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4,我要当导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往后余生,再无相逢

剧组杀青后,陈锋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学校。

先把借用的拍摄器械,归还青影厂。

又让王宏伟老师帮忙申请了剪辑室和录音室,进行后期的制作。

按电影的制作周期,后期制作时间往往比拍摄时间更长。

尤其是那些特效大片,更是如此。

即便是心迷宫这样的剧情片,后期制作至少也得四周左右。

这里面包括剪辑、音效、配乐,调色,合成……等等。

在进入后期制作前,陈锋还要对拍摄素材进行整理和分类,包括镜头和现场声音。

这个步骤,能够确保所有素材被有效利用。

整理完成后,进入剪辑阶段。

对镜头样片和素材的剪辑,可不是单纯的技术活。

从某种程度来说,算得上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通过对镜头素材的分切组合,达到运用视听语言创造艺术内容的目的。

陈锋刚上大三的时候,就在拍摄实习中亲自动手剪辑素材。

科班出身的导演,大学时期的剪辑课是必选课程。

毕业之前,就得掌握影片的剪辑流程和技巧。

懂归懂,做归做。

通常,剪辑工作还是需要专业剪辑师来完成。

因为导演对素材太熟悉了,自己动手剪辑会带入上帝视角的信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

这将导致剪辑难以保持客观,很多信息无法让观众清晰感知。

电影是艺术,也是商品。

过度追求艺术的代价,就是曲高寡合。

用大白话来说,导演剪出来的电影太他妈装波伊,观众不买账。

所以有一部分导演,除了公映版之外,会做一份导演版留作纪念。

比如去年上映的英雄,老谋子就亲自剪了110分钟的导演版。

而观众在影院里看到的版本,大都需要照顾市场情绪。

主打的是一个通俗易懂。

相对而言,独立电影往往更具艺术探索。

因为没有太多商业利益的束缚,剪辑更侧重于表达创作者的思想。

剪辑师会以拍摄的图像和录制的声音为基础。

参照剧本和导演的创作思想,将分散的镜头,有序地、合乎逻辑地、富有节奏地组接在一起。

在这一过程中,导演会对影片的结构、节奏、语言、色彩,进行新的审视。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让全片和局部的结构更加严谨和流畅,节奏更有起伏。

更关键的是,导演要了解剪辑师对自己的艺术构思,把握的是否准确和到位。

因此,剪辑工作一般要经过初剪、细剪、精剪三个阶段。

导演和剪辑师之间需要反复沟通,不断推敲调整,最后把整体结构确定下来,才能转入录音工作。

这个过程相当煎熬。

导演像是一个父亲,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被不断重塑成长。

欣喜、骄傲、失落、焦虑、烦闷、担忧……种种情绪夹杂其中,不一而足。

如果说剧本是一次创作,那么拍摄就是二次创作,而剪辑则是三次创作。

由此可见,剪辑对于一部电影有多么的重要。

为了让首部电影呈现出更好的效果,陈锋专门去找了张建东老师。

希望可以通过张老师的关系,请来北影毕业的前辈周英来操刀。

本来资金有限,他不敢有这种奢望。

可前天李大壮主动来电,二话不说又打来了一百万。

对于一个新人导演来说,有了钱肯定得浪起来。

拍摄已经完成,那就在后期制作上找补。

周英前辈在业内的名气很响,出了名的女快刀手。

几乎和国内的一线导演都合作过,比如田庄庄、姜纹、陈诗人、冯裤子……等。

去年秋,张建东老师开拍的电视剧《完美》,后期就交给了周英老师剪辑。

这次,陈锋也想跟对方合作一次。

凑巧的是,周老师刚剪完了冯宫的新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正处于休息阶段,人刚好有空闲。

校友香火情和高薪聘请的双重吸引下,合作顺利达成。

本以为这份工作,简单轻松。

新人导演嘛,容易打发。

可合作了不到三天,人家就后悔了。

这位北影的后辈,不仅要求高,还特别固执。

周老师私下里吐槽,这尼玛简直是第二个陈闿格。

陈诗人自打拿了金棕榈以后,人就变得越来越固执骄傲。

一点别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

现在的陈锋,几乎如出一辙。

要不是长的不像,周英差点以为这两人有血缘关系。

都是同样的固执,对作品的掌控欲近乎于偏执。

周英跟陈诗人合作的时候,只要甘心做一个工具人,工作就非常简单。

按照导演的意思,剪就完事了。

但,陈锋比陈诗人更让人头疼。

因为他在偏执的同时,还诚恳地征求剪辑师的意见。

不说吧,他就表现出特震惊的样子。

不可思议,北影的前辈难道一点艺术追求都没有?!

说吧,绝大部分意见不会被接纳。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小子在不接纳的同时,还要解释因由。

像老师上课一样。

得让你明白,你的艺术眼光在他的作品面前是多么的无力。

年轻人嘛,本就如此。

恨不得用尽所有力气,告诉世界:老子最牛笔。

这也就是周英的脾气好,忍着没发作。

多少次,人家都想撂挑子不干了。

导演这么懂剪辑,干嘛不自己做呢?!

嘿!

这本来就是一句气话。

谁曾想,陈锋还真就这么做了。

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剪了一个版本。

戏称自己剪得是艺术版,周英剪辑的是商业版。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要知道,影视圈是有等级的。

拍艺术片的导演,天生就比商业片导演高一等。

单论票房,冯裤子能吊打陈诗人。

老谋子没拍《英雄》之前,票房成绩也要甘拜下风。

可说起艺术地位,冯裤子的作品加在一起,也比不了一部《霸王别姬》。

所以在电影圈里,用商业来评价一个人,还真不是什么好话。

人家周老师从86年剪辑第一部电影到现在,不多不少已经十八年了。

十八年的经验,得到了一句商业的评价。

心呐,差点碎了一地。

从第一次合作刚开始,陈锋就很荣幸地被周英拉进了黑名单。

往后余生,最好再无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