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2章 阻挠
金灿灿的阳光肆意挥洒,温暖了卢阳的整个府邸。
只可惜温暖的阳光无法穿透墙壁映照入室内,室内只能点起烛火,烛火的光辉,映照出卢阳等人忧虑的面容。
卢阳沉默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明白众法家官员的担忧,法家在秦国的统治地位早已根深蒂固,如今嬴政推行“内儒外法”,无疑是动摇了法家的根基。
然而,卢阳也清楚,嬴政的决定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但无论如何,他不能眼看法家的影响力被削弱,更不能让儒家轻易占据朝堂的主导地位。
“诸位,陛下推行‘内儒外法’,虽有其道理,但我们法家多年来为秦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岂能轻易被取代?”卢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瞬间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
“卢大人,您是说……”一位官员试探性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卢阳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虽然李斯丞相已经明确表示支持陛下,但我们绝对不能就此放弃,任由儒家分割我等手中权力。”
卢阳顿了顿,目光如剑般扫过在场的众人,声音愈发低沉而有力:
“诸位,法家在秦国的根基是无数先辈用汗水和智慧铸就的。
从商鞅变法到如今,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六国,靠的正是法家‘以法治国’的理念。
如今陛下推行‘内儒外法’,虽有其考量,但我们不能让儒家轻易动摇我们的地位。”
他站起身,缓缓踱步,继续说道:“李斯丞相虽已表态,但他也是法家出身,我相信他不会轻易背弃我们。他应该是不方便出手,所以,我们必须主动起来,联合所有法家官员,共同抵制儒家进入朝堂。”
一位年长的官员起身,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卢大人,陛下推行‘内儒外法’,显然是有意平衡朝堂势力。我们若强行抵制,是否会惹怒陛下?”
卢阳冷笑一声,眼神中透出一丝不屑:“怕什么?我们法家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难道还怕陛下不明是非?
再者,儒家那些迂腐之辈,只会空谈仁义道德,哪里懂得治国之道?若让他们主导朝堂,秦国的根基必然动摇。”
他猛地一拍案几,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法家的官员遍布朝堂,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让陛下看到我们的力量。
从今往后,凡有儒家之人入朝,我们便以‘法家治国’为由,坚决抵制!”
众人被卢阳的气势所感染,纷纷点头附和。
一位年轻的官员激动地说道:“卢大人,我愿听从您的安排,誓死捍卫法家的地位!”
卢阳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好!诸位,我们先从朝堂上的小事做起。
若陛下还有提拔儒家之人的意向,我们便以‘法家治国’的理念为由,联合上书,驳斥其提议。
同时,我们还要在朝堂上强调法家的功绩,让陛下看到我们的价值。”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朝堂之外,联合各地的法家学者,撰写文章,宣传法家的理念,驳斥儒家的学说。
让天下人都知道,秦国的强盛,靠的是法家的智慧,而不是儒家的空谈!”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纷纷起身,齐声道:“愿听卢大人差遣,誓死捍卫法家的荣耀!”
卢阳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好!从今日起,我们便开始行动。让那些儒家之人知道,秦国是法家的天下,绝不是他们能轻易染指的!”
夜色更深,烛火摇曳得愈发剧烈,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朝堂之争增添几分紧张的气息。
……
一辆马车在秦国的大道上缓缓行驶,向着咸阳城郊外的涼山村而去。
马车的车轮压过石板,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嬴政和李斯坐在车内,车厢内空间虽狭小,却布置得颇为舒适。
嬴政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思绪飘远,而李斯则闭目养神,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嬴政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转过身来,直视着李斯,忽然出声问道:“李斯,你觉得卢阳等法家官员会如何阻挠‘内儒外法’的推行?”
