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五”中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纲要》发布实施两年多来,主要目标和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重大举措重大任务进展顺利,重大工程项目扎实推进。
(一)主要目标和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标,并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方面提出了20项主要指标。总的来看,这些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基本达到预期进度要求,主要指标中有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有4项相对滞后。
1.4项指标超预期完成目标,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两年多来,《纲要》提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能源综合生产能力4项指标提前实现预期目标。202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2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5%,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87.9%,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为46.6亿吨标准煤,均超预期完成目标,提前实现预期目标(见表1)。
表1 “十四五”时期4项指标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经网课题组。
2.5项指标快于预期进展,有望如期实现预期目标
两年多来,《纲要》提出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森林覆盖率5项指标快于预期进度。其中,如表2所示,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为8.0%,高于预期目标(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快于预期目标进展;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4件),完成五年目标值增幅(5.7件)的54.4%,较时间进度(40%)快14.4个百分点;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3.12人)完成五年目标值增幅(0.3人)的73.3%,较时间进度(40%)快33.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24.02%,完成五年目标值增幅(0.9%)的91.1%,较时间进度(40%)快51.1个百分点,均有望如期实现预期目标。
表2 “十四五”时期5项指标快于预期进展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经网课题组。
3.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进展,有望如期实现预期目标
两年多来,《纲要》提出的GDP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进展。其中,如表3所示,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4.2%)高于GDP增长1.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年均增速(5.5%)与经济增长(5.7%)基本同步[2];城镇调查失业率(5.5%)基本符合预期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3年)基本符合预期进展;人均预期寿命(78.2岁)基本符合预期进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9亿吨)基本符合预期进展,均有望如期实现预期目标。
表3 “十四五”时期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进展
注:*表示人均预期寿命2022年数据缺失,此处采用的是2021年数据。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4.4项指标滞后于预期进展,实现预期目标有挑战
两年多来,《纲要》提出的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4项指标滞后于预期目标时序进度。其中,如表4所示,2022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2.5个)距离预期目标(4.5个)还有不小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2021—2022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累计降低2.8%和4.6%,分别为完成5年目标值降幅(13.5%、18%)的20.7%和25.6%,分别较时间进度(40%)慢19.3个和14.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速的降低和能源消费的增长;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6.5%)滞后于预期进展,主要原因在于,在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六项指标中,臭氧平均浓度2022年较2021年上升5.8%,臭氧导致的超标天数增加了2.1个百分点,大气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仍然存在。
表4 “十四五”时期4项指标滞后于预期进展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二)重大举措重大任务进展顺利
两年多来,《纲要》提出的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数字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文化、美丽中国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国民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民生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重大举措重大任务进展顺利、成绩显著。
1.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成效初显
《纲要》明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两年多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新步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人才创新活力激发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新优势不断塑造。
(1)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基本重组完成,已挂牌建成9家国家级实验室,超百家“省实验室”正式揭牌或启动筹建,126家实验室进入“十四五”重点建设名单,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超过240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不断优化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分两批对全国349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优化整合,最终191家获准纳入新序列。二是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创性、引领性研究能力。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高被引论文数排名保持世界第二位。重点研发计划79个专项全面展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1年资助13个、2022年资助16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原始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首次实现人体细胞发育过程“大逆转”,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三是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苏州在全球科技集群中分别列第2位、第3位、第6位。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展顺利。77个已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并投运35个,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四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光通信、高速铁路等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生物育种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多项“卡脖子”技术被攻克并实现产业化,核电机组关键部件实现整机国产化,腹腔镜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机(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深海采矿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并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展中国首次地外行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科技冬奥”保障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高水平参赛,科研攻关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一是多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将符合条件的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的比重超过77%,中央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企业参与或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占比接近80%。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万亿元,企业贡献超过80%的技术吸纳。截至2022年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达9119家,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达40万家,被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数量达到32.8万家,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超过1.4万家,覆盖95%县级以上地区。二是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平台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末,125家机构入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单。批复19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涉及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数字信息等关键产业,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辽中南等城市群。成立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联盟、铁路科技创新联盟、张江元宇宙创新发展联盟等科技前沿领域共性技术创新发展联盟。三是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中关村科技园、武汉东湖高新区等全国首批10家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试点成立,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以聚焦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3)人才创新活力激发机制不断完善。一是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世界顶尖科技人才加速涌现,2022年中国内地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增长到1169人次。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比例超过26%;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0%。二是科创人才培育激励机制不断完善。4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试点,央企广泛实施科研攻关“赛马制”,加大人才评价和激励力度,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增至36.7%,较2020年增加2个百分点。
