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苏格兰场
“什么?结束了?”
“是啊,罗斯柴尔德家族从中调解了。”
罗斯柴尔德家族?伦敦证券交易所战略规划部小组成员们惊愕地低声呢喃。
许多大型企业组织都一样,伦敦证券交易所也不仅仅只有盯着证券交易的经纪人。上次闹出大乱子的行政人员就是典型的例子。
其中,战略规划部和行政人员既相似又不同。他们不进行证券和股票交易,准确地说,是被禁止的。
但他们比经纪人更深入地研究股票市场。
市场的波动,股市的走向,这些未来会如何发展。
短期来看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长期来看是大英帝国的经济走向。
他们分析这些,并制定应对策略,这就是战略规划部的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他们来说,这次席卷金融界的英国银行和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较量,是……
“啊,真可惜。”
“是啊!该死,输了5英镑。”
“混蛋,那些押稳赢的家伙都赚了,这算什么乐趣啊!”
这真是难得一见的精彩好戏。
说实话……最近,是不是太无聊了?
自从上帝的恩宠,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陛下,印度女皇陛下,等等等等……即位以来,大英帝国的经济蒸蒸日上。国家钱多到什么程度呢?就连只靠挖煤矿度日的普通工人,都吃饱了撑的,吵着要投票权。
真是无论投资什么,只会涨不会跌的时代。
贝林斯银行?他们那些家伙就是赔钱的傻瓜!相信比利牛斯山脉以南的非洲人和食人土著通婚生下的杂种,不是傻子是什么?
当然,阿根廷原住民马普切人与食人文化盛行的奥尔梅克、玛雅、阿兹特克完全不同,但盎格鲁撒克逊人一如既往地傲慢无知。
总之,战略规划部都是这样的人才,他们比其他人更早一步掌握股市信息,但正因为如此,他们被禁止进行股票投资。所以他们怎么会不无聊呢?
只要有机会,就能瞬间成为百万富翁,却只能满足于做个拿工资的上班族。
当然,如果真的辞职,伦敦证券交易所获得的知识就会中断,成为无根的浮萍,还要受到苏格兰场的监视,那也只是镜花水月。
正因为如此,这次事件对他们来说,是金融界难得一见的巅峰对决。
天上掉馅饼,可以尽情享用的盛宴……却这么快就结束了。
“唉,我还以为能嚼上个半年呢。”
“没办法,罗斯柴尔德家族出手了。”
“啊,那些犹太金汤匙们,有什么好急着泼冷水的?”
“可是,这个怎么办?”
“嗯?”
战略规划部的一名职员拿着一封署名信。
职员们愣了一下,大脑短暂卡壳。
“啊,是那个吧?证券委员会要求向《文森特·比利尔斯》的作者索取资料的事?”
“嗯,但那个作家说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根据一些以及发生的事迹虚构的。”
“哈,就凭一点点简单的事迹虚构出这样的故事?”
“这就是天才啊。”
一些战略规划部职员感叹道,有人仔细查看了信件。
‘哼……不过,汉斯尔的亲笔信,说不定能赚钱?’
‘这次事件也不小,这样的话,根据内容,说不定能赚大钱……’
怀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查看了内容。
果然,正如前面所说,信中开头写道自己与此事无关,只是觉得事迹有趣,所以进行了再创作,但既然被咨询了,就会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
信的下面,写了他为什么这么说,以及他对股市操纵的看法。
是的,“看法”。
‘什么事迹设定和假设……写咨询报告像写小说一样。’
内容本身确实很有趣。
从人为抬高股价,使其看起来有上涨因素,然后高价抛售获利的股价操纵;到预先做空,故意以低价抛售股票,实际上是施压诱导恐慌性抛售;
先吸引预期收益的第一次投资者,然后通过广告吸引第二次投资者,再向第一次投资者支付股息(收益)等等……
做空和股价操纵势力本身是很常见的事。
即使是著名的万有引力大师(终身未婚这一点也值得一提),艾萨克·牛顿也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而卷入了南海公司的泡沫,最终一落千丈。
以及应对这些方法,也出奇地现实。让人觉得“这能用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就是巧妙地利用人类的欲望和不安吗?根据用途,完全可以有效。
甚至内容不是规范企业本身,而是更有效。
众所周知……企业本来就是稍微碰一下就会发作的麻烦家伙,但如何在不触动它们的情况下有效地引导股价?
如果用这个内容提交报告,这个月的特别奖金就稳了,如果运气好,还能升职。
“职业病吧?内容嘛,毕竟是小说家,没办法……”
但是,但是,即使是这样。
“……等等!喂!过来看看这个!”
与后面相比,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议题。
“这是……什么?”
“这,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吗?”
“不,不完全不可能。”
庞氏骗局,即金字塔式传销。
这种骗局最早出现在1920年,到了21世纪已经非常普遍,被轻描淡写地处理。
但在这个时代,1890年代呢?
这是最先进的。
甚至虽然是未来一个世纪后的事,但这种庞氏骗局曾导致一个国家彻底崩溃,这简直是惊世骇俗。
它激发人类最根本的欲望,通过持续的成功体验让人盲目。
用新加入者的钱来堵住上层资金的独特方式,只要把握好节奏,其维持力相当强。
这样维持下去……到达极限时呢?