嬴政自然知晓内儒外法的推行会触动法家的利益,即使在朝堂上他压下了法家官员的反对声,但法家官员肯定不会就此顺从的。
必然会在背后阻挠“内儒外法”治国理念的推行的。
李斯作为法家官员的主心骨,肯定清楚法家官员会采取什么手段来阻挠“内儒外法”的推行的。
李斯闻言,微微一怔,自然清楚嬴政为何会这个问题。
他沉思片刻,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卢阳等法家官员的阻挠手段可能多样,但臣以为,他们主要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他们可能会在朝会上继续提出异议,利用法家学说的影响力,试图说服臣和陛下,强调法治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对儒家学说可能导致的软弱治国的担忧。
第二,他们可能会在民间暗中散布言论,挑起民众对儒家学说的误解和偏见,以此来削弱‘内儒外法’在民众中的基础。
第三,法家官员可能会利用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对儒家学者进行排挤,甚至在地方政策上设置障碍,使得‘内儒外法’在地方实施受阻。
第四,他们可能会寻找机会,通过弹劾或诬陷支持‘内儒外法’的官员,以此来削弱陛下在朝中的支持力量。”
嬴政听后,沉默不语,车厢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坚定而有力:“李斯,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臣明白。”李斯恭敬的回复。
李斯知晓嬴政的意思是什么,无非就是让他全权去处理法家官员的阻挠事宜,保证“内儒外法”的推行。
‘看来我还得去点醒一下卢阳等人才行,免得不必要的流血与牺牲...’李斯暗暗沉吟一声,随即目光投向窗外,陷入沉思中。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的声响在寂静的道路上回荡。
……
涼山村。
马车在涼山村的村口缓缓停下,车轮的最后一转带着一丝回响,标志着他们此次行程的到达。
嬴政率先从马车中走出,目光扫过这片变化多样的村庄,心中涌起一股庆幸。
庆幸苍天眷顾大秦,赐予了大秦一个来自后世的先生。
李斯紧随其后,步伐稳健,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会面的思考。
侍卫们迅速下车,分布在四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确保陛下的安全。
这时负责守卫涼山村的蒙毅,也带着守兵过来迎接嬴政。
蒙毅见到嬴政,立即跪地行礼,声音洪亮:“参见陛下!”
嬴政微微点头,示意蒙毅起身,问道:“蒙毅,先生此刻在忙些什么?”
蒙毅站起身,恭敬地回答:“回陛下,先生现在正在耕种。”
“耕种?”嬴政脸上掀起一丝诧异。
“陛下,臣不是寻找到先生来时丢失的行李箱了吗!”蒙毅随即向嬴政解释:“先生打开其行李箱后,发现箱里种子还完好,便兴起了耕种之心。”
“原来如此!”嬴政听罢,明了地点了点头。
赵实的行李箱被找回来时,嬴政就在现场,只是当时他的注意力都在追回“逃跑”的赵实身上,并没多在意那个行李箱。
而且,行李箱是赵实的东西,嬴政就算好奇里面有什么也不会擅自打开的。
只是让嬴政没想到的是,赵实前来山区支教居然会携带种子,如今更是干起了耕种之事。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转向李斯道:“李斯,赵实不仅学识渊博,还亲力亲为耕作之事,实为难得。我们去看看吧。”
“遵旨。”李斯应声道。
蒙毅在前方带路,嬴政和李斯并肩而行,侍卫们则保持着警惕,跟在后面。
一行人穿过村庄,向着村北的荒地而去。
不久,他们便来到了一片开阔地。
赵实正穿着粗布衣裳,头戴斗笠,手中拿着锄头,在开垦的田地里辛勤劳作。
他的额头上挂着汗珠,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嬴政见到这一幕,心中不禁对赵实更加敬重。他走到田边,轻声唤道:“先生。”
赵实听到声音,抬起头来,见是嬴政,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准备行礼。
嬴政却上前一步,扶住了他,笑道:“先生无需多礼,朕听蒙毅说,先生正在耕种行李箱内的种子,不知先生要种的是什么?”
“回陛下,我要种的是后世的一些蔬菜!”赵实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青椒,小米椒,还有土豆。”
“后世蔬菜?青椒?小米椒?土豆?”嬴政听后,露出好奇表情,随后便问赵实:“先生,不知这几样蔬菜,味道如何?”
赵实微微一笑,解释道:“陛下,青椒口感脆嫩,微带辛辣,适合烹饪时增添菜肴的风味;小米椒则更为辛辣,可用来调制酱料,增加菜肴的层次;
至于土豆,它是一种淀粉丰富的食材,既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烹饪成菜肴,口感绵软,十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