(4)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是持续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并重组了科技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健全,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不断完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使命导向的科研院所管理改革等试点稳步开展。二是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更加健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优化管理机构,使知识产权从“保护”转向“运用”。加大力度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至2022年底已达到97家。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2022年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5.8万件,办理维权援助申请7.1万件,受理纠纷调解8.8万件。全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4868.8亿元,连续3年保持40%以上增长。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突破7万件,稳居全球第一位。三是参与国际重大科创项目。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与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工程。
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
《纲要》强调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两年多来,制造业竞争优势持续增强,完整产业体系和全链条产业链更加巩固,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并持续完善,产业向中高端稳步迈进。
(1)制造业竞争优势持续增强。一是制造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7.8%,占全球比重稳定在30%左右,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二是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取得突出成效。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全面推进。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巩固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取得新突破,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装备填补国内空白,中国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成功研制,国产四人雪车等冰雪装备实现零的突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三是重点区域产业集聚化培育成效显著。建设了445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2年,45个国家级集群总产值突破20万亿元,重点培育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近10亿元,集聚了规上企业2.5万家。四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占GDP比重超过13%。新能源发电装机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智能手机产量、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量等均位居全球第一;新一代移动通信、核电、光伏、高铁、互联网应用、基因测序等领域均具备世界领先的研发水平和应用能力;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数十个千亿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高端产业和重大装备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投产,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实现量产,光伏电池、组件产量全球占比分别达到90.3%和84.8%。
(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2022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1%和5.6%,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二是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不断加快。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物业等服务业加速发展,新消费助力消费提档升级,2022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5G网络建设速度加快,快递业务“进村”“进厂”“出海”深入推进。
(3)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并持续完善。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升级。5G网络建设全球领先,截至2023年8月累计建成基站313.8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5G、千兆光纤、移动物联网终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活跃用户数分别超过7.3亿户、1.4亿户、22.2亿户、7.6亿户。“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国家算力网络加快构建,算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建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卫星遥感系统已具备全球观测能力。二是融合基础设施加快布局。立体智能交通体系加速构建,无人码头、自动驾驶等交通运输新形态不断涌现,北斗导航加速在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等领域深度应用,港口和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成果显著。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到665万台,比2020年增长近3倍。三是创新基础设施加快优化。布局建设的7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了涵盖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的设施体系,布局建设200多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600多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四是交通强国建设稳步推进。高速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两年分别累计新增4250公里、1.6万公里、2300公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的港口群,截至2022年底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的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网约车、网络货运、共享单车、无人配送、自动驾驶、无人机等蓬勃发展;铁路货运量、水路货物运输量分别增长22.2%、79.6%,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铁路水路联运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民用运输机场新增13个,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加快形成,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约25个国家217座城市,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7.8万列。五是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全力推动煤炭增产增供、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油气增储上产,建成投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西电东送能力提升到3亿千瓦,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超过60%,全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2亿千瓦以上。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以上,全国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约560万台,有力保障了超过1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自主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大规模储能、氢能等一批能源新技术研发应用不断取得新进展。六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提速。国家水网工程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直接受益人口达1.76亿。建成349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整治近100万个取水口违规取用水问题。持续推动小水电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全面完成,3.4万座小水电站落实生态流量。基本完成85个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受益村庄4778个。
3.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更加巩固,国内国际双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
《纲要》强调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两年多来,国内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不断被破除,国内国际双循环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明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20年的74.7%提高到2022年的82.9%,强大国内市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效应不断显现。
(1)国内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不断被破除。一是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不断提升。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消费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印发实施,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文旅、家政、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二是各类资源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出台,北京、上海、广东等大数据交易市场,以及区域一体化产权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县城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三是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出台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实施,破除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成效显著;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商业设施和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2)国内国际双循环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一是进出口协同发展,国际市场布局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正式启动,首批敲定9个试点地区。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位,前两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外贸总值比重提高3.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加速出海,国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货物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关税总水平降至7.3%。