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利率是影响现代金融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和探讨中国二十世纪利率管理思想,对于完善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归纳和总结了中国二十世纪利率管理的思想变迁。利率管理思想离不开经济运行,它常常伴随并起源于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化。以思想史为线索,阐述不同历史阶段利率管理思想,梳理其中的经济思想线索有助于全面认识当时客观经济背景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现代经济学创立以来,特别是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以来,一直重视市场价格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这些理论内在地将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以调节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从而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受国外经济学说思想影响,“民国”时期利率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为西学东渐过程中具有留学经历的学者积极引进和介绍当时发达国家利率管理思想,并力求与国内经济形势相联系,限于当时政治体制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相关利率管理思想在实践中难以推行。西方利率管理思想的引入为中国传统的利率管理思想注入了活力,有的学者提出重视利率在筹集资金及其对战后重建的作用。除了上述先进性的利率管理思想以外,中国传统的利率管理思想,即钱庄利息、民间借贷以及国民政府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也涉及丰富的利率管理思想。
1949—1979年,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中国利率管理在总体上失去了其应有的市场调节功能。这一时期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应发挥利率对价格的调节作用,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涉及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利率管理思想研究与上述宏观经济管理热点问题密切联系,学界对利率管理思想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由利率作为经济核算和所得分配的工具过渡为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上述利率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奖者的学术思想之中。
未来中国利率管理将沿着深化金融改革的方向推进,围绕转型期利率市场化改革,整体协调推进利率管理市场化,不断在利率与货币传导政策、利率与汇率协调管理、利率与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突破,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为指南,努力发挥利率作为价格重要“调节器”的作用,促进其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