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移动互联网设计领域的“战国时代”
到这两年为止,移动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了。从2006年开始正式进入互联网设计领域以来,我的身份从“美工”“网页设计师”“UED设计师”“广告设计师”,一直进化到现在的“UI设计师”“全栈设计师”。这些名词也代表着互联网设计领域的一步步进化和成熟。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在2012年或2013年之前(可能更晚),“UI设计师”这个词是多么让人新鲜感十足。当时跟互联网沾边的设计师,大部分还在做着传统的网页设计及客户端设计。虽然中国的3G网络在2008年已经开始商用,苹果的iPhone 3GS已经在2009年发布,但那时候,基于移动互联网形态的产品还以手机上简陋的WAP网页为主。
所以,你可以把这些都理解为暴风雨前的平静。而在这之后,仿佛一切都走上了快车道,你会发现所有的公司都开始做一种叫作App的东西,你手中的手机也从N年前的诺基亚换成了iPhone或Android手机,你开始借助3G网络,在一个个的手机应用中流连忘返。当万事俱备的时候,互联网的从业者发现,手机已经代替传统的PC,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于是,之前的“网页设计师”,纷纷开始尝试在手机上展示他们的设计。但在那时,我们还在用着Adobe公司的“网页设计三剑客”,用且仅用着Photoshop来实现这一切。可是,随着移动互联网让所有人的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Photoshop已经不再能满足设计师快速开发和迭代移动端应用的需求了,而Photoshop单画布的设计模式也显得越来越落伍。设计师们需要在一个界面上放置所有的手机界面,观察它们的统一性、内部的逻辑,更快地输出开发所用的素材。所以,打破Photoshop一统天下的契机就这么来了。现在广为人知的Sketch也就是顺着这种爆发性的趋势成为“网红软件”的,它快速、轻便、易于上手,被越来越多的UI设计师接纳,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UI设计行业里大家必会的工具之一。从2015年、2016年开始直到现在,可以说是各种第三方UI设计工具百花齐放的时代。Adobe公司为了应对这种趋势,推出了Adobe XD,基于画板模式的简单设计工具。而第三方工具则数不胜数,除Sketch之外,Affinity Designer及各种基于云的设计工具开始随着这种趋势井喷式出现。
一时间,各种“究竟应该使用哪种工具来做UI设计”的讨论层出不穷,有人说Photoshop要“死”了,未来是Sketch的天下。大部分却说这绝对不可能!“保守派”与“改革派”设计师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可见,很多人的思维中都是有“保守”倾向的,人们不愿意去改变已经熟悉的东西。
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潮流是如此汹涌澎湃,让设计师不得不开始在思维上去接纳这种“新鲜的事物”,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新软件层出不穷,我们之前的认知开始出现混乱。究竟哪一种才是我们的心头好呢?没人能说清楚—直到现在,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不妨接纳这种“战国时代”的混乱局面,顺便把自己的思维调整一下,朝着更高的目标进发,比如如何借助这些百花齐放的工具,最终达到我们的设计目标。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也许做出令人心仪的设计稿比讨论该用哪款工具更值得被称赞。你喜欢哪款设计软件,用就好了,Photoshop这么多年依旧活得好好的,Sketch也是,而新工具依然层出不穷,比如这本书中要讲的新UI工具Figma。
Figma是典型的“云应用”的代表。在这本书中,我们重点来讲解Figma及与之相关的UI设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