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入扩展,服务贸易稳步增长,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两年累计达4.03万亿元。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取得积极成效。海南省已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自贸港建设步伐加快。二是利用外资大国地位巩固,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修订发布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1.2万亿元,引资规模依然保持世界前列,其中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引资大幅增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3)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明显。一是消费市场发展韧性强劲,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经受住新冠疫情冲击并呈恢复性增长态势,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保持在5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在44万亿元,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达12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2023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具体来看,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潜力有效释放,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前两年年均增长63.2%,2023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44.1%,成为大宗消费新增长点;以新服务、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为特点的新型消费发展较快,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发展;服务消费加快恢复,2023年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1.5%;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初见成效;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乡村消费品市场恢复较快。二是有效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1%,投资规模扩大至57.2万亿元。其中,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前两年年均增长4.8%,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2%,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制造业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前两年年均增长4.9%,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8%,制造业投资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较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优化完善民间投资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制造业民间投资2023年上半年分别增长15.6%、8.4%;探索建立多层次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REITs)市场,有效盘活存量资产。
4.数字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整体布局
《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两年多来,数字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网络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整体布局。其中,数字经济快速构筑竞争新优势,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速升级,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明显,数字生态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数字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1)数字经济快速构筑竞争新优势。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达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数据产量达8.1ZB,全球占比10.5%,位居世界第二。一是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取得重大突破。“芯片之母”EDA完成14纳米以上工艺国产化,国产操作系统厂商麒麟软件生态软硬件适配数量突破150万套,多个国产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参数达到千亿级,“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完成快速求解的速度比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的24次方倍,全球首创开放式架构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二是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云计算市场规模约44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近2200亿元,增速约13.9%。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第一大生产国,产业整体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工业设备5G连接率超过60%的项目占比超一半。三是产业数字化取得明显进展。2022年,工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达到24.0%,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60.1%、78.3%,全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6%,中央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7%,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40个。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达10.5%,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25.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农机应用北斗终端超过60万台套。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44.7%,全国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43.8万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13.8万亿元。
(2)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速升级。一是公共服务更加智慧便捷。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超过3/4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34.0%,远程医疗服务超过2670万人。全民艺术普及资源总库数字资源量达1258TB,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90亿人。二是城乡发展更加智能高效。智慧城市试点数量超过800个,有110座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累计部署117个数字乡村试点,建设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100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认定210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累计建设运营益农信息设施46.7万个,提供各类服务9.8亿人次。三是人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逐步清晰。全国96.68%的办税缴费事项实现“非接触式”办理。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43亿人,线上办公用户规模达5.07亿人,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4亿人,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4.53亿人。
(3)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取得积极进展。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已建设26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级政务数据平台、355个县级政务数据平台。二是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水平提升。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实现县级以上行政区域100%覆盖,乡镇覆盖率达到96.1%。截至2022年底,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已归集汇聚32个地区和26个国务院部门900余种电子证照,目录信息达56.72亿条,累计提供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服务79亿次。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排名保持全球领先水平。三是数字政务发展水平快速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90.5%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
(4)数字生态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初步建立。“数据二十条”创造性提出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逐步探索建立更为便捷且安全的跨境数据流动管理体系。二是政策保障环境更加规范有序。组建国家数据局强化统筹,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40余部,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三是网络安全保护能力持续提升。通过制定《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系统构建网络安全法律制度。四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序形成。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主持的国际标准已超过800项,其中数字人、端边云协同、数字视网膜、疫苗防控数字化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均为全球首创。
