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大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王者之师

新兵营训练如火如荼,城南军工作坊更是忙的热火朝天。

孙恺从淘客商城买了上千只机油大铁桶,这是没良心炮的炮体。

几十名随军匠作待在作坊内制作炸药包和木柄手雷,一个多月时间,制作出五百炸药包,三千手雷,看上去不少,其实也不多。

很显然,孙恺打算死守滁州城!

孙恺暂时没有扩张地盘的意思,如今元军以徐寿辉、刘福通和芝麻李为首要剿杀目标,有这时间,孙恺为啥好好苟着?

非得把自己暴露在元军视线当中,舍弃来之不易,整饬兵马的机会,妥妥病得不轻。

更何况,孙恺很清楚,他的时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长。

按照历史记载,再过两个月,元军会攻破徐州并屠城,芝麻李的起义军从此彻底消失在元末逐鹿的浪潮当中。

随后元军会兵进濠州……

而今孙恺虽与郭子兴分道扬镳,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郭子兴的女婿,甚至某种意义上,他还隶属于郭子兴义军一脉。

那么濠州告急,孙恺救还是不救?

不救必为天下人所不耻,当然,孙恺可以不要脸……

一旦救援,大明军必然进入元廷视野,引起元廷警惕。

说到底,元廷现在为止还没在乎满地的叛乱,徐寿辉也好,刘福通也罢,在元廷眼里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乌合之众。

对元廷而言,剿灭叛乱,肃清天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可大明军不一样,军容齐整,军纪森严的大明军一旦出现在战场,只要正面击溃元军,元廷必然忌惮,视孙恺为大敌,届时,百万元军围攻滁州,一如高邮之战时候元军百万围剿张士诚。

隋唐为何一定要灭了高句丽?

因为高句丽不是游牧文明是农耕文明,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并擅长传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旦中原势衰,高句丽趁机内侵,高句丽未必会被华夏文明同化,相反,很有可能会消灭华夏文明,以高句丽文化取而代之。

这才是真正的敌人!

现在孙恺考虑的问题是集庆,也就是后世的南京。

集庆是江南财赋重地,一旦夺取集庆,辐射整个江南,元廷的经济命脉会被彻底切断,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直接破产都有可能。

如果注定会引起元廷重视,那么拿下集庆,或许才是最佳选择,间接还能将张士诚消灭于萌芽状态。

此刻,大明军位于城中琅琊山下的精锐营前,一位文士看着营门前迎风飘扬的两面长旗,驻足肃立。

左侧长旗有联‘伐无道,诛暴元,杀尽不平方太平。’

右侧长旗则是‘平四夷,讨不臣,逐鹿重开大汉天。’

营地周遭无数绣着日月的大旗,迎风招展,猎猎生风。

如果孙恺在,定能一眼认出这中年文士是和他在萧县天门寺有过一面之缘的李善长。

去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等豪杰于颍州起义,号称‘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李善长知道天下将有大变,故而前往颍州,然而还没见到韩山童,韩山童便已被俘,旋即被杀。

刘福通逃窜后,李善长认真思索,最终认为靠神佛之说,聚拢信众,终非长久之道,认为刘福通就算能成事,最多也就一张角。

八月徐寿辉造反,迅速拥兵十万,李善长觉得可以投奔,然而同样没见到徐寿辉之时,便得知徐寿辉称帝建国……

李善长认为,元廷实力虽然依旧雄厚,但各地豪杰纷纷举义,元廷左支右绌,终有一天会被赶出华夏,可徐寿辉这蠢货竟然急不可耐称帝,那么元廷必然会不遗余力伐之。

简而言之,随着烽火遍地,暴元终究会被赶出华夏,然而亲手葬送大元的绝对不可能是徐寿辉,因为箭射出头鸟,徐寿辉必然会成为其他豪杰崛起路上的踏脚石。

心灰意冷的李善长决定继续观望,回家乡定远路上路过萧县,也知道孙恺举兵造反,不过他并未在意,只是没想到在天门寺外竟会和孙恺偶遇。

李善长并不看好孙恺,原因很简单,孙恺的兵太少……

乱世逐鹿,兵雄是基础,李善长自然知道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然而区区三四千兵马,就算精锐,又如何能成事?

而且,孙恺还是郭子兴麾下……

孙恺离开钟离,进兵滁州,李善长分析认为这是郭子兴的意思,毕竟郭子兴只有濠州一座孤城,一旦元军大举来攻,濠州难守,那郭子兴便连退路都没,岂不只有等死?

可孙恺一战夺滁州,麾下兵力暴增两万!

李善长得知这消息之后,对自己的分析产生质疑,毕竟实力滋生野心,孙恺拥兵两万五,城外大营日夜喊杀声不绝,显然是在强练新兵,想将一群乌合之众锤炼成精锐之师。

如果孙恺麾下真有两万五精兵,那么别看郭子兴的兵力是其两倍有余,定远军也绝非大明军的对手!

强军在手,孙恺会奉郭子兴为主?

李善长来到滁州,待了大半个月,耳闻目睹大明军种种,看着大明将士宣扬的口号,还有在城中游弋,却对百姓秋毫无犯、童叟不欺的大明将卒,李善长终于明白,大明军乃王者之师,孙恺乃真正的乱世王者!

于是,决心半下的李善长来琅琊山大营,他要见见孙恺,好好谈谈,以此来下定决心。

“军营重地,禁止擅闯。”门口执勤兵将李善长拦下。

李善长微笑:“在下李善长,和你家大统领在萧县天门寺有过一面之缘,不知能否替在下通传?”

执勤兵跟另一位执勤兵对了眼神,道:“且稍候,咱去通报。”

孙恺很快得到消息,微微有些讶异,他确实和李善长有过一面之缘,甚至当时还起过拉拢的心思,不过当时李善长似乎并没有投效的意思,便也没当回事。

毕竟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不过现在历史上跟萧何齐名的人物想见他,没准还有投靠的意思,孙恺自然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