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旮旯神童降世 瞌睡爷隐示天机
一山民进城,见一人在路边摆摊,地上铺着一块破布,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相面、算卦、看风水”。摊主满嘴唾沫星子正和一个人喷得玄乎。山民好奇,便蹲下来听。摊主见山民好听这个,便问山民是哪里人。山民说了,摊主立即做惊讶状,连连说道:“哎呀,好!好!你那里可是好地方呀!你那里的山头都是圆的,养出来的人都是良民。”山民说:“山头是圆的就出良民?还有这种说法?”摊主说:“可不是嘛!山圆的地方出来的人都聪明,要是三尖八棱的那种地方,只能出傻子、聋子,要不就是刁民!”山民听得好奇心起,回去后,有意识地看了许多山区地貌,又看了一些风水方面的书,思来想去,知道摊主说的这个现象和风水有关。风水中按照五行相配学说,圆形的山头属于土形,而尖形的山头属于火形,五行相生相克,火是生土的。莫非,是尖形山头的“火”把“吉祥”都让给了圆形山头的“土”不成?想到此,山民笑了,他知道,摊主说的现象,恐怕主要还是圆的山头屯土多,而且大都土质肥沃,草木茂盛,足以让人良好生存。而三尖八棱的那种地方,石多土少,草都不生,哪里还能养出良民来?
山民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家乡也还真是那么回事。自己家乡的山,山体圆润,地阔土肥,历代人在此居住,代代相传。长久以来,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是人们眼中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这块风水宝地,位于太行山南部的深山区内,是一处巨大的山间盆地,名叫“侯兆川”。侯兆川四面皆山,山上松柏森森,植被茂密。尤其是那西部的山峦,雄伟陡起,气势磅礴,而且连绵不断。圆圆的山体,矗立的山峰,一年四季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这西部山峦之间,散布着零零星星说大不大、说小也真小的村庄,大的几户、十几户人家,小的一户人家便是一个村。
在这零星的村庄中,有一个稍大点的村庄,有二十几户人家,全是李姓。二十多家的房屋,参差不齐地散布在一处“凹”形山坡上。山坡上有着大小不等的层层梯田,梯田周围还是山。村里的人们,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恬淡平静的山村农家生活。
这就是那个山民的家乡、民间传说故事中因金牛寺而得名的“金牛寺村”。
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夏天,这个极为普通的山村发生了一件不太普通的事。
接连几天的阴雨连绵,间或吓人的疾风暴雨,终在一天的上午戛然而止,红红的日头露出顽皮的笑脸,向人们频频致以善意的微笑。
从东方悠悠飘来一团紫色祥云,临近村子上空时,陡然射出一道金光,没入一户李姓人家。
只听“哇哇”几声啼哭,这家喜添一个男娃。
娃娃呱呱坠地后,便迅疾睁开眼睛,像个大人似的看看这个,瞅瞅那个,逐个注视在场的人,眼里好像有深深的故事,脸上却露出纯纯的笑容。
在场的人感到惊奇,瞅着婴儿怔怔地看。婴儿笑,他们也笑,大家去逗婴儿,越逗,婴儿就越笑,好像和大家早就“哥儿俩好”一般。
娃儿的爹爹惊异之中带着欢喜,匆忙去给娃儿的爷爷、奶奶报喜。爷爷、奶奶听了娃儿不寻常的举动也感到惊奇,因为他们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娃儿的爹爹征询娃儿的爷爷,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爷爷是个中医,算是文化人,人们都称他“先儿”(当地土语,称医生或有文化的人为“先儿”),算是见多识广的。他想了想,说:“从前咱金牛寺一个娃娃非常聪明,因常在轿顶山上放牛,大家就都叫他‘山娃’;咱家就在轿顶山下,也是轿顶山的孩子,借人家的吉兆,就叫‘山子’吧!”娃儿的爹一听,觉得甚是,立即说给娃儿的娘。娃儿的娘也欢喜非常,连声说好。
实际上,爷爷有一个疑惑:他看到娃儿诞生时,天上来了一团紫气,来得这么巧,难道和娃儿诞生有关?后又一想,不管有关无关,这紫气反正是吉祥的,来到咱家就是好事,人们不是常说“紫气东来,祥云西去”吗?于是就想到了与“紫”谐音的“子”字,取名“山子”。
“山紫”?“山子”!多年以后,人们才明白,紫色祥云的映照,倒真的是与山子有关。
轿顶山下的神秘大地上,一个神童来到了人间。
山娃诞生
一年之后,山子牙牙学语。
一次娘教他念自己的名字,念过几遍后,问他:“你叫个啥呀?”