5.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两年多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序推进,各类经营主体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1)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各类经营主体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一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企改革3年行动任务顺利完成,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推动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董事会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更加稳慎深化,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约工作主体目标完成。三是国资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监管职责定位进一步明晰,监督方式持续优化,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全国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四是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等文件,央地持续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针对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前两年新增经营主体5795万户。五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政策加大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力度,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一是全面完善产权制度。产权市场交易额再创新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实施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推进,数据、知识、环境等领域的产权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二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行了顶层设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稳步实施,清单管理措施比制度建立之初压减64%,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三是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资本、能源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稳步推进。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2020年以来,自然资源部改革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大存量用地盘活的力度。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建设,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技术要素加速向生产力转化,着力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加快推动构建全国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北京证券交易所顺利开市、平稳运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实行,沪深交易所分别正式发布退市新规,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建立。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并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制度,建立电网市场化代理购电制度,推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四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实施。常态化反垄断监管不断完善,着力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在进行第三次修改,石油天然气体制、电力体制、铁路行业市场化等改革积极推进。五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断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面推动信用建设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推进。
(3)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财税金融体制。一是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基本确立。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纵深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二是税收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优化税种结构,完善税收制度,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成功建立,企业所得税制度深度优化,增值税制度逐步完善,房地产税被纳入立法规划,税务部门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三是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力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保障和维护国债市场安全平稳运行。实施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党和国家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印发,金融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数据管理体制、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政策跨周期设计、逆周期调节,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增强财政宏观调控效能,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组织开展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政策协同效应明显增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增效,减税降费成效明显。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相继出台,开展“证照分离”改革。三是基本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和治理机制。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显著提升,加大相关行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扎实推进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持续深入推进。
6.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纲要》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两年多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
(1)农业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一是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0.65万亿公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二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落实。确保18亿亩[3]耕地名副其实,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新增高标准农田2.47亿亩,累计建成10亿亩以上,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三是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更加有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60.7%提高到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自主培育的3个白羽肉鸡品种打破国外种源垄断,市场占有率超过20%;两把基因编辑“剪刀”(CRISPR-Cas12i、CRISPR-Cas12j)加快研发应用;大型大马力农机装备实现国内无级变速拖拉机从无到有的突破。
(2)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一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光纤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ps,农村网民规模达3.09亿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乡镇保险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消除2200余个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新改建农村公路36万公里,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超过62%,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约100万户。
(3)农业农村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序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小农户超过9100万户。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制逐步健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3项试点已取得重要成果。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基本实现省级全覆盖。
(4)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一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出台实施30多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约6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问题。二是继续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全国每个脱贫县都培育了2~3个特色主导产业,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较2020年增长33.5%。三是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2022年,全国有22个省份在45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实施了以工代赈,吸纳当地民众务工就业20.7万人,人均增收1.4万元。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民众中有劳动力503.91万人,其中475.98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约94.46%,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全部实现至少1人就业目标,并配套了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基础设施。
7.新型城镇化战略纵深推进,城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纲要》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两年多来,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城市品质实现提档升级。
(1)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新增291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非户籍常住人口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正式出台,在全国开展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规模大、新增落户多、基本公共服务成本高地区的支持力度。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资产收益权等抵押质押贷款业务不断拓展。
(2)城镇化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城市群主体形态更加巩固,都市圈建设步伐加快,7个都市圈发展规划相继获得批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实施,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提速,120个县及县级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稳步推进,20个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的“十四五”建设方案先后印发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向乡村延伸覆盖,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45。
(3)城市品质实现提档升级。城市公共卫生、防洪排涝、风险防控等领域补短板工作扎实推进,2021—2022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8099个,出台《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城市治理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全面启动国家、省、市三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进资源服务平台下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两个体系”不断完善,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2021—2022年,全国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约360万套(间),确保租房公募REITs落地。