卷走所有吸取的投资资金逃之夭夭。当资金链断裂的那一刻,瞬间就会崩溃。
就像蚂蚁地狱一样,人越多,破坏力和规模越大,简直是恶劣至极。
即使在已经熟悉这个概念的21世纪,仍然不断出现变形、应用这种骗局的案例,其影响力无需赘述。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伦敦证券交易所战略规划部停止了闲聊,匆忙聚集在一起。
然后认真地开始计算。
成功概率,通过诈骗能赚到的钱,以及在一个金融犯罪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国家发生这种情况的冲击力。
计算完毕后,战略规划部仿佛面对了恶魔的诡计,只能瑟瑟发抖。
“这……该死。”
“混蛋,为什么一个小说家会有这种想法?”
“安静,先把事情整理好!!”
如果不阻止,国家真的可能会完蛋。
即使他们懒惰而傲慢,他们也是伦敦的市民。
他们将自己托付给久违的爱国心和为民情怀,开始尽力制定阻止传销的方案。
一场意料之外的加班风暴开始了。
在这期间,萦绕在他们脑海中的只有一件事。
——汉斯尔……到底是什么样的作家?
另一方面,汉斯尔。
“什么?结束了?”
“是啊,已经送到这里了,抱歉。”
不,没什么好抱歉的。
韩率看着苏格兰场的警官递回他精心撰写的《声明_最终_FINAL_修改_二次_真正的最终稿》,连连摆手。
“话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已经好几次让我重新提交了。”
“啊,那个……那根本不是我们要求的……”
一位身材丰满、看起来很和蔼的中年警官挠着头说道。
看到他的样子,韩率也不知道该生气还是无奈,说实话,有点泄气。
没办法,声明书写了这么多次,只能这样了。
本来,韩率在这周的操纵嫌疑事件中绝对不是嫌疑人。
嫌疑人是英国银行,他只是个小说家。
但伦敦证券交易所委员会对韩率抱有“可能存在证据”的怀疑,并要求提供证据。
当然,根本没有证据。
韩率完全是根据雷曼兄弟的案例和财阀剧的俗套,加上他自己的改编,怎么可能会有证据?
韩率把关于未来的内容从声明中删掉,因为毕竟是公文,所以需要一些看起来像样的内容,于是他把一些关于股价操纵的常识大致写了进去。
但这些家伙,不知道哪里不足,“这里有点不足”、“这里再详细点,嗯?”,不断要求修改。
他人生中最严格的责任编辑,他的硕士论文导师,都没有这样要求韩率反复修改!
而且,这些家伙的要求毫无意义地抽象,韩率根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所以,最后韩率气得把情况大致设定了一下,写了案例模拟发了过去。
而且,为了防止他们再找茬,他还加上了最近想到的其他内容……
“我真的很抱歉,也请向汉斯尔先生转达我的歉意。”
“不,我们也知道警官们很辛苦。”
苏格兰场在中间传话,真是辛苦了。
事实上,这些家伙也因为调查英国银行行长或前任行长家而忙得焦头烂额,因为嫌疑还不确定。
对了……韩率不知不觉总是遇到这位警官,他似乎把韩率误认为是“汉斯尔的跟班”,也就是跑腿的。
他并没有失礼,反而在等待期间让韩率搭车,还帮忙安排各种事情,所以韩率也就没在意了。
韩率不知道,也没有否认。
“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是伦敦证券交易所和中央银行行长闹翻了吗?”
“嗯……其实是机密。”
警官抱着胳膊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嗯,汉斯尔先生也应该知道,所以没关系。总之,他们和解了,所以上面命令我们取消所有的调查。”
“和解?”
“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大人物来了。”
“啊……”
韩率立刻明白了,是米勒先生出手了。
说实话,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什么要插手这场混乱?
如果韩率是那些贪财的犹太人,他会趁机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但他们却插手了,这意味着像米勒先生这样……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级别”相当的人,请求他们介入。
真是的,平时不说,背后却这样帮忙,真是感激不尽……
看来得找个好柳木,做个板球球棒送给他。
“那么,我可以走了吗?”
“嗯?啊,是的。辛苦了,拿着。”
警官临走前给了韩率一些零花钱,让他买点零食吃。
韩率一直觉得他把自己当成未成年人,现在看来……是确定了。
不,虽然这个时代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看起来很老,但韩率多大年纪了,给他这些?他知道韩率现在赚多少钱吗?
“谢谢!”
嗯,虽然是这样,但接不接受这是另一回事。
“呵呵,是的,也请转告作家先生。”
“知道了。”
总之,和苏格兰场保持良好关系也不错。和国家权力搞好关系,对小市民来说不吃亏,不是吗?
就在韩率笑着准备离开伦敦警察局的时候。
“这位先生?”
一个熟悉,或者说是很久没见的脸出现在那里。
“啊……医生?”
以前在酒吧遇到的那位医生。
他正走进伦敦警察局。
“真是,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