山子口齿清楚地答道:“山娃。”
娘心里“咯噔”一下,嘴里“娘嘞”一声,吃惊地怔在了那里。
山娃娘迷信,她知道娃儿的爷爷给娃儿起名字时借了山娃的吉兆,心想我教他的是“山子”,他咋就说出个“山娃”呢?他又没有听说过山娃的传说,莫非他的前世与山娃还有什么瓜葛不成?和家里人一说,家里人都惊异非常,觉得这娃儿有点蹊跷。
村里人知道这事后,联系山子的诞生奇事,风传山子就是山娃再世。时间长了,干脆就说“山子就是前世的山娃”。
山子被传成了神童。
金牛寺村不大,人也不多,这孩子就成了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闲话主题。每当山子娘抱山子上街时,女人们便会围上来,左瞅瞅,右看看,嘴里“啧啧”个不停。
有的说:“我哩娘吔!啧啧!这孩儿浑身都透着灵气,你瞧那俩眼儿,水灵得像两颗熟透的葡萄。”
有的说:“娘嘞!有灵气不说,还有一身的贵气哪!你瞧那俩耳朵,贴着头皮长,‘支耳娘娘抿耳官’(当地谚语。意思是,女子的耳朵向两边张开,俗称招风耳,是好耳朵,意谓能挡住背后的闲言杂语,成就女子的贤惠品德。而男子的耳朵贴着头皮长,抿在头皮上,是好耳朵。“对面不见耳,问是谁家子?”言外之意是能耳听八方,掌控天下,能成就男子汉大丈夫贵人品德)哪!一瞧就是个贵人,长大肯定是个当官的。”
还有的说:“那鼻子好有福气哟!左右看看像切竹,上下看看像猪胆,一脸富贵相,以后不做官也会发大财的。”(切竹、猪胆:形容鼻子,所谓“横如切竹,悬如猪胆”。切竹,像一刀切断了两根竹子那样整齐的两个鼻孔。猪胆,像猪胆那样的鼻子,肥溜溜的,即所谓“悬胆鼻”,俗称“猪胆鼻”。当地人认为,这样的鼻子主荣华富贵、钱财无忧、大富大贵之相)
一个外号叫作“驴大脚”的外村婆娘(本姓吕,因为脚大,人品又不好,所以人们叫她“驴大脚”),抱着个孩子,正好这一天来村里闲串。这个婆娘一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她听得别人对山子是一片赞扬之声,而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渐起嫉妒之心,撇了撇嘴,想找个毛病。想了几圈,也没啥毛病可找。等山子娘走了,就嘟嘟囔囔地说:“做官要咋的?发财又要咋的?屙点屎照样是臭的,到头来还不是和我们一样都是要死的?”
众人一听,一齐啐道:“呸!呸!呸!乌鸦嘴!说点啥不好,偏偏说这败兴话。真是的!”
驴大脚见大家大眼儿、小眼儿一齐向她瞪来,群起而攻之,自知理亏,迈开两只大脚,“刺溜”溜了。
村里有个李大爷,是个传奇式人物。八十多岁了,读过不少书,年轻时出过家,懂得不少佛教的道道儿。后来还俗,回到家乡务农了。他平时不大说话,说话时不睁眼睛。说话时不睁眼睛就不睁眼睛吧,走路有时也不睁眼睛,走着走着就睡着了。睡着了,就拄着拐棍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时间长了,人们就喊他“瞌睡爷”。“瞌睡爷”喊惯了,真名叫个啥反倒给忘了。你别瞧他说话不睁眼,又是轻易不说话,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一旦说出话来,可是很有琢磨头,细思细想,很有分量。虽然很有分量,他自己却始终是“天不语自高,地不语自厚”的,因此人们对他都很尊重。有人见他长年累月地在瞌睡,反而比别人更聪明,就打趣说:“瞌睡爷的能耐都在瞌睡上,看他好像在瞌睡,却啥事都知道,这都是瞌睡的功劳。”不说吧,这世上有些事是有点奇怪,同样一句话,瞌睡着闭着眼说出来,就好像比睁着眼的人说出来更让人相信。“不睁眼儿说出来都比你强。”有人在蔑视谁时,往往说这么一句,并捎带给他一副“瞧你不睁眼儿”的表情。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瞌睡爷的“瞌睡”,不是在瞌睡,而是在思索,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而瞌睡爷是“两眼一瞢松,比谁底儿都清”,那都是思索的结果。
一次,几个娘儿们见瞌睡爷在街上眯着,就七嘴八舌地围了上去:“瞌睡爷,咱村出了个能孩儿,老先儿家的孙子,你见过吗?”
瞌睡爷很少和娘儿们说话,这次却破例睁了一下眼睛,但随即又闭上,意味深长地说:“哦!见过。能享傻人福,自是能孩儿。”
娘儿们听不懂这话,接着刚才的话说:“瞌睡爷,那孩儿看上去可真是聪明得很呢!”
瞌睡爷没说话。
瞌睡爷
见瞌睡爷不说话,就又问:“瞌睡爷,你说是不是呀?”
瞌睡爷仍是不睁眼,似睡非睡,没头没脑地说:“能快活就快活,能逍遥就逍遥,我就活个不知道。”
娘儿们蒙了,不知是啥意思。
但有人灵活,边想边说:“那倒也是,啥都知道了,人就活得没意思了。人就是活个不知道嘛!别问了。”
瞌睡爷知道有人明白他的意思了,于是念经似的说:
聪明不智慧,智慧不聪明。
聪明又智慧,倥偬过一生。
娘儿们更听不懂,伸伸舌头不吭声了。
此话传到村里,村人也是懵懵懂懂。
有人去问他:“瞌睡爷,啥是个‘空葱’(倥偬)呀?葱不就是空的嘛!‘空葱’是说啥哩?”
瞌睡爷见他把“倥偬”说成了“葱”,就似笑非笑地敲着那人的头说:“啥个葱呀!敲你个疙瘩!”
那人捂着头,蒙了,问:“瞌睡爷,啥意思呀?”
这回瞌睡爷没笑,一下一下敲他的头:“疙、疙、瘩、瘩。”
那人不问了,大家都蒙了,都在想:“疙疙瘩瘩”是说啥哩?
有人老于世故,疑惑地说:“是不是说这孩儿一辈子‘疙里疙瘩’?咋了?山子以后过得不顺哪?”
吔!都说山子聪明,咋会“疙里疙瘩”过一生呢?
瞌睡爷说:“江湖路远,山高水长。人这一辈子,长着哪!难说。”
后来直到山子成年,坎坷半生,有人忆起瞌睡爷的话,才恍然大悟:
“这瞌睡爷,不瞌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