8.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发展的平衡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两年多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加快形成。
(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印发实施,“三区三线”全面划定并分类明确管控要求,省、市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陆续编制出台,用地用海等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政策力度加大。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强劲发展的动力核,城市化地区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作用充分发挥,三大空间格局加快形成。重要功能性区域关键作用更加明显,农产品主产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能源资源富集区的能源安全支撑作用加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边疆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边境地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城市副中心加快高质量发展,京津冀三地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协同水平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力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污染治理“4+1”工程成效明显,干流全线连续3年达到Ⅱ类水质,“十年禁渔”进展良好,长江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粤港澳大湾区设施联通和规则衔接不断深化,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长三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发力的创新空间布局不断优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印发实施,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干流全线实现Ⅱ类水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段建设正有序推进。
(3)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西部地区发展协调性持续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效能进一步释放;东北地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2022年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0.87%;中部地区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印发为中部发展指明方向;东部地区创新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发挥,为其他地区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区域发展差距稳步缩小,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由2020年的1.67缩小至2022年的1.64。特殊类型地区的振兴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时代革命老区持续推进振兴发展,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城市转型深入推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生态保护补偿和区域间对口帮扶等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到2021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3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4)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推进。202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94628亿元,同比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海湾建设全面有序推进,我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彰显“大国担当”。
9.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取得积极进展
《纲要》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两年来,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改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基层,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完善。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加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标准推进,重点古籍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国际传播效能持续提升,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取得积极进展。
(1)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一是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取得成效,社会舆论主旋律更加强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加快完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建成并对公众开放。二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进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持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持续深化。三是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加强。文化遗产资源家底逐步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取得突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标准推进,重点古籍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果丰硕。四是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工程深入开展。社会舆论主旋律更加强劲,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先进典型模范评选工作稳步实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深化,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实施提高了群众文明素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迈上新台阶。五是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网上宣传走深走实,网络文化不断繁荣,道德建设持续拓展,网络生态明显优化。
(2)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一是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逐步加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初步构建,《伟大征程》《奋斗吧 中华儿女》《我们的四十年》等重大文艺演出成功举办,文艺生态更加积极向上。二是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基层。从国家到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构建,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开展,智慧广电工程进展迅速,“书香中国”建设全面开花。三是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格局逐步建立,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在44个国家设立46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其中共建国家32个;在18个国家设立20个旅游办事处,其中共建国家8个。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国际传播效能持续提升。2022年,人民日报39个海外分社向国外主流媒体推送覆盖13个语种的3000余件优质新闻产品,在1000多家外媒落地3.5万次。成功举办国际重大赛事。我国先后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以体育为场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生动展现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巨大潜力。
(3)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是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水平持续提升。5G、大数据、增强现实/虚拟(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广泛应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基层。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大鱼海棠》《舞上春》等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高清超高清电视加快转化,虚拟数字人提升电视制播效率。网络文学提质升级,2022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389.3亿元,同比实现了8.8%的高速增长。二是对外文化贸易实现大发展。文化贸易规模再上新台阶。2022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超过22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游戏、影视剧在国际市场异军突起。2022年,中国游戏在美德英等国市场占有率均超20%,《万国觉醒》《绝地救生》《原神》等爆款频出。网络文学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16部中国网文被大英图书馆收录,网文出海遍及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网文访问用户规模达到9.01亿人。三是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质升级。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2022年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805亿元,同比增长0.9%。国家文化产业园区布局逐步完善。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4家。四是文化和旅游融合逐步深入。“文旅+”新业态层出不穷,2022年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1134.7亿元,同比增长51.8%;带动市场规模5816.1亿元,同比增长52.6%。文旅优质产品供给持续增加,2022年新评定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5家、旅游休闲街区54家、滑雪旅游度假地12家,推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10家、首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53家、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12家、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98个。文化创意、非遗工坊、乡村旅游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底,各地共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覆盖450余个脱贫县和8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五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加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深入开展,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稳步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法规加速完善。
