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母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书法故事

在一节书法课上,白胡子老师在我们练习写字的时候,给我们讲了一个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给人的启发太大了,它说明不管学什么本领,都不是那么容易的,都是要付出时间和辛勤的。

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是这样的: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有个儿子叫王献之。王献之从小就跟着父亲一起练字。有一天,王献之觉得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就对他父亲说:“爹,我再练三年的话,写出来的字就能像您写得那样好了吧?”王羲之听了没有回答。

王献之的母亲听了,摇摇头说:“孩子,你还差得远呢!”王献之又问:“那五年总该行了吧?”母亲还是摇摇头,说:“还不够呀!”

“那究竟写多少年才行呀?”王献之有些不满地问道。他父亲王羲之走到窗口,指着花园中间的大水缸说道:“如果你能写完这十八缸水,字也就好看了。”

王献之下决心要露点本领给父亲看。他天天照着父亲的字练笔画——点、横、竖、撇、捺……一点一点地练,一笔一笔地练,就这样,足足练了两年。这天,他拿着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他父亲王羲之看了看没说话。他又拿给母亲看,母亲点点头说道:“嗯,这些笔画有那么一点像样。”

王献之回到书房继续练,每天只练“亅”。两年后,他把自己写的“亅”拿给父亲看。王羲之还是什么也没说。他又拿给母亲看,母亲点点头说:“这‘亅’有点像了!”第五年,王献之开始练写整个字了。练了两年后,他把写好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拿来翻了翻,看到有个“大”字,就随手在“大”字下加了一点,还是什么话也没说。

王献之又把自己写的字拿给母亲看。母亲把字放在桌子上,一张一张看了三遍,最后说:“我儿子练了那么久的字,只有这一点像羲之啊。”

王献之走近一看,傻了眼。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就是父亲加在“大”字下面的那一点啊!

王献之闷闷不乐地走出家门,不知不觉地来到城门口。他看见有位老婆婆在烙饼,只见她烙好一张饼,就用竹筷挑起,然后从肩膀上方往后面一扔,一下子就扔进背后的竹筐里。那竹筐里的饼堆得整整齐齐!

王献之惊讶地问:“老婆婆,您连头都没扭一下,怎么能把饼扔得这么准,堆得这么整齐啊?”老婆婆笑了笑说:“因为平时扔多了,熟练啦。”

王献之听了,觉得很惭愧,心想:别说是父亲了,我连老婆婆都不如呀。于是他连忙跑回家,一头扎进书房,安心练字,越练越起劲。

有一天,王羲之来到书房,悄悄走到王献之身后,想要偷偷拔掉他手里的笔杆,可是笔在王献之的手里一点都没松动。王羲之开心地说:“好儿子,你写字终于有手劲了,再这样练下去,你一定能超越我的。”

王献之在父亲的教诲和母亲的鼓励下,更加努力了。后来,王献之终于写完了十八缸水,成为了我国一位著名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