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砍晋商一刀
暂时放下兵事,崇祯又接着将徐光启说的黄册的事情提了出来。
“郑哥,黄册这一事情怎么解决啊。在现代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郑想一听崇祯说的问题,便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
崇祯想让徐光启推广番薯,结果徐光启却告诉他推广过了,百姓不肯种。
然后才将黄册的事情一股脑的捅出来,这才让崇祯头疼的问题。
郑想想了想,平时网上冲浪当喷子的时候也看过很多关于大明黄册收农税的问题。
农税收不上来,军饷开支又不断上涨,最后又不断地在田亩里加征辽饷。到最后的时候一亩地最高收了十二厘的辽饷。
这些辽饷严重地增加了穷人的负担,这也是明末时期百姓不肯种田,流民四起的主要原因。
“小朱啊,黄册的事情确实难以解决,毕竟你已经没有强权手段去清丈真实的田亩。”
“但是你要认清一点的就是,黄册的弊端已经证明了大明根本不知道在向谁收税。”
“事实上各地田产基本上已经到了富人、宗室以及士绅手中,而士绅、宗室是有优免权的,通过一些特殊手段可达到不用交赋税的程度。大明通过黄册收田税其实是在向没有田地的穷人征税。”
“即便你大明从太祖时期订立的农税比例很低,只有百分之三左右。但是这么多年下来,穷人的地变少了。这就是为什么你大明的田税越来越难收,越收越少的原因。”
“而大明田税无法公平地分摊开来,全部强加在穷苦农民的头上。再加上大明征收辽饷,又在每亩地上强收十二厘的银子,可想而知穷苦农民的负担有多重,这些和你大明太祖皇帝设定较低田税比例的初衷背道而驰。”
“而且中国百姓历来遵循只要吃饱饭就没事的原则。现在各种灾害频发,穷苦农民的收入不足以承担如此严重的税收比例,所以宁愿抛弃田产,也要当流民。”
崇祯一听郑想说的问题,连忙站起来,小声地反驳道。
“我,我继位以来辽饷是每亩九厘银子,也没有继续加征啊。”
郑想当然知道崇祯刚接手大明,还没有来得及增加各种税收。
但是后面大明朝廷没钱可用,还不是把辽饷比例升高,还特意加了剿饷和练饷。
“小朱,你想想大明现在的辽饷够用吗?就算勉强够用,那么这次后金入关之后,关内的防线还要不要修复,钱还够不够用?所以最后你不得不再向穷人头上加派税收。”
“可以看出,你大明税收的结构就是不合理的。怎么将穷苦农民当作征税的主体?要知道在我们现代都已经没有农税了?”
崇祯一听现代的新中国已经没了农税,连忙起身。
“现代已经不收农税了?那国家税收从何而来?”
郑想摇摇头,现代税收方式你大明压根就实施不了,了解过后又能如何。
“现代的国家税收跟你说了也没什么用处。你只需要知道你大明税收结构中不合理,征收的目标人群不平均。”
“小朱,在你大明的税收的结构中,没有提高商税、盐税、关税等等这些税收的比例。而是单一的提高农税的比例,这是不行的。”
“就以你大明一户自耕农家有十亩地来说,年收入大约二十石粮食。”
“按照你大明现在的粮价,年收入大概有多少银子?”
崇祯作为一个勤政的皇帝,当然知道粮价,北方粮食价格高的接近一两一石,南方低的时候大约半两银子一石。
虽然不知道郑想举例想要说明什么,但是还在心中盘算了一下一户农民的年收入。
“这户人家大约能年入十到二十两银子左右。”
郑想点点头,这一户人家在风调雨顺的年月里确实能勉强达到这个收入。
“那假如这户人家在黄册上被登记有二十亩地,那么按照你大明的征收田税的标准,该收多少银子?”
崇祯心中再次默算了一下,按照万历年张文忠公丈量后的田亩,全国大约八百万顷田地,田税大约能收三千万石。
这一切如果都换算成银两,平均分摊到这户人家的二十亩地上,这户人家怎么要缴纳四五两银子的田税。
想到这崇祯开始慌乱了起来,一时不敢回答郑想的这个问题。
郑想一看崇祯的样子,便知道他已经算清了这家农户的田税比例,当即也没有给崇祯留下面子。
“就算这户自耕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廉洁官员,什么不公平的待遇都没有碰到。他至少要缴纳四两银子的田税。”
“再加上一条鞭法后,粮食兑换银子十分不易,此时官府的火耗还没有归公。一个自耕农户全家的年入要缴纳将近一半的税。”
“那假如这户人家是地主的佃农呢,或者是已经受灾失去田地的农民呢?他们是不是活不成了?”
