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童话:面纱后的科学家与科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在中国,对出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很多孩子而言,成为一名科学家是长大后的目标和愿望。比如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天文学家,于是对归属物理学科的天文学分支充满好奇,总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悉宇宙深处的奥秘。

而那些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的科学家,如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其所思所想乃至所作所为在孩子眼中充满了神秘的气息。以他们为主角的各类小故事更是让孩子痴迷得不得了。

一个孩子对于科学和科学家的认知原本就有局限性,而我们的书籍和杂志又对这些进行了更为完美的描摹和刻画,一代又一代,一轮又一轮,不断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出现,不断加深个人对于从事科学研究这个行业的憧憬和心灵上的投入,以至我读大学时,还对牛顿因树上掉落的苹果砸头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充满幻想,觉得即便有些夸张但还应该确有来历。

本人最终虽然没有成为科学家,但也算“修炼”成了学者,这些故事的神秘“面纱”才渐渐被掀开,所有的神奇故事和理性逻辑之间终于有了一个较好的融和。一方面,我们对于学者追逐宇宙真理的过程充满着对智力的挑战这一现实大体了解到了不少,明白每一步揭示真相的努力其实都充满艰辛,“很容易”云云是从来都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对那些来历不明的故事不再只是质疑和排斥,更不再简单接受。

平常人等如何理解科学和科学家?

其实很难!很多人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今天的一年级小学生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之外学习科学,对简单的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有初步了解,但想让大众理解科学的思维还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科普的工作要从繁到简,把深奥的科学道理用通俗的语言说清楚,在这个化繁为简的过程中,很多重要的甚至核心的内容或许会流失,甚至可能面目皆非。

大家可能都还记得爱因斯坦解释什么叫相对论的那个小故事:如果身边有自己喜爱的姑娘,就感觉不到时光流逝,但如果是夏天在火炉前,就会感到度日如年。这个故事背后的相对论自然不会如此简单,但是爱因斯坦不可能先从时间和空间出发,再讲洛伦兹变换,然后讲清楚相对论,这个过程必然需要多个课时才行。

所以,有从事科学传播的记者说,改变公众对科学的误解也是科学传播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与艺术、文学不同,要想了解各个学科最核心的内容,需要大量学科知识的积累,这样会让公众很难对科学知识本身感兴趣。但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倒是毫不客气地享受了科学带来的技术成果。

所以,误解是必然的。事实上,精确理解也不是特别必要,对于大众而言,知道科学思维的一些基本模式就足够了。

所以,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就要不断借用能被大家理解的各种身边现象来比喻,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与科学的沟通。

所以,我们把这本书的名字取为《科学童话》,希望大家能通过耳熟能详的科学故事和科学家的经历来进一步了解科学。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尽管上篇涉及一些科学人物,但还是以讲科学故事为主,从牛顿的苹果、炼金术的故事开始,又对几位科学家的生活趣事进行了讲述,包括他们没有结婚的原因及其背后的故事,以及牛顿与同时期几位科学大家之间的关系等。作为发明家的爱迪生是我们从小就“认识”的一位大科学家,他创立了一本普及性的学术杂志——《科学》。直到今天,学者们都期盼能够在这本杂志上发表论文。那么,电灯是否是爱迪生一个人的发明?他在商业上的影响力是否超越了他的发明?这些在平常故事里很少能读到的内容,我们希望在书里有一个简单的交代。

至于爱因斯坦,笔者认为他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在他的传奇故事方面也力争表述得更多、更立体、更全面,所以本书利用大量篇幅对其身后的一些小故事进行了讲述。爱因斯坦从小就非常聪明,虽然我们经常读到的文章里说他小时候并没有那么聪慧。第一,他做了两个丑陋的小板凳的故事似乎在说明他有点笨,但其实只能说明他在手工方面不太擅长。第二,有关爱因斯坦的成绩单,很多人说他小时候的成绩多为一两分,后来才有人辟谣说德国的给分是越低越优秀,和我们中国或欧洲其他国家的五分制或百分制完全不同。

两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居里夫人,她身上的故事当然也不少。刚开始很多媒体和书籍把她描绘成一个“贫下中农”的女儿,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居里夫人全名曼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她出生的家庭虽达不到豪门的程度,但也称得上中产家庭。居里夫人有过一段震惊欧洲的绯闻,差点儿影响到她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出身好坏或者是否有绯闻都没能影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过去,我们更倾向于把科学家塑造成没有世俗欲望的“完美主义者”,所以即便知道某些科学家有缺点甚至有较大的性格缺陷,还是愿意忽略掉这些内容,为尊者讳,为伟人讳,只把他们最优秀的部分展示给大家。这就很容易让大家误认为他们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无法达到其高度,科学家好像不食人间烟火、存在于琼楼玉宇的人。所以,对于居里夫人的故事,我们特地选取了几个鲜为人知的角度。

对于其他科学家的人生、事业、感情等方面的选择也大都遵循这一思路。霍金的患病与受伤,陈景润的木讷与中国人眼中格外传奇角色的打造,其实都有着非常符合人性的特点。

在本书中,希望能够通过对一位科学家“好”与“坏”两面的描写,让公众对科学家产生兴趣从而对他所从事的科学事业也产生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虽然国内的传记电影越拍越好,但充其量也只敢展现一些好“缺点”,比如过多时间和精力投身科学事业而忽略家庭、孩子等,真正的个性上的弱点或者为人处世上糟糕的一面还是尽量回避。

不过,随着大家对于完美人设追求的逐渐淡漠,一些有着明显缺点但在学术上确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形象会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我们眼中的科学家也会跟科学一样,逐渐摒弃不完美和不全面,而是随着岁月流逝而更加系统完整。

这正是我们写这本书的初衷。

陈 安

2020年10月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