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顺义失守
“小朱,你看郑哥是吃饭不给钱的人吗?早就用手机支付了。”
说罢便扶着崇祯来到洗手间,让崇祯将手放到魔镜上面,自己则回卧室将崇祯的龙袍给拿了过来,递给崇祯。
“小朱,我也不留你了。”说着便向镜子上面的文字点了过去。
一道白光闪过,崇祯消失的无影无踪。
然后地上面是一套郑想给崇祯买的现代衣物,显然魔镜这次没有将任何现代的东西给带过去。
“我靠,这衣服穿身上都带不过去,这也太严格了。”
郑想本来想尝试一下能不能让崇祯贴身带东西回大明,结果尝试还是失败了。
“哎,这次小朱带来的一锭银子居然没有涨关联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小朱携带物资的空间给弄出来。”
——
黔东五所,崇祯回到大明后,看着自己衣袖打着补丁的内衣,又看看手上的龙袍。
这才明白自己想要现代火器的时候,为什么会跟自己说把握不住了。
“哎,看来这镜子不让带现代的东西回来。”
在屋内穿好龙袍后崇祯走了出去,就在准备锁院门的时候,看到王承恩还守在外面。
“王大伴,速速让锦衣卫骆养性还有礼部左侍郎徐光启来养心殿见朕。”
王承恩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崇祯的声音,连忙准备下跪行礼,可是突然听到要让锦衣卫指挥使面圣,动作一顿。
自皇爷铲除了魏党,便很少召见锦衣卫,除了宫内的锦衣卫站班,大多数都被派出去打探敌情了。
怎么今天刚从黔东五所里出来就要召见锦衣卫呢,皇爷这是在那魔镜里见着谁了啊。
不过这些事情心里想一想就行了,不要皇爷打听的好。
“皇爷,奴才这就差人去帽儿胡同传旨。”
……
养心殿里,崇祯将伺候的小太监们统统撵出去,然后在纸上面写了三个名字。
分别是杨士聪、汤若望、焦勖。
然后便又走墙边仔细地看着舆图,虽然郑想已经给他出了主意,但是他依然没想到京畿附近还能调动什么兵马。
正当崇祯还在思考的从哪里找兵马的时候,突然听到殿外小太监喊道。
“陛下,兵部主事李邦华大人求见。”
崇祯一听是李邦华要面见自己,想到自己也有事要问他,连忙对着殿外说道。
“速速请他进来。”
得到崇祯的准许,李邦华连忙带着奏折走进殿内。
看崇祯正在面对墙上的舆图沉思,不顾的礼仪就上前将奏折交给了崇祯。
“陛下,兵部刚刚得到奏报,顺义失守了。”
“什么?”
崇祯一听顺义失守了,顿时感觉心头一阵火起。
一个时辰之前兵部奏报是后金在蓟州大败,往顺义、昌平逃窜。
结果自己去郑哥那里吃了一顿饭的功夫,顺义就丢了。
不过看到李邦华递过来的奏报,还是压住怒火,翻看了起来。
原来皇太极在顺义也学了崇祯的招式,先是带着大军北上密云。
袁崇焕得知后,误以为皇太极会从密云北上突出长城,就亲率七万大军北上堵截。
谁知追赶一半的时候,却又接到顺义城求援信,说皇太极率领大军正在猛攻顺义城。
无奈之下,袁崇焕又回师向西南,准备救援顺义城,可是在横渡潮白河的时候被皇太极大军埋伏。
作为前军的宣府总兵候世禄重伤,宣镇近两万兵马损失足足有八千多。
袁崇焕只得让宣镇兵马脱离战场,往京师回返。
作为中军的辽兵和后军的大同兵马沿着潮白河继续向南寻找新的渡口。
可是还没等袁崇焕大军渡过潮白河,就已经收到了顺义失守的军情。
眼见救援顺义失败,袁崇焕只能带着剩余的五万兵马退往南边,在通州东边渡过潮白河,现在停留在通州运河。
崇祯看完战报,将其丢到地上。
“顺义失守这么大的事情,韩爌、李标、钱龙锡他们怎么不来?莫非还要朕亲自去文渊阁去请吗?”
