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视域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英美文学的学理思考

英美文学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本章是对英美文学的学理思考,包括文学理论概述、中西文学理论比较、英美文学研究方法论和英美小说理论发展研究。

一、文学理论概述

(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属于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重要分支,文艺学是研究文学的各个学科的总称,也就是关于文学的学问。文艺学有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这三者的研究对象、知识结构有着较大差别,文学史主要从纵向角度出发,重点考察文学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规律,系统分析与评价不同的作家、作品和成就,以及这些作家及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对文学史的影响,目的是寻找每个历史阶段文学和社会的关系与演变过程;文学批评主要从横向角度出发来阐述文学现象,对文学创作进行评价;文学理论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所有文学现象,目的是辨明文学的属性与规律,建立文学的观念、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文学理论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构成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以及文学发展论。同时,文学史、文学批评这两者与文学理论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即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基础,文学理论又能够引导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理论必须根植于具体的文学作品研究中,而没有一定的文学理论,也无法进行文学批评,无法编写文学史。

总体来说,文学理论就是对文学普通问题的理性思考。

(二)文学理论的特征

文学理论具有科学性、开放性、中介性以及实践性的特征。

1.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知识构成是完整的、理论逻辑是严谨的,这主要表现为文学理论的知识系统、概念范畴、行为范式以及研究方法是相对严谨且完整的。文学理论研究的是文学现象,因此其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逻辑严密,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对文学规律的探求以及人们对知识、真理的追求上。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特征不仅对人们提出了要求,还对文学自身提出了要求:要求人们坚持使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研究、总结文学实践活动,并能够透过文学现象来把握文学的本质;要求文学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能够解释文学活动的新发展、新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是要由文学活动实践进行检验的,文学理论发挥科学指导作用的前提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2.开放性

文学理论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文学理论的开放性主要可以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来讨论。

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文学理论一方面向过去的文学理论遗产开放,吸收前人的文学理论成果,以充实自身;另一方面,文学理论向现在和未来开放,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形成顺应时代的新的文学观念、文学研究方法与文学理论范式。也就是说,文学理论的发展是没有终点的,它会持续向过去、向未来开放。

从共时性角度来看,文学理论能够向各个学科与领域开放,涉及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文学理论是向各种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开放的,其不仅能够借助其他科学来丰富自身,而且能够影响其他科学。

3.中介性

文学理论是一种继发性的理论,是人们从原发性理论出发,解释、控制文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具体来说,文学理论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等来解决自身的问题,这就是文学的中介性。文学理论是桥梁、是枢纽,它的一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学现象,另一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原发性理论,这也正是文学理论中介性的表现。正是因为文学理论具有中介性,文学理论既受某种原发性理论的制约,也受文学现象的制约。

4.实践性

文学理论是对活动实践的总结,其出发点与基础是文学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性也是文学理论的重要特征。文学理论的实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活动;二是文学理论必须要经得起文学活动实践的检验。

有了文学活动实践,才有了文学理论。正是因为古希腊有深化、史诗、戏剧等文学作品,柏拉图才能写出《文艺对话录》,亚里士多德才能著成《诗学》;正是因为中国有大量优秀的诗歌、散文,才会出现《诗品》《文心雕龙》《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文学理论著作。

文学理论一定要能经受得住文学实践的检验,同时要随着文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那些从自然科学等生发、归纳得来的文学理论,就有着实践性的品质。如弗洛伊德用人的性本能来解释文学现象,提出了性欲升华说,实践证明,这种说法存在合理性,文学作品中确实有无意识干预现象,因此性欲升华说也被大众认可。

二、中西文学理论比较

中西文学具有特殊性与理论价值,对中西文学理论进行比较,能够使人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学的特点,进而有助于文学理论的发展。中西方文学理论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学观念的差异、文艺价值观的差异与形态的差异。

(一)文学观念的差异

从文学观念来看,西方传统文学观念重视模仿与再现,而中国文学观念则更重视表现与抒情。

“模仿说”是西方重要的理论,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重视文学和理论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达·芬奇等提出了“镜子说”,认为艺术就是现实的镜子。18世纪末,“模仿说”是西方文论的中心;19世纪,“模仿说”再次成为主流文论。“模仿说”深深影响着西方的文学观念,“模仿说”中重模仿与再现的特点也正是西方传统文学观念的特点。

我国古代文论重视表现与抒情。春秋时期,我国便有“诗言志”的说法,认为文学就是用来表述自身感情、思想的;汉《毛诗序》提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对“诗言志”的进一步阐述。魏晋时期,陆机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讨论了文学与抒情的关系;南北朝时期,刘勰提出“情者文之经”,把抒情看作文学的特征;清朝时期,袁枚提出“且夫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情”。由此可见,重视抒情和表现是我国文论的重要特点。

