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蒙古部落的兴起
时间:12世纪~13世纪
对于“蒙古”一词的含义,有学者说是“银”的意思,又有学者说是“勇士”的意思,而最能为人接受的解释则是“永恒的部落”。据有关专家考证,“蒙古”一词由长生天以及他们部族象征的炉灶之火两个词组合而成,之所以称为蒙古,含有长生的、永恒的部族之意。
古老的民族
蒙古人最早以“失韦”之名见诸《魏书》,唐代称其为蒙兀室韦,辽、金时则以萌古、蒙古里、黑鞑靼等名见于记载。
蒙古人最初是以部落的形式散居在今贝加尔湖东南和黑龙江上游一带,12世纪时,蒙古部落分为两大集团:草原游牧部落和森林狩猎部落。前者人数较多,文化较高,畜养大批马、羊和牛群。他们以肉类和马乳为主要食物,不事耕植;后者人数较少,文化较前者落后,主要生活来源依靠狩猎和捕鱼,某些森林部落则驯养驯鹿,役使它搬运物品。他们常以毛皮换取草原游牧民的畜牧产品。
蒙古草原
氏族制度的渐衰
12世纪,蒙古部落的社会制度开始表现出氏族制度的特征。他们依照血缘关系结成大大小小的氏族,几个氏族组成一个部落(斡孛黑)。当时,较大的部落有塔塔儿部、泰赤乌部、克烈部、乃蛮部和蔑儿乞部。这时,生产上已有某种程度的分工。有了“铁匠”和“木匠”等,说明生产力有了新的提高。蒙古人经常以牲畜、毛皮等物品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人民进行物品交换。在这些接触中,吸收汉族的先进技术,加速了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12世纪后期,集体游牧(古列延)方式逐渐为个体游牧(阿寅勒)所代替。每户都拥有自己的畜群和帐幕。父亲的财产主要归幼子继承。所以,幼子被尊称为家主(额毡)。
私有财产的积聚,导致了贫富的分化,贫富分化使氏族成员中产生出显贵家族,其代表人物被称为“那颜”,意即官人、军事领主。他们利用自己的优越地位,把牧场和水源的支配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那颜”周围聚集一批“那可儿”(亲兵、战友),他们为“那颜”服役,“那颜”供给他们衣食,并分给他们战利品。此时的自由社员是主要的放牧者,少数奴隶充当家仆或放马人。
这样发展下去,蒙古族的氏族制度趋向解体,流血与动荡相伴而生。各部落为了掠夺牧场和财富,经常互相残杀。生产遭到破坏,各部落间的物品交换也不再如往日那样繁荣通畅。当时,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正处于强势地位,他们对蒙古部落不断地进行掠夺杀戮。内不团结,外受凌辱,蒙古人承受着空前的痛苦。此时,“那颜”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有了建立统一的蒙古国家的要求。这个历史重任落在了成吉思汗的肩膀上。
历史词典
《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是13世纪大蒙古国官修的史书。蒙古文读音是《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用畏兀儿体蒙文写成。《蒙古秘史》原本已佚失,现存惟一的完本是明初汉字音译本。1987年,中国学者亦邻真完成了该书的畏兀儿体蒙文复原工作。《蒙古秘史》主要记载了成吉思汗的祖先的谱系、成吉思汗的生平业绩以及窝阔台汗统治时期的历史,也有个别地方的内容涉及到窝阔台汗以后的事件。书中突出地描述了成吉思汗早年的艰难经历和他在战乱中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最终建立大蒙古国的过程,这部书含有12、13世纪蒙古社会状况的丰富资料,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史典籍。《蒙古秘史》中还保留了大量古代蒙古语的词汇和语法,是13世纪蒙古语的典范作品。该书用韵文和文学化描写手法写成,也是蒙古族的文学经典作品。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1162~1227),原名铁木真,生于部落贵族家庭。他的父亲(额赤格)也速该是大多数蒙古部落的首领,共有6个儿子,铁木真是长子。也速该领有许多属民和“那可儿”,他曾获得“把那秃儿”(意为英雄、勇士)的称号。也速该在一次外出途中被塔塔儿人毒死,铁木真时年13岁。铁木真依靠亲兵的支持,首先树立对本部落的统治,然后打败了塔塔儿部、克烈部、乃蛮部,终于结束了各主要部落长期分裂的局面。
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今蒙古国境内鄂嫩河)畔举行“库里尔台”(部落议事会)大会,公推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并上尊号为成吉思汗(“成吉思”为蒙古语,意为“如钢铁般坚硬”;“汗”,蒙古语意为“皇帝或国王”)。
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之后,首先建立了军政合一的行政机构。他把蒙古人民按万户(土绵)、千户(敏罕)、百户(札温)、十户(阿儿班)等单位编制起来。从这些单位中,大约能够提供万人、千人、百人和十人的军队。所以,蒙古国家的行政单位,也是军事组织。氏族首领成了直属成吉思汗的万户长、千户长或百户长。这些职衔是世袭的。成吉思汗共封千户(那颜)95人。同时,对各级“那颜”分予不等的封地。蒙古平民也分别固定在某一个千户长的管理之下,凡是任意从某一“那颜”转到另一“那颜”的平民都要受罚。
匈奴人狩猎岩画
这幅岩画发现于阴山西段的狼山中。狩猎对游牧民族来说也是一项生产活动。在阴山岩画中,表示狩猎的场面不少,且有骑射围猎的。这幅狩猎图,画了许多类动物,两人正操弓射中间的一匹野马,旁边还画有协助的人,应是准备捉野马的。匈奴人善于骑射,又有优良的马匹,马匹来源应与直接驯化野生马有关。
其次,组织护卫军(怯薛)。护卫军是从“那颜”或自由民的子弟中选拔的勇士。他们不仅是成吉思汗的亲兵,而且是一支常备军。成吉思汗依靠这些护卫军对蒙古人民实行军事统治。
辽河上游的农田
再次,制定法律。成吉思汗为了保护正在形成中的贵族阶层的利益,颁布新的法律(札撒)。法律中规定:杀人、窃盗、收留逃奴、决斗中偏助一人者处以死刑。成吉思汗任命一个最高“法官”,负责全国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审理工作。成吉思汗还着手创立本民族的文字,设立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任命“别乞”对各种宗教实行兼容政策。蒙古在成吉思汗手上得到了统一。
蒙古贵族为了夺取财富,各部落统一后很快走上了扩张的道路。1205年,成吉思汗率军开始进攻西夏。1209年,侵入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西夏被迫求和。1210年,蒙古开始伐金。1215年,攻陷金中都(今北京)。1218年,蒙古军队又转而侵入西辽故地。于是,成吉思汗的国境便与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国接壤了。成吉思汗在伐金的战役中,不仅获取大量的金银、绸缎和牲畜,还俘有汉族各种工匠、技师,他们中间有些人是火炮制造者。于是,火药武器传入蒙古,从而加强了蒙古军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