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1]
2023年2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公报显示:
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为10.51℃,为1951年以来历史次高,仅比2021年低0.02℃;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甘肃、湖北、四川和新疆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安徽、河南、湖南、江苏、江西、宁夏和青海为1961年以来历史次高。
2022年夏季,我国高温(日最高气温≥35℃)日数为14.3天,比常年偏多6.3天,为历史同期最多。四川东部、重庆、湖北大部、湖南、江西、安徽大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福建大部、陕西南部等地高温日数为40~50天,大部地区较常年偏多20~30天,浙、闽、川、渝等13省(市)高温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持续高温天气给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电力供应等带来不利影响,浙江、上海等南方多地用电创历史新高,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
2022年,极端高温事件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其中重庆北碚(45.0℃)、江津(44.7℃)、湖北竹山(44.6℃)等366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持平历史纪录。
2022年,我国共发生35次冷空气过程(含寒潮过程11次),冷空气过程和寒潮过程均较常年偏多,其中寒潮过程偏多6次。2月,南方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寡照天气,对农业、电力、交通造成不利影响;初春,北方暴雪、南方暴雨影响大;秋末冬初,两次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多地出现低温冷冻害和雪灾。
2022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06.1毫米,较常年偏少5%,为2012年以来最少;夏季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少;2022年,全国平均降水日(日降水量≥0.1毫米)为94.3天,较常年偏少7.4天,为1961年以来最少;七大江河流域中,辽河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全国共出现暴雨6383站日,较常年偏多2.5%。
2022年,我国旱情总体偏重,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华东、华中等地出现阶段性春夏连旱,长江中下游及川渝等地7月至11月上半月持续高温少雨,遭遇夏秋连旱。长江流域中旱以上干旱日数为7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与干旱相反的是,2022年暴雨过程频繁,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珠江流域和松辽流域出现汛情。2022年,全国共出现38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春末夏初“龙舟水”强袭,珠江流域出现汛情;6—7月东北地区雨日多、雨量大,松辽流域4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8月中下旬四川、青海等局地短时强降雨引发山洪,致灾重。
2022年,全国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1206.8万公顷,死亡、失踪296人,直接经济损失2147.5亿元。
[1]根据以下网址内容作者翻译:https://www.cma.gov.cn/zfxxgk/gknr/qxbg/202303/t20230324_539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