表现、模仿分别是中西方文论的特点和基础,以表现和模仿为出发点,中西方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从艺术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表现和模仿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彼此渗透、补充的,因为文学作品在对世界进行模仿时,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情感态度也必然会表达出来,作者在表达自身情感时,必然会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

(二)文艺价值观的差异

在文艺价值观上,西方文论重视文学的审美功能,中国文论则注重文学的教化功能。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学习就是为了“净化”自我,获得“精神享受”;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认为文艺的审美娱乐价值最重要,其次才是教育价值;康德和黑格尔提倡审美的无功利性,认为人在审美时,只要有了功利性,就会有偏爱,也就不是纯粹的审美了;席勒、歌德、雪莱、爱默生等都对文学的审美性质进行了探索;王尔德等发扬了文学即审美的观念。由此,文学的审美功能成了西方文学理论的主流价值观。

在先秦时期,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认为文学的价值是其具有教化作用,文学就是为政治与伦理服务的;汉《毛诗序》提出文学作品要“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歌创作要“发乎情、止乎礼”;之后刘勰、韩愈等提出了“文以载道”“文以明道”,认为文学就是传播儒家“道”的手段,重视文学的教化目的;顾炎武提到,“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日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同样也涉及文学的教化作用。由此可见,文学的教化作用是中国文学理论的主流价值观。

总体来说,中西方文论一个重视教化,一个重视审美,但是其差异并不是绝对的,中国的文学理论中也有审美的观念,西方的文学理论中也有教化的因素,只是西方更侧重审美价值观,中方更侧重伦理价值观。

(三)形态的差异

就形态而言,西方文论倾向理论形态,思辨色彩更突出;我国古代文论倾向经验形态,特点是具有直观性、经验性。

西方文论属于理性思维,要表现某种文学观念时,常常会借助一系列的文学理论范畴,或者由许多文学理论范畴组成一系列的命题。例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体系严谨、逻辑严密、分析透彻,具有理论思辨的特点;康德的《批判力批判》、黑格尔的《美学》也具有哲学的思辨性。

中国古代文论多是直观的感悟,文学理论大都是学者对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经验的总结,多是即兴的,并没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同时,中国文学理论在形式上常是用诗、意象等来表达的,如《诗品》《文赋》《人间词话》等,都是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与体会,是作者感悟式的批评。中国文学理论中常会用到神韵、气象、滋味等词,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概念,而是人对美感经验的把握,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

三、英美文学研究方法论

文学研究发展的方向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人对文学的研究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认知;第二,人对文学的研究是从知觉感悟到理性研究的;第三,人对文学的研究是从点评式的评论到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探索的。

文学致力于探求人的存在的意义、价值等,但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探求都是通过隐喻等形式隐藏起来的,这就需要对文学进行研究,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文学研究的方法是不同的,在每个时期,人们都希望在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方面能够有所突破,因为这样能够更加接近文学的本体。英美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的,西方文论经过了三次变革,变得越来越深刻。第一次变革是从古希腊到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这一阶段,在神性光辉之下,人们是无知且幸福的;第二次变革是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理性主宰着世界,人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但是也有许多困惑和不解,是苦恼的;第三阶段是19世纪至今,这一阶段“理性”崩塌了,人类所处的世界变成了“荒诞主宰的世界”。

观念上的变革导致了西方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改变。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多元化透视开始在西方出现,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美国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说。

艾布拉姆斯将所有文学的研究方法都纳入了他的理论框架中,他认为文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模仿论、实用论、表现论和客观论,其中模仿论即文学作品是对宇宙与世界的反映,实用论即读者对文学作用的理解和阐释,表现论是作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化,形成文学作品,客观论即只研究作品本身。根据这四个理论,西方文学形成了四种文学研究法:作家研究、作品研究、读者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作家研究指的就是从作家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作家的创作心理、创作历程等;作品研究就是从作品角度出发去研究作品的特异性,这种文学研究流派认为只有作品才是研究的主体,作家、读者、社会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读者研究即将读者作为研究的中心,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被阅读的作品只是半成品,被阅读过的作品,其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社会文化研究即从社会、文化等角度进行文学研究,这一研究流派重视文学和社会、文学和文化、文学和历史背景的关系。

从艾布拉姆斯的理论可以看出,文学批评理论和哲学是息息相关的,西方理论研究是具有浓重的自然科学研究特征的,其研究方法是科学的、理性的,研究思维是缜密的,因此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更高。

四、英美小说理论发展研究

同其他文学理论相比,英美小说理论产生相对较晚。18世纪时,英国小说产生,这时小说家会在自己的小说中发表对自己小说的见解,这是小说理论的雏形;19世纪时,英国小说的创作达到了顶峰,但小说批评理论仍处于准理论阶段;到了20世纪,小说批评理论才得到了发展,各种各样的小说理论专著开始不断出现,小说理论对小说的探讨也更为深入,从原本的对“情节”“人物”的探究拓展到对小说这一文体的探究。