李邦华一看崇祯发怒,顿时替内阁的那些阁臣们心中捏了一把汗。
兵部的奏报在送到宫内的时候,已经抄送了一份给内阁大堂,几位阁老得知离京师只有六十里的顺义失守,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最后还是次辅李标站出来,说顺义失守,京师必然动荡。
几位阁老这才安排人整顿城防,并加紧派人探查顺义后金大军的具体情况。
李邦华连忙将几位阁老此刻正在做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还加了一句。
“内阁也是刚刚接到兵部的奏报,正在对此事正在商议,相信很快就能拿出措施,面见陛下。”
崇祯听了李邦华的话,心中的火气依然没有减少。
先前后金大军从没有入寇过,就算遇到大事,内阁大臣们也是不紧不慢地商议好对策后再来找自己。
自己那时候也没有经验,内阁的意见不管好的不好的,一般都会采纳。
可是现在后金大军离京师只有六十里了,居然还在内阁商议。
哼,跟郑哥一比,简直就是废物,枉读几十年诗书。
崇祯终于因为这一件事,对内阁全体成员第一次产生了不满,全部换掉的想法。
“陛下,礼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周延儒大人求见。”
正在崇祯一肚子火气没处使的时候,又听到门外太监的禀奏。
听说是周延儒求见,便想到自己在今年三月间曾经单独召见过他,交谈中看出周延儒是一位有有才干,能总理朝政的能人。
本意是想让他入阁辅佐韩爌的,奈何被南京兵科给事中钱允鲸检举与魏党成员东阁大学士冯铨相互勾连,这才作罢。
没想到现在求见,应该是他已经对此事有了主意,这才着急面圣。
“让他进来。”
在殿外的周延儒得了崇祯的允许,连忙对着门口候着的小太监行抱拳示意,这才慢慢地走进养心殿。
“陛下,臣有要事禀奏。”
崇祯一听周延儒果然有事要说,连忙示意周延儒走到近前。
“可是为了后金大军攻下了顺义之事,你可有主意?”
周延儒听了崇祯的问话,又转头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李邦华,这才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崇祯。
“是澳门的十门红夷大炮已经到了涿州。前内阁学士冯铨自捐招募三千步骑护送大炮,现已经到了丰台。”
“臣听闻蓟州之战红夷大炮建功甚伟,只要这十门大炮放在城头,即便后金大军围攻京师,也只能无功而返。”
崇祯接过周延儒的奏折,快速看了一遍,这才知道周延儒是为了那十门红夷大炮的事情找来的。
不过他说的也对,守城用的红夷大炮威力更大,后金围攻京师将会重蹈宁远之战的覆辙,在远程火器的攻击下死伤惨重。
这十门红夷大炮对于此时的京城来说十分的及时,当即便对周延儒说道。
“很好,冯铨能自募三千兵马护送红夷大炮,也算有功。着你拟一份奖赏奏折呈到内阁。”
“遵旨。”
站在一旁的李邦华看到周延儒竟然为了冯铨,向陛下讨到了封赏,当即出言反对。
“陛下,臣弹劾周延儒结党。那冯铨在熹宗年间谄事魏忠贤,才得以幸进为内阁学士,后被陛下贬为庶民。如今周延儒作为他的儿女亲家,居然为此贼张目,其心可诛。”
崇祯看着李邦华一脸通红,恨不得要吃掉周延儒的样子,顿时皱眉。
“哼,红夷大炮对京师守备十分重要,就算冯铨是魏党,但如今护送红夷大炮有功,朕还不能赏了?”
“平日里一个个口中都是铲除魏党,怎么魏党在时后金不入寇?怎么众正盈朝的时候,后金就入寇了,流民就变成匪患了?”
“还有你们推荐的袁崇焕,跟朕说是五年平辽,可是结果呢?擅杀东江镇毛文龙,现在后金入寇也挡不住,白白浪费朕的大好方略。”
崇祯这个时候和别的十八岁青年一样,被李邦华的一通说辞,弄出了逆反心理。
将眼前发生的一切问题统统归罪于内阁成员。
李邦华听到崇祯的问题一个比一个诛心,顿感不妙。
“陛下,臣……”
正当李邦华不知如何开口的时候,殿外小太监再次喊了出来.
“首辅韩大人、次辅钱龙锡大人求见。”
崇祯听到内阁成员求见,暗道一声来得正好。
“哼,让他们进来。”