“这种不合理的收税结构,后果是什么你还不清楚吗?”
崇祯哪里还不明白郑想的意思,自古以来就是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大明还怎么存在下去。
怪不得春上陕西大灾,即使自己令户部调集钱粮,内帑也出了五十万,可还是流民四起。百姓即使能活过今年冬天,明年也会被田税给弄死。
想到这崇祯连忙站起身,对着郑想行了礼。
“郑哥,既然你知道我大明税收结构的弊端,还请告诉我该怎么做。”
郑想摇摇头,大明税收的结构早在被太祖朱元璋时期就被限制住了。
到了明末后期,商业早已经被完全垄断,大商人和官僚宗室的勾结让商税更加难以征收。甚至万历这么强势的皇帝收个矿税、关税都被骂的狗血淋头,临死前不得不收回全国的税监。
除非崇祯此刻有太祖那般强权手段,才有可能改变税收结构,提高商税、盐税这些。
不过郑想还是给崇祯出了一个主意。
“小朱啊,自古以来对于缺钱的人来说无非是开源节流来解决问题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
“你大明缺钱,不能通过提高田税来开源。反而要从商税、盐税上来开源。至于节流,这等以后再说。”
“现在可以告诉你的是商税、盐税这两点还是可以动一动的。”
“你的爷爷,哥哥都曾想提高商税,但都遭到官僚集团的反对。最后只能从其他方向加派税收,比如外派一些太监收矿税和关税等等。”
“但是这些太监又利用自己的特权,胡乱收税。明明你爷爷说二十税一,他敢收十税一,甚至三税一。反而引发更多不良后果,遭致反对。”
“所以你不妨可以从盐税入手,那你知道大明的盐税潜力是多少?盐商主要都是哪类人吗?”
崇祯摇摇头,若是问到朝政大事,他能做到什么都懂。
但是盐商这个词语对于他来说太过于陌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郑想的问题。
“郑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盐税在我哥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大明最高的两百万两。”
崇祯回答郑想问题的时候,反而觉得郑想可能不太了解大明的盐税,已经年收两百万两了,还能怎么提高。
郑想摇摇头,才两百万两,这个跟南宋相比算个屁,你小朱真是没见过世面。
“小朱啊,南宋的时候疆域面积只有那么一点大,一年的盐税都能有两千万两。怎么到你大明两百万两的盐税就这么骄傲了呢?”
“今天我就告诉你大明盐税到底有多大的潜力。”
“盐这个东西自古以来都是官卖,以便官府收税。但是到了你大明太祖的时候实行开中法,便将这官卖盐这一设定给打破。”
“九边种粮困难,你太祖为了商人肯运粮去边镇,这才使用了开中法。然后就形成了第一个盐商集团,晋商集团。”
“然后由于运粮商人运粮到边关再回盐场等待取盐的这一过程中出现许多弊端,开支费用提高,取盐时间漫长,这开中法便不合时宜了。”
“所以到了你大明的弘治时期,一个叫叶琪的人改变了开中法,允许盐商缴纳银两换取盐引。这便形成了两淮盐商这第二个盐商集团。”
“但是这一措施导致了晋商集团根本不想运粮到边关,边关商业被荒废。万历时期不得不采用十字纲法确定盐商的世袭制度。保护了晋商集团为代表的边镇盐商的利益。”
“但这些最终都导致了盐商集团对于盐业的垄断。盐商为了避税,大量贩卖私盐,这才导致了你大明一年的盐税不如宋代的十分之一。”
崇祯还从没想到过大明居然还有这两个盐商集团,更没想到这些盐商集团竟然能够如此的避税,缴纳盐税只有南宋时期的零头。
“郑哥,那我该怎么办才能收到税呢?”
郑想摇摇头,想要从盐商手里收税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盐商集团早已经和宗室官僚勾结到了一起,他们只需要向宗室官僚提供利益,便可光明正大的避税。你没有大手段是解决不掉这个问题的。”
“不过有个盐商集团你现在就可以动手。”
崇祯思考了一番,眼前一亮。
“晋商集团吗?朝中大臣很少有晋省背景,相反两淮背景的很多。”
郑想一拍双手,然后对崇祯比了拇指。
“不错,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