太傅李斯,始终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一切。他深知嬴政的处境艰难,亦明白吕不韦的权谋手段。

一日,在书房之中,李斯见嬴政愁眉不展,便轻声问道:“王上,可是为吕相之事烦忧?”

嬴政微微点头:“太傅,朕虽为秦王,却处处受限,如之奈何?”

李斯目光坚定,靠近嬴政,低声教诲道:“王上,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吕相势大,不可与之正面强攻。当务之急,是广纳贤才,培植心腹,洞察朝局之细微,待羽翼丰满,时机一到,便可一举扭转乾坤。”

嬴政眼神一亮,似有所悟:“太傅之言,如醍醐灌顶,朕记下了。”

一日,吕不韦入宫与嬴政商议国事。嬴政端坐于王座之上,眼神平静地看着吕不韦。

吕不韦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施政方略,言语间尽显傲慢,时而摇头晃脑,时而以手抚须。

嬴政待他说完,微微点头,道:“仲父所言,自是深谋远虑,然朕亦有几处不解,还望仲父赐教。”他言辞谦逊,神态却不卑不亢,目光始终直视吕不韦,似要洞穿其内心。

吕不韦心中虽有不悦,却也只得耐心解答,额头上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

有一次,嬴政收到密报,得知吕不韦在暗中与一些封疆大吏勾结,意图架空王室。嬴政不动声色,在一次朝会上,看似无意地提及对边疆治理的重视,随后突然下令将几位将领调换岗位,并将几位与吕不韦关系密切的朝内官员调往边疆任职。

旨意宣罢,朝堂内一片寂静,众人皆惊愕地看向嬴政,吕不韦心中恼怒,脸色瞬间涨红,却又不好发作,只得强压怒火,拱手道:“王上圣明,此举定能保大秦边疆安宁。”

嬴政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峻。

又有一回,吕不韦献给嬴政一位美女,名为卫姬。嬴政明知这是吕不韦的棋子,却欣然接受。待卫姬入宫后,嬴政对其礼遇有加,常与她谈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卫姬本是奉命而来,却渐渐被嬴政的才情和气度所吸引。吕不韦本想通过卫姬掌控嬴政的起居言行,却未料到卫姬竟有了动摇之心。

民间市井之中,也暗传着秦王与吕相的种种传闻。在咸阳城的一家酒肆里,常常有三教九流之人汇聚。一日,两位老者对坐饮酒,其中一位压低声音道:“听闻那秦王虽年幼,却非池中物,对吕相的摄政之举,恐已心生不满。”

另一位捋了捋胡须,应道:“是啊,我还听说,有一回吕相派人去查抄一富商之家,那富商暗中向秦王求救,秦王不动声色,却在朝堂之上,借故提及商人于国之贡献,使得吕相的计划不得不搁置。”

周围之人听闻,皆面露惊色,却又不敢大声议论,只是眼神中透着对局势的好奇与担忧。

在城中的一个小巷子里,一位年轻的书生与一位侠士模样的人相遇。书生轻声说道:“兄台可知,秦王近日在宫中广纳贤才,似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对抗吕相。”

侠士微微点头:“我亦有所耳闻,只是这吕相在朝多年,根基深厚,秦王此举,怕是艰难险阻重重。”两人相顾叹息,各自散去。

而在那暗流涌动的宫廷深处,更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无声较量。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吕氏春秋》,并将其悬挂于咸阳城门,宣称若有人能改动一字,便赏赐千金。此举看似是文化盛举,实则是吕不韦向天下昭示其权势与威望,欲以文化之名巩固自己在秦国的地位,隐隐有将秦王嬴政架空之势。

嬴政看在眼里,心中明白吕不韦的心思,却依旧隐忍不发,反而在朝堂之上夸赞吕不韦此举乃是为大秦文化兴盛立下大功,鼓励群臣和百姓学习《吕氏春秋》中的治国理念,表现出一副对吕不韦极为敬重和推崇的模样。私下里,嬴政却加紧与自己的心腹谋士商讨应对之策,他深知此刻不可与吕不韦正面冲突,唯有等待合适时机,才能一击即中。

在嬴政与吕不韦权力争斗的过程中,秦国的发展亦受到了诸多影响。因二人的暗中较劲,朝堂之上政令推行有时出现迟滞。一些官员为了在二者之间谋求自保或利益,在执行政务时瞻前顾后,导致部分民生工程进展缓慢,百姓虽感受到秦国日益强大的国力,但也因政策的些许波动而心生不安。

军事方面,由于吕不韦扩军之策被嬴政搁置,秦国在对外扩张的节奏上有所放缓,原本计划中的一些军事征伐被延迟,使得周边诸侯国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对秦国的警惕和防备也进一步加强,暗中合纵连横的活动愈发频繁。

然而,嬴政在隐忍中不断学习成长,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默默地积累经验,也使得秦国在内部的政治治理理念上逐渐孕育着新的变革,为日后嬴政亲政后的大刀阔斧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岁月悠悠,嬴政于隐忍间砥砺前行,且看云中客老先生有西江月词云:

幼主心怀壮志,深居宫苑佯慵。佯欢作态意从容,暗蓄锋芒在胸。

忍对权谋奸佞,勤修文武深功。待时奋起破苍穹,且看龙兴云涌。

时光匆匆,嬴政在隐忍与磨砺中逐渐成长。他深知,与吕不韦的较量,犹如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棋局,一步不慎,满盘皆输。但他心中那团壮志之火,从未熄灭,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扭转乾坤,夺回属于自己的大秦天下。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