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归属
铠甲里的陈锡想知道楚汉最后的结局,是不是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样,迫切的想知道一切的事实。锡令铠甲使用“时间速闪”再次对周围的时间进行了加速,穿越了时间,跳过了安宁和平的时期。只过了几秒,就来到了几年后。
刘邦率领的汉军在垓下围住项羽。项羽夜间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在唱楚歌,以为他们已全部占领了楚地,当即带领几百名骑兵突围逃跑,全军因此崩溃。灌婴追到东城,项羽自杀。
楚地全部平定,只有鲁地没能攻下。汉王刘邦本想率领各路大军屠杀鲁地百姓,看在他们是在替主子尽忠守节,鲁国又是古代礼义之邦的分上,就把项羽的头颅给鲁地父老兄弟们看,鲁地军民于是投降了。
起初,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等到项羽死后,鲁地的人又为他坚守,因此刘邦就用鲁公的礼仪把项羽葬在谷城。
汉王还为项羽发丧志哀,亲自前去哭祭了一番才离去。封项伯等四人为列侯,赐姓刘,下令让被掳掠到楚地的老百姓都归还故土。相持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
“和书里差不多。”
随后锡令铠甲惋惜到:“其实项羽也是一位响当当的英雄,关于他的故事,流传最广的就是“霸王别姬”。
项羽是秦末汉初著名的起义军领袖,楚国贵族后代。他在秦朝末年的农民战争中崭露头角,特别是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消灭了秦军主力,从而奠定了反秦联盟的地位。项羽以其勇猛善战著称于世,被誉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曾赞美项羽,认为他生前是人中的豪杰,死后也是鬼中的英雄。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项羽英勇善战,但同时指出他在政治上的短视和刚愎自用。
楚国诸老将评价项羽为人凶残狡猾,在经过的地方无不进行毁灭性的破坏。
项羽在军事上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但在政治上显得相当幼稚。他往往凭个人情感做决策,不善于听取谋士的建议,这成为他建立稳定统治的一大障碍。
韩信曾评价项羽对待士兵的态度,指出他在生活细节上表现得慈爱和关怀,但在论功行赏时却表现出妇人之仁,缺乏果断。
项羽在推翻秦朝后,自封为“西楚霸王”,并主宰天下,大封诸侯。然而,由于他在战略上的失误和对人心的把握不足,导致其势力逐渐衰退。
项羽在关键的垓下之战中被刘邦击败,这与其在战场上的一贯勇猛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场战役直接导致了他的灭亡。
项羽虽然在历史上以失败者的身份结束生涯,但他的英勇事迹和悲壮结局使其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素材。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项羽的形象被重新解读,有时被赞颂为英勇无畏的侠客,有时又被贬低为鲁莽无谋的武夫。
项羽作为历史人物,其形象复杂且具有争议。他在军事上的英勇和战术才能令人赞叹,但在政治上的短视和处事不当导致了其事业的悲剧性结局。随着时间的流逝,项羽的评价依然活跃在历史研究和文化讨论之中,成为了永恒的话题。项羽是当之无愧的西楚霸王。要是他能早点醒悟,说不定就能赢。”
锡令铠甲惋惜完后长叹了一口气,乘着穿梭挺飞向了天空。恍恍惚惚间听到有人在说话。
“别做傻事了,忘记过去,做回你自己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影界的人是绝对不能相信的,烂橘子就是烂橘子!他要是能改,我只告诉你两个字:做梦。”
“这也许就是引狼入室的后果吧。”
“我只是让他认清自己。”
“原来这些老土的话还这么流行啊。”
“增强实力有什么用,一群没脑子的人在一起,你看看那个李炘南,什么时候坐下来认真谈论过”
“没有战略的队伍迟早会被打败的。”
“你连个小小的异能兽都收拾不了,已经没资格在这个队伍呆下去了。”
“以后我们走我们的路,你过你的桥,我们毫不相干。”
“你们很倒霉,因为你们抓的是我的妹妹;而我也很倒霉,因为我还要救一个没脑子的人。”
“无论发生什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自古以来,强者为王,要证明谁是强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分个高下。”
“当你有了权势与力量,要更小心的使用,去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是真金,就不怕大火的烧炼,只要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至于周遭出现短暂的风风雨雨,或是一时的困难险阻,你都可以当做是对自己的挑战,唯有经受住痛苦的内心磨炼,才能得到真正的脱胎换骨。”
“一个成熟的铠甲勇士,是不会被过去打败的,抛开所有的压力和杂念,忘记背后,努力向前。”
锡令铠甲感慨到:“最后的几句话真是太有哲理了。哦!不对,这是,时空错乱了吗?这些声音是从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