10.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纲要》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两年多来,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成果不断巩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1)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一是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加固。全国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经全部编制完成,全国计划编制的350个市级总体规划和2220个县级总体规划中超过90%已上报审批机关,且过半数已完成审查程序。截至2023年12月,已有青海、贵州、浙江、广西、内蒙古、吉林、河北、安徽、湖南、福建、山东、山西、江西、海南、宁夏、广东、江苏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获得批复。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15万平方公里,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完成造林11936万亩、种草改良942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5699万亩,草原超载状况逐步扭转,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超过3.9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2.26%,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0余年保持“双减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截至2023年10月,择优选拔了27个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正积极有序推进。河湖生态治理保护深入实施,完成整河治理108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5个,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区102个。二是初步建立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加强。《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正式印发,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设立了海南长臂猿、藏羚羊、东北虎豹、亚洲象、穿山甲等研究中心。三是初步建成符合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建立用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交易制度,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建设,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细化实化,在19个省份、15个流域(河段)建立起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环境质量改善成果不断巩固。一是污染防治攻坚迈上新台阶。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推进,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2022年平均浓度降低到29微克/立方米,首次降低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实现近10年来连续下降,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5%、6.8%。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降低3.9%、9.7%,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4%,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81.9%,重点流域水质进一步改善。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启动实施。二是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继续加强,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身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截至2022年,全国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超过1500座,污水管网约30万公里,垃圾焚烧处理厂超过500座,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到1.6亿吨/年。三是依法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组织开展“绿盾2022”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不断加大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全面排查生态环境领域各类风险隐患,2022年调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43起,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风险集中治理,完成全国1万余座尾矿库环境风险排查。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完成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三年行动。四是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建立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制定中长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编制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进工业领域提质增效,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五是持续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十四五”生态环境标准工作方案》印发,发布80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不断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积极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截至2023年9月,我国已将352.5万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范围。
(3)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一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行业和产品设备节能降碳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前两年,煤电“三改联动”改造规模合计超过4.85亿千瓦,其中节能降碳改造1.52亿千瓦;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4亿吨。国家节水行动持续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确定的2022年节点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全国单位GDP用水量下降7.6%。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2022年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461万亩。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共建设11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认定和发布全国首批258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二是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构建,确定北京等60座城市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提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再生资源已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三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构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至17.5%。2022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2022年铁路、水路货运量合计占比较2020年提高0.57个百分点。持续完善重点领域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绿色发展有关标准3000余项。四是依法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审批,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实落地。生态环境部等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运行。绿色金融加快发展。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绿色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11.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互利共赢局面持续拓展
《纲要》提出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来,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取得新成效,互利共赢局面持续拓展。
(1)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一是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修订发布。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金融领域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跨境收付金额达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在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上调至12.28%,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并稳居世界第一。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拓展到11个省市,国务院印发《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北京持续推进创新、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标志着服务业扩大开放进入新阶段。二是对外开放平台功能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布局逐步完善,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多次成功举办中外贸易展会,举办规模、签约金额屡创新高。三是区域开放布局逐步优化。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高地,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辐射中心取得进展。四是开放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首次使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进行制裁,建立健全全口径外债监管体系。
(2)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一是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稳步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累计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推进。重大合作项目建设获得成果,“丝路海运”持续扩容,“空中丝绸之路”进展较快,“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提速。中欧班列“十四五”以来累计开行近4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座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快速增长,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三是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丝路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建设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持续健全,2022年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占整体对外投资比重上升到18.9%。四是架设文明互学互鉴桥梁。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人文合作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实施。
