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这个公子有点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0章 来人,让董卓知道知道疼

刘雨薇抹了抹脸上的泪痕,“都是华儿,自从来了幽州,他就没有在家里好好吃过一顿饭,总在乡间溜达,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他总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也是因此,他才能制定出田地的分包制度,鼓励开荒,禁止土地买卖,女儿不过是跟在他的身后,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刘虞点点头,又摇摇头,长叹道:“古人云,知子莫若父,我却一点儿都不了解老二,一厢情愿地遵循着‘立长不立贤’的古训,回头想想,幸好华儿有手段,若是把幽州交给老大手里,又是一片生灵涂炭,死了也好,罪有应得吧,只是苦了你,受了那样的惊,担了那般的怕,为父做梦都没想到,那个逆子竟然能做出那等事。”

刘雨薇轻声道:“都过去了,父亲,当时,是华儿砍下了刘和的头,但人不是他杀的,华儿做不出那种同室操戈的事情,是爱儿杀的,华儿砍下他的头,也是为了保住爱儿。”

刘虞压在心口上的一块儿大石头,总算落地,呢喃道:“竟然是这样。连爱儿这样一个和他从小一起长大,险些私定终身的女子都不愿意让他活在这世上,可想而知,老大多遭人恨,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一世英名,险些就被老大毁了。”

刘雨薇默不作声,在当时,她只觉得天都塌了,连门都不愿意出,还是看着来莺儿、杜瑾瑜、幽兰那些姑娘忙忙碌碌,还有华儿时不时给自己写信回来,才觉得人生还有奔头。

刘虞道:“华儿去酸枣会盟后,我和你母亲就一直在山野之中转悠,百姓们到处都在传你和你弟弟的故事,我们也是后知后觉,你弟弟凭借一己之力,撕开了朝廷的那块儿遮羞布,如果不是为父曾经横加阻拦,你弟弟在洛阳打的,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王氏道:“为娘一直和你父亲推演酸枣会盟的战争线路,幸好华儿将董卓拿了,否则,他一定会逃到长安,届时百姓流离失所,天下诸侯起事,国将不国。可是很多细节,为娘和你父亲都不知道,可不可以和我们说说细节?不是你父亲不担心华儿会不会有危险,而是,你父亲,和华儿身为皇室宗亲,都注定以身许国。有些东西,只能藏在心里。”

刘雨薇从怀中将刘华的信件铺开在桌面上,道:“自从酸枣会盟以来,司隶局势波云诡谲,各路诸侯勾心斗角,孙坚抢走了传国玉玺,若不是有华儿一人,不知道几人称王了。”

刘虞将刘华的信件一封一封地仔细研读,看到了最后一封,他皱起了眉头,道:“都这个时候了,朝堂之上,还在玩弄权谋之术,现如今,有华儿坐镇,应当重整朝纲,华儿一走,又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朝廷,怎么镇得住天下诸侯?”

刘雨薇道:“现在朝廷敕封父亲为太尉,其目的就是想借父亲之后制约华儿,华儿的意思是,上阵父子兵,我也琢磨不透,他想让父亲怎么做。”

刘虞道:“雨薇,你与华儿一路征战,对天下局势,比父亲看得清楚,你觉得为父当如何?”

刘雨薇目光炯炯,道:“先皇册封女儿为郡主,其深意就是为了给父亲封王,用来制衡宦官、外戚和氏族,当太尉,官太小了,而且您也不能进司隶当朝官,要是能和朝廷要一个汉王的称号,您和华儿父子联手坐镇北方,这个天下再怎么闹腾,都是大汉的天下。”

刘虞考虑起来。

王氏忽然道:“华儿有没有说,小皇帝的秉性、文治武功如何,能不能担起大任?若是撑不起这个天下,北方稳定,但乱世还是乱世。少帝被毒杀,刘协这一支可只有他一个人了。”

刘雨薇眼睛明亮,母亲大人出身大族,看天下大势,有时候确实比父亲更长远一些。

刘雨薇有时候自己也在想,让华儿代替刘协这一支当这个天下的皇帝,可是她不敢说,谋朝篡位,会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刘虞道:“皇帝还小,若是能做到亲贤远佞,还是有机会当一代明主,我不能进洛阳当人质,让他们掣肘华儿,北方总督已经足以震得住北方四州,我修书一封给朝廷,建议他们让华儿兼任太尉,黄琬和杨彪二人,都可以当太傅。”

王氏深以为然,道:“雨薇,把你父亲的意思给华儿说说,看看他的意思。”

此刻,刘雨薇很开心,父亲母亲终于愿意站在华儿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然而,刘华不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宫廷斗争,不需要刘虞做什么,人心肉长的,他说到底还是心疼姐姐,想起父母形影相吊,心里也不是滋味。

所谓家和万事兴,他不过是想经营这个天下的时候,顺带着经营一下家庭。

以后自己不管做什么,能得一个根正苗红的名头。

此时此刻,他要拿董卓开刀了,一定好好折磨一下这个老牲口。

洛阳城外高台,皇帝身居主位,文武官员立于两侧,刘华在主审位,外围是赵云等五支军队把守,再外围是前来观看的百姓。

这个天下,没有一个人对董卓不是恨到牙痒痒。

以董卓为首的大大小小八十多口人,被绑在高台上,老东西一脸横肉,眼睛乱瞟,尽是恐惧。

历史上,这人不是奸雄,不是枭雄,是个彻头彻尾的恶人,欺软怕硬,现在也只是想求饶。

但是他哪里开得了这个口?

刘华在桌案前正襟危坐,赵该伺候笔墨。

“董卓,估计你在梦里都在将我刘华碎尸万段,可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还是白给了我!”

董卓的眼珠子乱转,仿佛在搜寻着逃脱的言辞。自黄巾之乱平息以来,他未曾立下丝毫功劳,却凭空捞得朝廷的恩赐,全凭一副谄媚逢迎的本事。

此刻,他心中竟又萌生出向刘华摇尾乞怜的念头,只是环顾四周,人群簇拥,他还是自封的相国,摆不出卑微姿态。

刘华厉声喝道:“董卓,你胆大包天,擅行废立之事,弑君杀后,排除异己,纵容手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百姓苦不堪言。你这般荒淫残暴,纵观华夏千年史册,又有哪一朝哪一代出现过你这等禽兽不如之辈?董卓啊董卓……”

董卓这才说道:“这世间本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大不了一死。”

言辞挺硬,可惜语气很没有底气。

“好一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论调,好一个大不了一死的豪言壮语!你当真以为我刘家已无人,只剩下一个年幼的皇帝任你欺凌吗?”言罢,刘华猛地一挥手,厉声道:“来人,让董卓知道知道疼!”

刘华早精心布置了一场对董卓的终极审判。赵该明白刘华的意思,指挥手下将董卓身上的衣物逐一剥去,直至其袒露无遗。

随后,一张粗粝的渔网被紧紧缠绕在董卓的身上,无限收紧,将皮肉勒成一块儿一块儿的。

在一旁,摆放着各式各样锋利小刀,还有特效止血药。

刘华翻遍华夏酷刑,还是决定凌迟这个牲口。

他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董卓这样的人最终结果是怎样的,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