亨利·詹姆斯是西方小说理论的奠基者与开创者,是英美小说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詹姆斯小说理论出现之前,英语小说理论处于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也被称为前詹姆斯时期。詹姆斯的小说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英语小说理论的开始。

(一)前詹姆斯时期的英语小说理论

19世纪时,英国的小说创作达到高峰,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小说批评理论的雏形。如当时著名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等在发表小说的同时发表过一些关于小说的理论;布尔沃·利顿在1838年出版的《论小说艺术》中的《小说的用处》一文中指出了小说具有道德功能、社会功能、预见功能、认知功能与愉悦功能这五种实用功能。

在19世纪,小说的创作虽然十分繁荣,但是当时的人们多认为小说是低级的体裁,小说的地位也相对比较低下,有的人甚至将小说叫作“滑稽传奇”或“散文写的滑稽史诗”。受此影响,这一时期的小说理论主要讨论的是小说的用处,主要目的是为小说这种形式辩护,保障小说的生存地位。另外,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人对小说的一些理论进行了研究,如研究小说的叙述视点、作者隐退等问题,但是研究并不系统、详尽且深入。

综上所述,18、19世纪是英美小说的准理论阶段,这一时期虽然有一些相关的小说理论研究,但是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真正的小说理论并未形成。

(二)詹姆斯的英语小说理论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他既有小说创作的实践,又有小说理论建树,并且建树卓著,是西方小说理论的奠基人和开创者。詹姆斯的小说理论重点有三个:一是对小说的本质认识;二是对小说叙述角度的讨论;三是明确提出了小说“有机体”的问题。

1.对小说的本质认识

詹姆斯认为,“小说按它最广泛的定义是一种个人的、直接的对生活的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印象都能够成为小说的材料,詹姆斯指出,作家必须要从自己的“印象”中选择那些典型的、全面的内容作为写作的素材。另外,詹姆斯还认为,要进行小说创作,作家必须具有“得寸进尺”的能力,这主要包括三点:第一,作家要具有依据看见的事物揣摩看不见的事物的能力;第二,作家要具有揭示事物含义的能力;第三,作家要具有依据模式来评价整体的能力。

在詹姆斯看来,小说就是虚构的,这也正是小说的本质。人的真实生活和艺术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作家选择“印象”进行写作,实际上就是把生活上升为艺术,将生活的真实变为艺术的真实。在詹姆斯看来,“真实感”是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的优点,如果没有了真实感,小说也就没有优点可言了。

总体来说,詹姆斯在认识小说的本质的同时也发现了作家能够依据自己的虚构能力使艺术产生真实感。

2.小说叙述角度问题

小说的叙述角度问题其实就是作者和故事之间的关系问题。詹姆斯在《使节》一书中提到,视角是“主要规矩”,他认为传统的第一人称视角会让作品的结构变得松弛,因此他主张限制叙述角度,或者使用单一角度叙述。詹姆斯还提出了“绘画手法”与“戏剧手法”,其中,绘画手法指的是所有事件都在某个人物的接受意识上得到反映,也就是第一人称的视角;戏剧手法是将读者放到事实面前,让事实来表述事情,也就是第三人称的视角。詹姆斯认为,借助限制视角的方式,就能够实现戏剧化的目标。

与此同时,针对限制视角的不足,詹姆斯还设计出了几种补充叙述的策略:第一,当视角人物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对读者产生正确的引导时,詹姆斯会安排一些人物,并从这些人物的角度来使读者了解到某件事物的多个侧面,他把这些人物叫作“lamps”(油灯),lamps的作用就是照亮小说中的一些场景和人物,以弥补限制视角的不足;第二,詹姆斯还在小说中安排“ficelle”(提线人物),即在作品中代替作者向读者提供必要信息的人物,如《使节》中的格斯雷德小姐,她是主人公的心腹,是视点人物倾诉的对象,也能为读者提供重要的细节。

总体来说,詹姆斯使用限制视角的方式来叙事,并采用“油灯”“提线人物”等手段来使其小说呈现出戏剧化的效果,成功使自己的小说实践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由此使英国小说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也使小说成为真正的艺术。

3.小说“有机体”的问题

詹姆斯是明确提出“有机体”问题的第一人。小说有机体即表明小说的故事和主题、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在詹姆斯看来,小说的形式与内容同样都很重要,他甚至认为小说的题材本身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小说题材的处理方式。基于小说的有机体理论,詹姆斯提出了三种实现小说统一性和有机性结合的方式:中心意识、场景系统、时间结构。具体来说,中心意识指的是小说中的视点人物,视点人物具有连接小说各个部分的作用;场景系统即建立多个场景的联系,使场景具有连贯性;时间结构指的是在进行小说创作时要在一个比较紧凑的时间内展现出复杂的情形,以激发读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