(3)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多双边经贸合作务实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生效实施,建设性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金砖国家等机制治理合作。二是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初步构建面向全球的自贸协定网络,自由贸易区布局优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三是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以中国特色大国元首外交为引领,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可持续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全力支持全球抗疫事业。
12.国民素质不断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取得明显成效
《纲要》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两年多来,教育体系质量稳步提高,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国民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1)教育体系质量稳步提高。一是基本公共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2022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到89.7%、95.5%、91.6%、59.6%,135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率先攻坚。二是职业教育适应性持续增强。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三是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接续推进,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
(2)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一是公共卫生体系持续做大做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新冠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县级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区域布局更加均衡。截至2022年底,全国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万个。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增加到685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6亿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7.7%。三是全民医保制度进一步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更趋完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县域可及,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2亿多人。四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取得进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五是体育强国建设亮点纷呈。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4亿人。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主要健康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一是优生优育水平不断提升。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出台并实施。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其中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1,逐步趋于正常水平。二是托育服务行业发展迅猛。2022年,全国托育服务机构总数7.57万家,每千人口托位数2.57个。三是养老事业和产业取得多项突破。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提质扩容。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养老机构4.0万个,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6.4%,全国共有24个省(区、市)出台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1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
《纲要》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两年多来,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稳就业取得积极成效,收入分配格局更加优化,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保障稳步提升,促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1)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我国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文化体育与传媒、住房保障五大类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5.5%、14%、7.8%、6.4%和2.9%,合计占比达到46%以上。
(2)稳就业取得积极成效。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出台一系列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控制在5.5%左右,全国城镇两年半累计新增就业3153万人。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服务和保障制度加快构建。
(3)收入分配格局更加优化。2022年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2020年分别提高0.1个、0.2个百分点。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分别提高9.1%、14.3%。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超过4亿人,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收入再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
(4)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正式实施。生育保险扩大受保人群覆盖面,保障内容增多。
(5)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保障稳步提升。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未成年人福利与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新时代家庭建设展现出文明新风尚,残疾人教育和就业渠道持续拓展。
(6)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工作进展顺利,多元共治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14.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经济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纲要》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两年多来,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粮食、能源资源、金融等领域安全保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社会稳定和安全得到维护,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基础更加坚实。
(1)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不断完善,进一步从制度上强化了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持续健全,重要领域的国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持续增强。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
(2)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持续强化。一是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落实。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新建改造一批大型灌区,粮食产量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持续完善,粮食减损节约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国际合作走向新高度。二是着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水平。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能源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煤炭兜底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石油、天然气增储上产,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累计增长超过45%,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稳步提升,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点时段的能源供应总体平稳。三是稳妥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扎实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果断依法处置部分地方村镇银行风险,“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平稳处置一批大型企业债务风险事件,稳妥化解不法金融集团风险。P2P网贷平台全部退出经营,存量风险持续化解。研究制订并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案。积极做好受困房企风险处置,加大保交楼力度。
(3)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一是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问题得到整治,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动态达标。二是食品药品安全得到严格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得到改进和完善,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建立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和有机产品等在内的10种国家推行的认证制度。药品安全风险管控力度显著加大,构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三是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持续加强。国家生物数据中心体系初步建立,生物资源目录不断完善,生物安全领域国际合作更加积极。四是应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跨区域、跨流域灾害事故应急协同联动不断强化,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加强建设,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与能力得到加强,应急指挥信息和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体系正在构建,极端条件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巨灾保险制度基本形成。2022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20年下降23.5%。
