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为了应对持续增长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国际能源署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应用作为应对大气污染、节能减排及能源危机等问题的有效方法。据测算,新能源汽车废气排出量与传统汽车相比能够减少92%以上[1]。因此,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广与应用,纷纷制定本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与战略布局,如德国出台的《国家电动汽车行动计划》、美国的《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计划》、日本的《新国家能源战略》、欧盟的《欧盟氢能发展路线图》等。此外,欧盟各国纷纷明确本国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如英国和法国政府计划到2040年禁售燃油车,德国联邦参议院则计划在2030年禁止内燃机汽车上路行驶,而欧盟全境有望在2050年实现禁售燃油车(1)。对燃油车的禁售也使各国政府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2013—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平均增幅50%以上,2018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年度销量达到2018247辆,全球累计销量超过400万辆。2019年5月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到2040年新能源汽车将主导全球乘用车和公交车新增市场(2)。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实现节能减排、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更是我国在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汽车集团考察时,就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被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联合编著的《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中,以“新时代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路与措施,并在报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属于国家战略布局(3)。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的致贺信中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符合我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4)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可追溯到“八五”期间启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工作,“九五”期间电动汽车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十五”期间启动《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之后连续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年)》《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文件确定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三纵三横”发展格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如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各类技术标准、推广试点示范工作、税收补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由此可看出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技术不够成熟、成本较高,与传统汽车相比缺乏竞争力,因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据统计,2001—2018年,我国政府颁布了221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而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从2008年的2393辆、2260辆极速增长到2018年的127万辆和125.5万辆,增长了530倍,且产销量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6]。从产销量来看,政策的实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不同类型政策对产业影响的着力点不同,对产业影响的机制也有所区别;不同政策工具组合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尽管有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政策效果评价以及政策内容分析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产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仍未明晰,产业政策特征对产业绩效影响的研究仍比较匮乏,产业政策评价中尚未关注公众的政策感知。在此背景下,本书基于多源数据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效果评价问题,重点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影响产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产业政策特征对产业链不同主体产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基于公众感知的产业政策效果评价。
1.1.2 研究意义
基于多源数据分析新能源产业政策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
(1)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价的研究范畴。本研究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特征量化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产业政策特征对产业链不同主体绩效的影响。将香农—威纳指数引入到产业政策特征的度量中,用以表征产业政策的多样性。此外,本书将协同学相关理论运用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协同性分析中,引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协同性测度模型,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协同性测度指标体系。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特征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模型探究产业政策综合性、多样性以及协同性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中、下游产业绩效的影响效果。
(2)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理,丰富产业政策研究的内容。由于产业链是产业各部门基于特定技术经济关联、逻辑关系及时空布局形成的链式关联关系形态,存在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交换。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对政策的响应度和接受度有所差异,因此有必要从全产业链视角分析产业政策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产业政策影响产业绩效机理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产业政策作用环境、政策主体,政策作用路径以及主体行为规则,构建产业政策作用机理仿真概念模型,最后运用AnyLogic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模拟,挖掘产业政策对产业绩效的作用规律,为完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3)构建基于网络信息挖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研究框架,为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提供借鉴。将产业政策的公众感知纳入政策效果评价研究范畴中,并基于公共参与理论和数据科学理论,提出基于网络信息挖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研究框架,该框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挖掘网络信息来分析公众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感知,通过该框架系统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的内容,包括公众感知一般特征分析,公众感知的重要话题、关注度分布以及对重要热点话题的情感分析。
实践意义:
(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产业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以及产业政策特征对产业链不同主体绩效的影响研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制定者优化政策工具、提升政策效果提供参考依据。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影响路径不同,影响特点不同,不同政策工具的组合协同产生的作用也各有差异。通过探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产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及产业政策特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中、下游产业绩效的影响,不仅可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其他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2)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升政策扩散效率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增强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的分析,可以了解公众对产业政策的关注内容、关注程度,挖掘公众对产业政策感知的重要热点话题,以及分析公众对产业政策合理性、必要性的评价和情感态度;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公众感知所呈现出的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