(4)社会稳定和安全得到维护。一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持续健全。信访制度得到进一步优化,社会矛盾风险防控协同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持续健全。二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得到优化。扫黑除恶进一步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国门安全防控体系不断加强,国际执法安全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明显,2022年起诉暴力犯罪人数为近20年来最低。
(三)重大工程项目扎实推进
《纲要》围绕重点领域战略任务提出了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两年多来,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等要素跟着项目走,102项重大工程项目统筹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任务台账,加强调度监测,强化要素保障。截至2023年底,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96项进展符合预期,6项基本符合预期,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战略任务落实。
1.关键领域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1)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临床医学与健康等领域实现部分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基因与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打破多个世界纪录。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领域完成多个重大项目,“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并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海斗一号”连续万米深潜与科考应用成功。
(2)多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部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已竣工验收或投入使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实现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重大突破。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全面转入试运行。
2.四大领域制造业竞争优势凸显,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1)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高端新材料研发应用取得突破,C919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行,CJ1000A发动机试飞成功,首批36个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公布,北斗进入规模化应用、产业化发展快车道,新能源汽车半固态电池实现大规模量产,多项设备研发制造填补了国内空白。
(2)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健全。酒额铁路酒东段、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天津北疆港区C段集装箱码头、鄂州专业性货运机场4个项目已完工。川藏铁路伊宁至阿克苏、若羌至罗布泊铁路、日喀则至吉隆铁路、和田至日喀则铁路、上海经宁波至合浦沿海高铁、西部陆海新通道黄桶至百色、黔桂增建二线铁路、中卫经平凉至庆阳铁路、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9个项目前期工作均如期推进。
(3)重大低碳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金沙江上游苏洼龙水电站4台机组、下游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渤中A、B两个场址共9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最大规模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实现并网发电。山东海阳核电“核能+光伏”项目投运。闽粤联网工程投运。新型储能展开示范探索。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多段投产。
(4)多项水利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广东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顺利实现全线通水。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已开启试调水。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浙江朱溪、福建霍口、西藏拉洛、重庆观景口等一批大型供水水库建设加快推进。
3.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新增高标准农田2.47亿亩,累计建成10亿亩以上。2021—2022年,我国累计认定258个县(市、区)为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建成并试运行。首批72个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名单公布。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在长江、黄河流域建设65个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新增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2)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吃水难”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其他地区农村改厕工作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95%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
4.补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城镇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宁句城际通车运营,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年度任务超额完成。遴选两批共45个城市启动海绵城市示范工作,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弹性和韧性明显提高。全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已达100%。
5.边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边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边境地区振兴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边境城镇水电路气热网等设施持续改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基本普及。中老铁路、布伦口至红其拉甫公路、巴里坤至老爷庙公路、二连浩特至赛汉塔拉段改扩建公路等项目已开通运营。集安至桓仁高速公路于2023年9月末建成通车。新疆塔什库尔干机场、西藏日喀则定日机场、西藏山南隆子机场已正式通航。绥芬河机场完成例行校验和监视性校验飞行工作。满洲里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工程完工。磨憨、河口、瑞丽3个智慧口岸项目建设启动。
6.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入推进
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读物、党史通俗读物陆续出版。江西汉代海昏侯国、河南仰韶村、石峁3个考古遗址公园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竣工。《复兴文库》出版发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33项团体标准发布,已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11个省域中心和6个区域中心,11家文化机构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在国家图书馆发布。
7.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出台《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青藏高原、黄河、长江等9个专项规划,形成了“1+9”规划体系。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的“三区四带”,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完成修复治理面积350多万公顷。2022年,完成造林383万公顷、种草改良321.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万公顷。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2)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提升。全国共2.07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4.8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确定40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60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确定北京等60个城市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8.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提质扩容显成效,民生保障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
(1)民生保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各地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城镇义务教育学位500余万个。遴选确定了135个县区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工作。新增15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对口支援13所西部高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期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约1.2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乡社区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务。深圳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标准。
(2)持续优化服务关爱特殊群体。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康复设施、托养服务设施分别达到2263个、1200个、1076个。儿童福利机构持续向优转型。金民工程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启用。殡葬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殡葬设施和设备进一步完善。
9.粮食、能源安全发展能力加快提升,经济安全保障进一步强化
粮食、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国标准粮食仓房完好,仓容达到近7亿吨,粮食储备设施技术水平有效提升。武汉、泸州、盐城等一批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加速建设。重点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登上新高度。陕西榆林、山西晋北、新疆准东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研究加快。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基本建成坚强局部电网城市。辽宁、福建、山西等地建成电力应急指挥系统。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入实施阶段。
总体上看,两年多来,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重大冲击,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纲要》的实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这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领航掌舵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根铸魂、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